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大全

字號:

中秋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主要節(jié)日之一。下面是分享的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K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2、萬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傳寄遠(yuǎn)書?!K軾《和黃龍清老三首·萬山不隔中秋月》
    3、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飲中秋白露團?!獏莿t禮《寄呂少馮時余單騎入都將發(fā)楚》
    4、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5、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愔督亲印ぶ星镌缬晖砬纭?BR>    6、我愛中秋月,行歌荒野中?!疬h(yuǎn)《和卞仲祥·我愛中秋月》
    7、氣當(dāng)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沙摹哆^夏國新安縣》
    8、尋常明月不易見,如此中秋能幾來?!丰灾吨星飳υ隆?BR>    9、今夕我中秋,我自看月明?!K泂《中秋》
    10、交過子時是明日,攙先半夜賞中秋?!交亍吨星锴跋θ住ど源┦铇錃埞馑椤?BR>    11、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鲝?fù)古《中秋李漕冰壺燕集·把酒冰壺接勝游》
    12、山河大地?fù)砬遢x,賞心何必中秋節(jié)?!跏厝省吨星铩?BR>    13、來宵待賞中秋月,剩取珊瑚釘御筵?!伟住秾m詞·蟲響金階搗練天》
    14、中秋竟夕佳月色,萬里光芒霜雪白?!鸾B體《中秋后二夜對月》
    15、中秋花月共徘徊,正喜相逢笑口開?!獏擒馈对俸吞煊瓒住ぶ星锘ㄔ鹿才腔病?BR>    16、不須更恨中秋月,且得黃花子細(xì)看?!棸彩馈吨星锖笮虑鐚詹◇w欣然》
    17、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礁伞都暮贾萦诶芍小?BR>    18、苒苒中秋過,蕭蕭兩鬢華?!K軾《南歌子·再用前韻》
    19、雪屋銀山滿上頭,年年偉觀近中秋?!钐帣?quán)《觀潮二首·雪屋銀山滿上頭》
    20、三湘刁斗倍凄清,舉目中秋月正明?!暨_夫《中秋口號》
    【篇二】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
    1、千家門閉中秋月,只有愁人獨自看?!獥钌鳌吨星铩?BR>    2、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陰?!塾骸吨星镌隆?BR>    3、月近中秋白,風(fēng)從半夜清。——高士談《不眠》
    4、三湘刁斗倍凄清,舉目中秋月正明?!暨_夫《中秋口號》
    5、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6、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煲妥稹都t娘子·袖薄吹香過》
    7、中秋月滿盡相尋,獨入非煙宿禁林。——吳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8、良夜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獏菨摗堵勍贂虥b用出郊韻三首·萬頃蟾光浩不收》
    9、月宮小殿賞中秋,玉宇銀蟾素色浮。——朱有燉《元宮詞·月宮小殿賞中秋》
    10、明月近中秋,云掃天宇凈?!懳墓纭逗完懻裰娰涰崱?BR>    11、滿看金盆涌碧流,西湖從古愜中秋。——岳珂《中秋夜宿旌德觀無月》
    12、中秋美景當(dāng)吳苑,十載佳期共此堂。——祝允明《中秋日燕客晚雨》
    13、三衢春有腳,山屋好中秋?!S月卿《重寄郭衢州》
    14、佳月中秋已無及,菊花十月未為遲?!w蕃《在伯考試未歸有懷·相逢共問別來詩》
    15、巖花不趁中秋約,籬菊齊供九日看?!X時《九日融堂池上》
    【篇三】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
    折桂令·中秋
    元代:張養(yǎng)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賞析
    月亮因其朦朧、晦暗、可闡釋性強,歷來是文人墨客們樂于歌頌的對象。這一看上去單調(diào)、簡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學(xué)作品中也蘊涵著不同的意義和形象。清夜良辰,對月興嘆,文學(xué)家們往往會敏銳地覺察到月亮的圓缺不定,同時感到自身的渺小。這時,不同的境遇和心態(tài)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抒發(fā)。這首雙調(diào)《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這首散曲作者著力描繪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靈。通過對澄澈月光的反復(fù)渲染,創(chuàng)造出異常清幽寧靜的意境與氛圍,最后才以對嫦娥發(fā)問的形式,抒發(fā)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結(jié)構(gòu)則是觸景生情,前半寫景,后半抒情,轉(zhuǎn)、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跡。凡此皆別具一格。
    首句“一輪飛鏡誰磨”即是寫月。天空中這一輪飛鏡般的明月,是誰將它打磨得這般圓滑清亮?比喻和語言雖簡單,但不失優(yōu)雅。這一句反問好像作者在寧靜的夜晚,獨自一人與月相望后,發(fā)出的輕聲探問。
    “照徹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仿佛照徹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這句緊承上句反問而來,寫“飛鏡”的實際效果,也是作者直觀感受的延伸。張養(yǎng)浩沒有直視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繪它遍灑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后的效果。月光與日光不同,不會給人強烈、充滿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陰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徹”“印透”是月光無孔不人的滲透、無聲無息的輕撫。
