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學(xué)習(xí)語文的過程中,肯定會學(xué)習(xí)到成語,成語就是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dá)最深刻的意思。下面是分享的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易誤用為團(tuán)結(jié)合作力量大。
2.美輪美奐:形容建筑高大華美,易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熱:形容氣焰盛,權(quán)勢大。易誤用為一切“吃香”的事物。
4.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誤用為聊天。
5.首當(dāng)其沖: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zāi)難。易誤用為首先要做的事,或首要任務(wù)。
6.鼎力相助:敬辭,用于請托或表示感謝。易誤用為對方或他人。
7.一言九鼎: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易誤用為守信用。
8.首鼠兩端: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用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詞:過分夸贊的言辭。易誤用為褒義。
10.蓬蓽生輝:謙辭,表示別人到自己家或張掛別人的字畫使自己非常光榮。易誤用于別人身上。
11.蹉跎歲月:形容虛度光陰。易誤用為歲月艱難。
12.望其項(xiàng)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用于否定式。易誤用為只能望其項(xiàng)背,無法跟上。
13.差強(qiáng)人意: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易誤用為不能使人滿意。
14.拋磚引玉: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易誤用為對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不知道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絮亂或空洞。指說話人。易誤用誤聽者未理解。
16.慘淡經(jīng)營:煞費(fèi)心思,著意布置、謀劃和管理某項(xiàng)事業(yè)。
17.文不加點(diǎn):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18.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9.良莠不齊: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20.七月流火:夏去秋來,天氣轉(zhuǎn)涼。是說在農(nóng)歷七月天氣轉(zhuǎn)涼的時節(jié),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
【篇二】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cè)重于品質(zhì)。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3.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4.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5.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于拒絕別人的要求。
6.門可羅雀:大門前面可以張網(wǎng)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7.門庭若市: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8.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9.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dá)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10.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shí)際并不像。
11.暮鼓晨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12.南轅北轍: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13.尸位素餐: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14.師心自用: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
15.如湯沃雪:像熱水澆在雪上,比喻事情極容易解決。
16.如坐春風(fēng):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fēng)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17.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18.耳熟能詳:聽得次數(shù)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
19.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dǎo).不用于同輩之間和貶義。
20.罰不當(dāng)罪:處罰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當(dāng),多指處罰過重。
【篇三】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dāng)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2.額手相慶:將手放在額頭上,表示慶賀。
3.目無全牛:比喻技術(shù)熟練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地。
4.危言危行: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畏危難而直言敢為。
5.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存放很多。
6.五風(fēng)十雨:五天刮一次風(fēng),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fēng)調(diào)雨順。
7.一文不名:形容人非常窮困,一文錢都沒有。
8.身無長物: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9.不勝其煩:煩瑣得使人受不了。
10.不厭其煩:不嫌麻煩,形容耐心。
11.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nèi)容悲慘動人。
12.不堪卒讀:主要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
13.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對待賓客一樣。
14處心積慮: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考慮。形容蓄謀已久(多含貶義)。
15.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成群的人爭相追逐不正當(dāng)?shù)氖挛?含貶義。
16.罄竹難書:原指要寫的事太多,寫不過來,后用來形容罪行極多,寫也寫不盡。
17.擢發(fā)難數(shù):拔下全部頭發(fā),難以數(shù)清。形容罪行多得數(shù)不清。
18.一團(tuán)和氣:現(xiàn)多指只求和睦,不講原則。
19.蔚然成風(fēng):形容一種事物盛行于一時,一地,成為一種風(fēng)氣。褒義。
20.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diǎn)。
【篇四】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2.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的苦學(xué)精神。
3.姑妄言之:姑且隨便說說,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4.敝帚自珍:將破舊的掃帚視作寶物來珍惜,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并不好或不貴重,但自己愛惜。
5.不情之請:對自己的請求的客氣說法。
6.功敗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多含惋惜意)
7.狗尾續(xù)貂:泛指以壞續(xù)好,前后不相稱,多指文藝作品。
8.掛一漏萬:形容列舉不全,遺漏很多。
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1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dāng),一無所得。
11.禍起蕭墻: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nèi)部發(fā)生禍亂。
12.積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fēng)俗、習(xí)慣不易改變。
13.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4.南轅北轍:心里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15.泥沙俱下: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16.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17.時乖運(yùn)蹇:指時運(yùn)不好。
18.拾人牙慧:拾取別人的只言片語當(dāng)作自已的話。
19.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于一切倡導(dǎo)。
