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
    師:那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么說?(放錄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準備去參加義務勞動呢?。┬∨笥?,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學生數一數)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么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并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學生匯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老師介紹大于號,學生書空
    問:你能讀這個算式嗎?
    師:小免比小豬多還可以怎么說?
    板書:3<5介紹小于號4、小于號與大于號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
    4、現在,你能用大于號、小于號、等號說一個算式嗎?
    三、鞏固
    1、說一說
    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猜一猜
    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學生猜卡片上的數是幾,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
    B:指名一學生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學生搶答)
    4、試一試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篇二】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花、○和△等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2、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邊請看大屏幕,邊聽故事。
    看這是誰?這又是誰呢?同學們看一看,他們在做什么呢?
    學生可能會說: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在幫小兔蓋房子等。
    (滲透互相幫助的德育教育)數一數,有幾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幾塊磚?
    二、觀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說的那樣,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塊磚,你能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嗎?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磚。
    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展示。
    小朋友們評一評,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里?
    課件操作(1只小兔搬1塊磚。邊說邊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正好都對上,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學生讀。
    你能邊指圖邊用“同樣多”說一說嗎?
    同桌互說。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圖中還有同樣多的事物了嗎?
    2、認識“多”、“少”。
    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量了。圖中還可以比什么?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數量同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另一種是數量不一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3只小豬和4根木頭,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1只小豬對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余,而木頭有多余,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板書“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用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來說一說其他物體的比較嗎?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探索生活。
    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找到了圖中的數量關系。那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能發(fā)現那些同樣多,還有多出與少出的事物呢?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評價。
    2、在多的后面打對。
    3、在少的后面打對。
    4、動手操作。
    老師提要求擺一擺。
    a、每一行擺4個圓,在圓的下面擺三角形,三角形比圓多一個。第二行擺幾個三角形?
    b、第一行擺五朵花,第二行擺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擺幾朵花?
    c、可讓學生自己任意的擺,然后用一句話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5、動腦筋思考
    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小結: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知道物體有多、有少、還有同樣多之分,在比較“多少”中我們認識了一一對應,并掌握了比較的方法。
    四、課后作業(yè)
    1、練習一的第3、4題。
    2、《教材全練》第二頁
    【篇三】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能比較清晰地表達多與少。
    2、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數一數、畫一畫的活動,在一一對應數數的情況下,理解誰多誰少,并能用數學語言比較清晰的表達數量的多與少。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目標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比多少”。教材設計了有趣味的主題圖,讓孩子通過觀察不同類量物體的多少,來感知“同樣多、多、少”的含義。為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知識作準備。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比較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比較思想;但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夠,要訓練學生把意思表達清楚。特別是多種數量同時比較是孩子比較難理解的一類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情境中,首先幫助學生了解比較的事物,再進行一一對應的比較,后得出結論。
    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一一對應”的過程,發(fā)現比較的結果。
    教學難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圖示卡片、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回答問題。
    (一)教師講故事:小豬幫助小兔蓋房子。(邊講故事邊出示圖)
    (二)聽完故事后,看圖回答老師的問題。
    1、故事中有幾只小兔?(教師貼圖)
    2、故事中有幾只小豬?(教師貼圖)
    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塊磚,他們一共搬了幾塊磚?(教師貼圖)
    4、小豬在做什么?每只小豬搬1根木頭,他們一共搬了幾根木頭?(教師貼圖)
    5、快來看一看小兔在搬磚,小兔的數量和磚的數量比一比,你有什么發(fā)現?(出示一一對應的表達方式,同時板書“同樣多”)
    6、小豬搬木頭,小豬的數量和木頭的數量比一比,你發(fā)現有什么發(fā)現?(出示一一對應的表達方式,同時板書“多、少”)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較”的步驟和方法?!?BR>    二、創(chuàng)編數學小故事,回答其中有關比較的數學問題。
    (一)教師創(chuàng)編的數學故事。
    1、小貓釣魚:小花貓和小白貓比賽釣魚,小花貓釣了4條魚,小白貓釣了7條魚。誰釣的魚多,說說你是怎么比較的?
    2、秋天到了小動物們要舉辦一年一度的采摘大會了。你們看小猴子摘得是什么?小熊采摘的是什么?小松鼠采摘的又是什么呢?請你比一比說一說看誰能夠當上采摘冠軍?
    (二)讓學生獨立創(chuàng)編數學故事。(可以是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編活動使學生感受比較的量?!?BR>    三、課堂練習
    (一)練習。
    1、老師今天請來了許多小動物和我們做朋友,請你挑一挑,哪幾種小動物的只數同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剛才這種方法給同學們擺一擺,讓同學們一眼就看出它們是同樣多的嗎?
    2、做拍手游戲。
    聽清老師拍了幾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師同樣多。
    請你給你的同桌拍手,要求他和你拍的同樣多。
    3、小結:說能說一說什么是“同樣多”?
    (二)繼續(xù)做拍手游戲。
    老師拍5下,要求學生拍的比老師多2下。學生開始拍手。
    老師拍5下,要求學生拍的比老師少2下。學生開始拍手。
    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兩次拍手的次數不一樣?
    (三)完成第7頁做一做的題。說一說,為什么?
    (四)看圖標注多、少和同樣多。
    (五)看圖猜一猜。
    擋住的▲和●同樣多,所有的▲和●比,是同樣多嗎?請說明理由。
    擋住的▲和●同樣多,所有的▲和●比,誰多誰少,請說明理由。
    所有的▲和●誰多誰少,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設計意圖:在看圖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推理,說出比較兩個數多與少的猜測理由,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