    “玉露泠冷,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四句,寫秋夜里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時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襯得更加潔白、優(yōu)美。透明的清白色遍灑在整個秋夜的天空里,洗凈了平日銀河波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較平常更盛,所以說“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達,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樹上。澹澹清夜,樹影婆娑,明月清光,相與無礙,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幽靜、空靈的圖畫。
    “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最后四句又是反問。作者引吭高歌,對月起舞,只想問問那月中的嫦娥,這般良夜美景,如此動人心弦,此時此地,何不縱情一醉?這四句表現(xiàn)作者月夜賞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麗和孤獨的象征。
    張養(yǎng)浩自嘆不如嫦娥一樣,可以長生長在,看盡世間浮華。但他可以親身體驗人間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這種現(xiàn)世世界的情感與自然世界的永恒之間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無限悲傷的情緒,所以說“不醉如何”。
    總體來說,《折桂令》一曲所描寫的月亮既不同于“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又不同于“月有陰晴圓缺”,更不同于“對影成三人”,但又確確實實繼承了先輩文人對月這一意象的闡釋,獨具空靈、幽遠(yuǎn)的藝術(shù)特色。
    【篇四】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云濕紗窗,雨濕紗窗。(月也杯中一作:月在杯中)
    渾欲乘風(fēng)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賞析
    該詞上片描寫了詞人回憶曾經(jīng)在一個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叢中,月波花影蕩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濕了紗窗,只有蠟燭閃光的情景,下片描寫了詞人想要乘風(fēng)上天去質(zhì)問天宮,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只得在燭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情懷。
    上片,用對比的手法寫今宵中秋無月之遺憾。
    起首二句,逆入,因今思昔。起筆入題,回憶先年中秋之夜,碧霄無云,皓月當(dāng)空,桂影婆娑,桂花飄香,伴桂倚花,把酒賞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花在”兩句,筆意極工,透顯空靈靜境,欣喜之情。
    “今宵”三句,折轉(zhuǎn)寫今宵中秋樓臺賞月,人酒依舊,卻不見明月。原因是“云濕紗窗,雨濕紗窗”,今晚是個雨夜。曲筆寫出賞月而不得月的沉悶而遺憾之情。
    下片寫無月之夜的孤寂愁懷。換頭緊承上片。
    “渾欲”三句,寫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渾欲乘風(fēng)問化工”寫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見其遺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詞人被朝廷閑置不用,報國無門之恨,他要“渾欲乘風(fēng)”去質(zhì)問皇上,為何如此對待他。“路也難通。信也難通?!睂懗鲈竿y以實現(xiàn)的無可奈何之情狀,其怨恨之情顯而易見。
    結(jié)末三句以景作結(jié),寫中秋無月之夜的寂寞愁情。詞人在無奈之下,只得以紅燭為伴,借酒澆愁,慢歌獨飲,聊以自慰,以此來打發(fā)這個無月的漫漫長夜。其孤苦之狀,歷歷在目。
    在這首詞中,作者明傷“中秋無月”,實則有英雄末路之嘆。全詞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語言明白曉暢,婉曲蘊藉,韻味無窮。
    【篇五】中秋節(jié)的詩句和古詩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fēng)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賞析
    這是一首節(jié)序詞,是詠中秋節(jié)的。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秋節(jié),而是一個暴雨之夜。全詞就是圍繞雨里中秋這一特定情景展開描述的。上片寫景,寫中秋節(jié)的風(fēng)雨景色,但手法比較婉轉(zhuǎn)。開頭二句寫中秋不見月。言自古以來,中秋就是賞月的佳節(jié),按理說應(yīng)當(dāng)月明如晝,可“明月到今宵”,卻“是不如人約”,就是說今宵明月失約于人。這一方面含蓄地說明了中秋無月,另一方面又對明月“不如人約”表示了不滿與失望,為下片抒情預(yù)作鋪墊。為什么中秋無月呢?是云遮月嗎?顯然不是。但作者沒有明言,只是說“想見”嫦娥在廣寒宮里“云梳風(fēng)掠”。下片抒情,直接抒寫自己惡劣的心情。換頭二句寫聽雨的惡劣情緒。言中秋之夜,大雨如注,檐頭發(fā)出令人厭惡的雨聲,破壞了中秋賞月的歡快心境,當(dāng)然更不會去深夜聽歌了。這兩句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中秋夜雨的深惡痛絕,也折射出作者對生活環(huán)境的不滿以及時下的惡劣情緒。結(jié)尾二句寫生活之寂寞無聊。其中前一句關(guān)合詞題,寫王路鈐中秋詞,多少還能給人帶來一點快感,給這寂寞的生活帶來一線希望,而“這一場寥索”五字,又繞回了原題,清楚地告訴讀者,他這一天生活極其凄涼、空虛。以情結(jié)景,對風(fēng)雨中秋節(jié),對這一場生活,流露出極度失望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