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字號:

《愚公移山》是我們都讀過的故事,愚公一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移山,那么大家讀完這個故事后,都有哪些感悟呢?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請關(guān)注讀后感頻道!
    【篇一】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我是聽著長大的。這則千古流傳的寓言,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赡芤驗樘?,當(dāng)時讀的時候并沒有體會到此間蘊含的生理。今天又翻開看它,才真正地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堅定和勇氣。
    這位北山的愚公當(dāng)時已年近九十,門前的兩座大山阻擋了他們的道路,無論進出都要繞路行走。愚公決定盡力挖平這這兩座大山,于是他帶領(lǐng)子孫們鑿石頭、挖泥土,宜山的工程開始了。有人說愚公太傻,憑他們幾個人的力氣,想移這兩座大山?“不光有我們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兒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子孫孫都沒有窮盡的??纱笊絽s不會增高加大。不愁挖不平?!弊x到這兒,我知道了,山,非一日能移,非一人能移。只有大家團結(jié)一致,共同努力,才有成功的機會。
    動物界的螞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只螞蟻找到了食物,隨后就會有一大群螞蟻把食物拖回洞中,一起分享。倘若大家不團結(jié)起來,只顧自己,終將“賠了夫人又折兵”,一無收獲。
    當(dāng)今社會正是需要這種團結(jié)精神,當(dāng)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地震發(fā)生沒多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紛紛伸出援手,祝災(zāi)區(qū)人民擺脫困境。這一舉動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不屈的精神,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團結(jié)。
    我想,《愚公移山》不僅贊揚了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人們,只要團結(jié)一致,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篇二】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今天我們又學(xué)習(xí)了《愚公移山》,和上次不同的是,通過這次的學(xué)習(xí),讓我對愚公的“愚”有了新的看法。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名叫愚公的老人克服了重重的阻礙,堅持不懈地想要移走大山,終感動天地,并幫他移走大山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xiàn)出愚公在遇到困難時,不逃避不退縮,勇敢去面對,鍥而不舍,堅定執(zhí)著,永不言棄的精神。故事中的他經(jīng)歷了妻子的勸阻、智叟的嘲笑,依然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以前讀時我對愚公的做法感到非常不解,在我看來,與其把那座不可能移走的大山移走,還不如在有生之年搬到一個開闊的地帶。
    今天再讀愚公,卻好似悟到了愚公此番做法的其中深意。不知不覺,我想到了自己。舞蹈課上,一組高難度的動作難倒了我,雖然老師悉心幫助,可我還是做不到位,看到同學(xué)們都順利地完成了動作,心中很不是滋味。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可就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身上已經(jīng)汗流浹背,四肢也因為反復(fù)練習(xí),已經(jīng)累到有氣無力,心中也想到了放棄。下課了,我回到了家中,那個動作還在腦海中反復(fù)回放,同時也想起了一句話: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自己吧,于是,我又練習(xí)了起來,終于我克服了困難,完成了那個動作。
    仔細想想,愚公并不是真的“傻”,他只是朝著目標(biāo)不放棄,克服困難,堅持努力,或許繞開困難,確實可以省下很多力氣,可是那樣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就永遠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只有移走像困難一樣的大山,前面才是一片開闊的平地。
    看來,我們有時面對困難時,自作聰明地以為是捷徑可能并不是正確的路,而在我們看來那些愚鈍的做法,也許才是明智的選擇。再次讀來,解開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不僅僅是對“愚公精神”的感動和敬佩,還深深感悟到,愚公不“愚”,“愚”中更有大智慧。
    【篇三】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昨天,我讀了《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我仿佛看見了愚公帶著子子孫孫們?nèi)ヒ粕降那榫啊?BR>    這個故事講了愚公家門前有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愚公與家人商量決定把那兩座大山移走。可是河曲有一個聰明的老頭說他笨,說他傻,但愚公沒有放棄,堅持要把兩座山移走。他的誠信打動了天帝,天帝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大山。從此冀州的南部,通往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大山的阻擋了!
