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字號:

青春期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之路,它也是人們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生理機能逐步增強,內(nèi)分泌機制完善,心理的變化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相應的發(fā)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個過渡期。“青春期綜合癥”是青少年特有的一種生理失衡和由此引發(fā)的心理失衡病癥,那么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呢?更多相關內(nèi)容請關注教育頻道!
    
    1.造成青春期孩子心理上有問題的原因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對自己的品質(zhì)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適當?shù)淖员案锌梢约ぐl(fā)自己去彌補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過度自卑會導致抑郁,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部分孩子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屢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懲罰多于引導。于是自認為無藥可救、低人一等,變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消極頹廢。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tǒng)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chǎn)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不少孩子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chǎn)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3.厭學心理
    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tài)度等心理狀態(tài)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xiàn)方式。據(jù)調(diào)查,厭學學生在中學生中高達50.14%,其中初二高,達66.18%。他們表現(xiàn)為學習動力不足,感到學習沒勁,喪失上進的信心,學習渴望低下,重者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為苦差事,上課懶得開課本,作業(yè)不能獨立完成,盼望著早點畢業(yè)以求解脫,更嚴重者根本不學習,終日渾渾噩噩,看到課本就頭痛,坐進教室就犯愁,經(jīng)常遲到、早退、曠課,對老師缺乏感情,部分學生終輟學流失。
    4.早戀問題
    所謂早戀,指青少年中間過早地發(fā)生或發(fā)展著的戀愛現(xiàn)象。判斷是否早戀的依據(jù)大致有兩點:一是生活自立的程度;二是戀愛的年齡與法定低婚齡相差的程度。
    早戀是青春發(fā)育期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伴隨著身體的發(fā)育成長、生殖系統(tǒng)的成熟,中學生會在心理上產(chǎn)生對異性的好奇與向往,男女生之間易產(chǎn)生朦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說、影視媒體的推波助瀾,對孩子的性心理發(fā)育來說是種催熟劑,再加上家長、教師過于嚴厲的批評和監(jiān)督,使學生產(chǎn)生了較強的逆反心理,這更容易使學生走入早戀的誤區(qū)。
    5.迷戀網(wǎng)絡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wǎng)絡越來越多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網(wǎng)絡在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說孩子迷戀網(wǎng)絡的問題,有的學生自制能力很差他們走
    進網(wǎng)絡就走不出來了,就會迷戀上網(wǎng)絡,比如說,有個咨詢我的家長,他家有個孩子,讀高中一年級的時候迷戀上了網(wǎng)絡,呆在網(wǎng)吧里幾天幾夜都不出來,學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里,后來在一個很隱蔽的網(wǎng)吧里找到了他,他就跟瘋了似的,直上網(wǎng)吧跑,后只好輟學在家。
    2.青春期常見問題的表現(xiàn)
    一、情感問題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為美好的一段時光,在這一階段人的第二性征漸漸發(fā)育。此時的青少年,情緒有些為敏感,易沖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當然也會伴隨著出現(xiàn)許多情感的困感,如與同齡人的感情糾葛等等。
    二、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困擾青少年的主要問題之一,其中是與教師的關系問題;與同學的關系問題;與父母關系的問題。
    三、學習問題
    青少年時期正處在學習的重要階段,學習是主要的任務,圍繞著學習產(chǎn)生的問題占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1)很容易陷入虛榮
    隨著生理上的發(fā)育和社會交往的不斷增多,女孩的自尊心本來應該越來越強,但是進入青春期后,由于大腦的發(fā)展,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下降了。女孩子又極愛面子,喜歡用一些裝飾品打扮自己,以求得周圍人喜愛的目光。這樣,自尊就容易被迫求虛榮所蒙蔽。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通常都對成人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有些爭強好勝和渴望自我表現(xiàn)。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都用片面的虛榮去滿足自己,比如化妝、買時尚衣服,開始可能只是對未知世界的一種好奇而已,但是為了顯酷,顯輕松、瀟灑、大方,這種好奇就慢慢地轉(zhuǎn)為了一種虛榮心。若任憑這種不良心理發(fā)展,就有可能讓女孩變得更加不自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憑借外物幫忙,而自己不去多做努力。
    (2)極度追求個性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反叛心理也越來越重,總企圖追求一種個性的解放,企圖在蕓蕓眾生中彰顯自己的獨特。這本無可厚非,關鍵是,她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標新立異,只要與眾不同,就不管是否合理。一般來說,我們看到陽光,會想到希望,但是為了創(chuàng)新聯(lián)想到死亡,這就讓人頗為費解了。這種情況出現(xiàn)多了,很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還有一些孩子的追求個性,其實就是一種目光渴求癥。真正的個性是一種內(nèi)心上的,不局限于外表,一味追求自己與眾不同,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3)反應激烈,有失偏頗
    雖然每個人對同樣的事物反應速度與程度各有差異,但一般不會太大。如果女兒在對待某件事上的反應與其他的孩子大相庭徑,甚至表現(xiàn)得偏于極端,那么說明她的心理不健康。比如孩子因考試失敗而萌生輕生念頭,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4)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滿心理
    俗話說“青春的氣息是一種激情,是一種不老的傳說”,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容易產(chǎn)生疲憊,對生活也會有不滿的心理,比如,生活內(nèi)容貧乏單調(diào),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暇享受文化生活的樂趣等,這時候,孩子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容易產(chǎn)生心理疾病。
    (5)不能適應環(huán)境
    女孩子都喜歡有安全感,因此不喜歡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但是一般來說,一旦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也能夠自覺去調(diào)整。如果女孩不能迅速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這也是心理有問題的一種表征。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適應環(huán)境,往往采取逃避現(xiàn)實的方法。但逃避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是自我欺騙。久而久之,還會發(fā)展成病態(tài)。父母要及早辨別并加以改正。
    (6)消極愁悶的心理
    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因為情緒極不穩(wěn)定,憂愁沮喪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初,她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小的刺激,也可能是受到了打擊,如果憂愁一直解不開,那么很可能就發(fā)展成自卑,她會經(jīng)常貶低自己的能力和品質(zhì),甚至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因此,父母不要漠視孩子的愁悶心理。
    (7)否定自己愛的萌動
    青春期女孩的性意識覺醒得比男孩早,她們往往對身邊同齡的男孩子沒有什么感覺,但是會對比自己大一些的男孩子產(chǎn)生愛慕心理,想要和他們談場戀愛,甚至出現(xiàn)渴望。有的女孩子因此產(chǎn)生內(nèi)疚自責、犯罪感等心理。如果這種心理得不到緩解,那么孩子就難以正確認識自己,從而降低自尊和自信。父母要告訴女兒,實際上,這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正?,F(xiàn)象,只要多學習些有關科學知識,就能沖破這種障礙,從而正確對待友情和愛情,順利度過這段青春發(fā)育期。
    (8)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已經(jīng)跟小孩子有所區(qū)別,但是由于其人生閱歷較淺,因此,是非觀念容易模糊。如果父母們依舊采取封閉式的教育,觸動孩子的逆反心理,會導致他們更加是非不分,甚至誤入歧途。
    
