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大全

字號:


    秋分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chǎn)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jīng)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下面是分享的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道中秋分
    朝代:清朝|作者:黃景仁
    萬態(tài)深秋去不窮,容程常背伯勞東。殘星水冷魚龍夜,獨雁天高閶闔風(fēng)。
    瘦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壓斷蓬。
    黃景仁(1749年—1783年),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常州府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縣)人,宋朝詩人黃庭堅后裔,清代詩人。
    黃景仁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有詩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為求生計開始四方奔波,一生窮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為縣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篇二】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秋分一首
    宋代:蘇籀
    礎(chǔ)濕嵐昏近海多,劍霜清刮手親磨。
    輪囷馬棧非難整,索漠牛衣且勿呵。
    好住延陵皋澤去,強同溱洧濟人過。
    坐令幽谷還喬木,感論中原喻尉佗。
    蘇籀,蘇轍之孫,蘇籀作為一代文豪之后,具有優(yōu)秀的文學(xué)才華,這是從古至今人們所公認的。
    【篇三】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代: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葉擬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醖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浹,月圓前距望非遙。
    如今晝夜均長短,占錄無勞史姓譙。
    強至,字幾圣,錢塘(今杭州)人。乾興元年(1022年)生。慶歷五年(1045年),鄉(xiāng)試第一,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皇佑二年(1050年)-皇祐三年(1051年)充泗州司理參軍,至和二年(1055年)任浦江令、東陽、元城令。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五。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篇四】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代·元稹
    琴彈南呂調(diào),風(fēng)色已高清。云散飄飖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
    元稹(779—831年),唐朝大臣、文學(xué)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學(xué)家。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孫。
    【篇五】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游韜光庵與沈千秋分韻作
    朝代:秦朝|作者:周文
    轉(zhuǎn)徑白云近,回風(fēng)清磬殘。
    霜花欺客眼,江雁怯秋翰。
    片石泉聲細,千峰日影寒。
    煙深鳥不語,歸路已漫漫。
    周文(?-前209),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lǐng)。即周章,陳縣人。戰(zhàn)國末年,曾為項燕軍視日,推算時辰吉兇。侍奉過春申君黃歇,自稱懂得兵法。陳勝稱王后,授予將軍印,西向攻秦。行軍途中,不斷征集士兵,至函谷關(guān),已有兵車千輛,士兵數(shù)十萬,不久進駐戲亭(今陜西臨潼東)。秦派少府章邯率主力反撲。他孤軍深入,缺乏戰(zhàn)斗經(jīng)驗,敗退出函谷關(guān),軍次曹陽(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后又退至澠池(今河南澠西)。章邯追兵復(fù)至,他戰(zhàn)敗自殺。
    【篇六】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點絳唇·金氣秋分
    詞牌名:點絳唇|朝代:宋朝|作者:謝逸
    金氣秋分,風(fēng)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謝逸(1068-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xué)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jié)、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
    【篇七】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秋分后十日得暴雨
    朝代:宋朝|作者:曹彥約
    負固驕陽不忍回,執(zhí)迷涼意誤驚猜。
    傾盆雨勢疑飛瀑,揭地風(fēng)聲幫迅雷。
    階下決明添意氣,庭前甘菊勝胚胎。
    可憐歲事今如此,麥垅蔬畦尚可培。
    曹彥約(1157~1228)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xué),后受人之召,負責(zé)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后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為湖南轉(zhuǎn)運判官,鎮(zhèn)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后任利州路(今屬陜西)轉(zhuǎn)運判官兼知利州,發(fā)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并論兵柄財權(quán)并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為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為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后以華文閣學(xué)士致仕,卒謚“文簡”。
    【篇八】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朝代:宋朝|作者:劉攽
    秋分當月半,望魄復(fù)宵中。難得良辰并,仍將吉戊同。
    高樓連卜夜,濁酒任治聾。注想乘槎客,何如擊壤翁。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xué)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江西省樟樹市黃土崗鎮(zhèn)荻斜墨莊劉家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xué),治學(xué)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zé)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篇九】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秋分前三日偶成
    朝代:宋朝|作者:釋文珦
    秋光幾一增,在候已無雷。
    顯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
    燕銜余暑去,蟲喚嫩寒來。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釋文珦(一二一0-?)(生年據(jù)本集卷一0《看新歷》“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號潛山老叟,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游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jīng)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guān)詩篇。
    【篇十】最經(jīng)典的十首秋分詩詞
    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yīng)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孫作(1340前后~1424),明初詩文家,學(xué)者,藏書家。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孫權(quán)四弟孫匡的后人,后唐三司使孫岳二十世孫,江陰人。號東家子,學(xué)者稱清尚先生。元至正末,避兵於吳,乃上海燭湖孫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