    讀了這一篇故事我感受到:無論什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我想起了我學(xué)畫畫的經(jīng)歷:剛學(xué)畫畫的時候,我對畫畫十分感興趣,媽媽就送我去繪畫班,每周都去,但是沒過多久我就厭倦了,不想去學(xué)了,然后被媽媽嚴(yán)厲地批評。媽媽說:“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輕易放棄,要有耐心,有恒心,什么事都能做好。否則做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廢、一事無成”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臉立刻紅了起來,感到十分羞愧,心想:媽媽的話是對的,只要有耐心,什么事都能做好。于是我繼續(xù)去學(xué)畫畫,終我的繪畫頻頻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可在成功的一路上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或許有許多的艱辛和磨練,但我們都得要一一地去克服,我們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對待學(xué)習(xí)和工作,做任何事我們都不能半途而廢。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毫不畏懼地去面對所有的困難和磨難,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篇四】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今天讀了“愚公移山”這則成語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愚公移山”這則成語故事講述的是愚公家門口有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們家的道路,來來往往十分不變,愚公決心要搬走這兩座大山,于是,他們一家人開始挖山了。愚公的鄰居——一個很精明的老頭看到他們累得精疲力竭,便好心地勸他們:“愚公,你太憨了!你就是搬走一棵樹也休想,更別說那么大一座山了?!笨捎薰珔s反駁他說:“我會一日不停地挖山直到老死,我死了以后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我的孫子,子子孫孫是無窮無盡的,這兩座山雖然很高,可是挖一點兒就會少一點,還愁挖不平嗎?”鄰居不好再說什么。就這樣愚公日以繼夜不停地挖山。日子久了,上帝知道了這件事深受感動,派了兩個神仙背走了這兩座大山。從此,愚公出入家門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我開始覺得愚公很傻,費盡力氣去搬山,為什么不搬家呢?后來意識到可能當(dāng)時社會條件不允許他搬家。那么,他只有移山。他移山的毅力和勇氣、持之以恒、永不放棄的決心,都讓我欽佩。
    【篇五】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篇小寓言叫《愚公移山》。
    文章主要講了有位老人叫愚公,快90歲了,有一座山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于是愚公決定移開那座山,移了一年都沒有移開,但他還是沒有放棄,依然努力地繼續(xù)移。有位老頭兒來了卻勸他不要白費心機了。而愚公二話不說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一定要把這座山給移開,這一幕幕感人的事跡被天神給感動了,于是天神立即命令山神將那座山移開。
    讀完了這篇短文后,讓我非常的感動,因為愚公的精神確實讓人欽佩,他不但不怕困難,而且一直堅持,終把大的困難解決了。
    也讓我感受到古人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奮斗精神這都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的。我們也要像愚公一樣做每件事情都要有堅持不懈、充滿必勝的信心,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才能取得后的勝利。
    【篇六】關(guān)于《愚公移山》讀后感
    《愚公移山》是個眾所周知的故事,選自《列子·湯問》。文中的愚公,面對智叟的質(zhì)疑,仍堅持不懈地挖擋在家門口的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并且要子子孫孫地挖下去。后來,玉帝被他所感動,派來了兩位大力士搬走了兩座山。
    也許很多人會被愚公的不怕困難所震撼,但我認為,一味地堅持,而不取巧,并不是好的。倘若玉帝沒有被感動,愚公他們要挖到什么時候?比起大山,他們的挖掘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在開鑿靈渠時,史祿發(fā)現(xiàn)湘江和漓江的源頭只相距1500米,中間被低矮的山梁阻隔。而且兩江源頭的高度相差太大,直接引水,不便行船。他沒有像愚公那樣“掘山”,而是盤山開渠,并設(shè)計了“斗門”,分段阻水,讓船只節(jié)節(jié)前進,順利通過。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如果用這個方法行不通,就不必硬是“鉆牛角尖”,可以換一種方法;平時上學(xué)的時候,這條路交通擁擠,就不用苦等下去,換一條,也許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