2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后不一致。
【篇一】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易誤用為團(tuán)結(jié)合作力量大。
2.美輪美奐:形容建筑高大華美,易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熱:形容氣焰盛,權(quán)勢大。易誤用為一切“吃香”的事物。
4.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誤用為聊天。
5.首當(dāng)其沖: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zāi)難。易誤用為首先要做的事,或首要任務(wù)。
6.鼎力相助:敬辭,用于請托或表示感謝。易誤用為對方或他人。
7.一言九鼎: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易誤用為守信用。
8.首鼠兩端: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用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詞:過分夸贊的言辭。易誤用為褒義。
10.蓬蓽生輝:謙辭,表示別人到自己家或張掛別人的字畫使自己非常光榮。易誤用于別人身上。
11.蹉跎歲月:形容虛度光陰。易誤用為歲月艱難。
12.望其項(xiàng)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用于否定式。易誤用為只能望其項(xiàng)背,無法跟上。
13.差強(qiáng)人意: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易誤用為不能使人滿意。
14.拋磚引玉: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易誤用為對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不知道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絮亂或空洞。指說話人。易誤用誤聽者未理解。
16.慘淡經(jīng)營:煞費(fèi)心思,著意布置、謀劃和管理某項(xiàng)事業(yè)。
17.文不加點(diǎn):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18.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9.良莠不齊: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20.七月流火:夏去秋來,天氣轉(zhuǎn)涼。是說在農(nóng)歷七月天氣轉(zhuǎn)涼的時節(jié),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
【篇二】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cè)重于品質(zhì)。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3.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4.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5.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于拒絕別人的要求。
6.門可羅雀:大門前面可以張網(wǎng)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7.門庭若市: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8.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9.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dá)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10.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shí)際并不像。
11.暮鼓晨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12.南轅北轍: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13.尸位素餐: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14.師心自用: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
15.如湯沃雪:像熱水澆在雪上,比喻事情極容易解決。
16.如坐春風(fēng):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fēng)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17.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18.耳熟能詳:聽得次數(shù)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
19.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dǎo).不用于同輩之間和貶義。
20.罰不當(dāng)罪:處罰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當(dāng),多指處罰過重。
【篇三】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dāng)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2.額手相慶:將手放在額頭上,表示慶賀。
3.目無全牛:比喻技術(shù)熟練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地。
4.危言危行: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畏危難而直言敢為。
5.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存放很多。
6.五風(fēng)十雨:五天刮一次風(fēng),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fēng)調(diào)雨順。
7.一文不名:形容人非常窮困,一文錢都沒有。
8.身無長物: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9.不勝其煩:煩瑣得使人受不了。
10.不厭其煩:不嫌麻煩,形容耐心。
11.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nèi)容悲慘動人。
12.不堪卒讀:主要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
13.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對待賓客一樣。
14處心積慮: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考慮。形容蓄謀已久(多含貶義)。
15.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成群的人爭相追逐不正當(dāng)?shù)氖挛?含貶義。
16.罄竹難書:原指要寫的事太多,寫不過來,后用來形容罪行極多,寫也寫不盡。
17.擢發(fā)難數(shù):拔下全部頭發(fā),難以數(shù)清。形容罪行多得數(shù)不清。
18.一團(tuán)和氣:現(xiàn)多指只求和睦,不講原則。
19.蔚然成風(fēng):形容一種事物盛行于一時,一地,成為一種風(fēng)氣。褒義。
20.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diǎn)。
【篇四】不常見的成語及意思
1.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2.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的苦學(xué)精神。
3.姑妄言之:姑且隨便說說,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4.敝帚自珍:將破舊的掃帚視作寶物來珍惜,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并不好或不貴重,但自己愛惜。
5.不情之請:對自己的請求的客氣說法。
6.功敗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多含惋惜意)
7.狗尾續(xù)貂:泛指以壞續(xù)好,前后不相稱,多指文藝作品。
8.掛一漏萬:形容列舉不全,遺漏很多。
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1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dāng),一無所得。
11.禍起蕭墻: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nèi)部發(fā)生禍亂。
12.積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fēng)俗、習(xí)慣不易改變。
13.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4.南轅北轍:心里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15.泥沙俱下: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16.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17.時乖運(yùn)蹇:指時運(yùn)不好。
18.拾人牙慧:拾取別人的只言片語當(dāng)作自已的話。
19.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于一切倡導(dǎo)。
2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后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