    3.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會造成哪些危害
    1、犯錯誤。由于心理不健康,會導致一個人犯很多錯誤,有的甚至是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如:由于不善于控制情緒,有較嚴重的心理問題,而與同學打架,到社會上去打架,甚至動手打人,輕則犯錯誤,重則觸犯刑法。
    2、人生失敗。很多人一輩子就碌碌無為,不僅學習不好,甚至影響正常的生長,其癥結(jié)就是因為他們心理不健康。由于患心理疾病,他們不得長期受心理問題困擾,無心學習和生活,被心理問題折磨得不成人樣。如一些恐怖癥患者、強迫癥患難、疑病癥患者等等。
    3、人際關系糟糕。心理不健康者人際關系一般都非常糟糕。不但老師討厭,學生也討厭,學業(yè)上也一事無成,整體在社會上瞎逛,有的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4、犯罪。心理不健康導致嚴重的后果就是犯罪。如常見報端的連環(huán)殺手,這樣的人心靈扭曲,仇恨社會,具有反了社會人格和嚴重的病態(tài)心理。他們殺一個還不解氣,一直殺下去,直至被公安機關抓獲為止。
    
    4.青春期學生的心理問題預防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青少年就能對人生、對世界、對社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能正確地觀察和分析客觀事物,做到冷靜妥善地處理事物。提高對挫折和心理沖突的耐受力,從而防止心理障礙的發(fā)生。
    (2)對自己的期望不宜過高。青少年要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和特點的基礎上,確定學習、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奮斗目標。而這種目標應該是通過艱苦努力能達到的,不要僅憑良好的愿望和熱情盲目地確定一些脫離實際的目標,更不要盲目參加不切合實際的競爭,對自己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否則目標落空,遭受挫折,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
    (3)學會自我調(diào)控情緒。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青少年難免會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現(xiàn)負性情緒,考試挫折后的苦惱,同學吵嘴后的生氣……對于這些,除找親友、同學、老師通過談心進行傾吐渲泄外,要及時提醒和告誡自己控制情緒。并要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積極的文體活動,防止消極心境的產(chǎn)生,使心理得到放松。這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4)主動進行人際交往。有人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而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互相交換,每人卻會有兩種思想。青少年在正常交往中,能溝通思想,交流情感,從中得到啟迪、疏導和幫助,增強信任感和激勵感。從而大大地增強學習、工作、生活信心,大限度地減少心理困惑。這是保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青春期孩子比較叛逆,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她們,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避免孩子一些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排解而有極端心理,孩子的成長家長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家長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