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處處有見義勇為的,處處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處處有樂于助人的好人,只是你不曾發(fā)現(xiàn)罷了?!毒拍昙墝懸娏x勇為的作文800字》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九年級寫見義勇為的作文800字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獎?BR> 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拿裕棵柯犚?,大多?shù)人都會心生愧疚。其實,不管是誰,都不想有這種愧疚,但或許就是那不經(jīng)意的一個舉止,就會造成過錯。而一個人如果是做了一件好事,就會被全社會贊揚。不要以為這些事很小,但從這些事情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nèi)在素質(zhì)。
這是一件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就在前不久,南昌市的五名中學生結(jié)伴去公園玩,剛進公園就看到驚魂一幕:兩名男子撕打在一起,其中一人右腹下方血流不止,他用雙手鐵箍般地抓住另一名手持長達30厘米匕首的男子的手腕,大喊“別讓小偷跑了”。圍觀的群眾嚇青了臉,屏住呼吸不敢出聲。
千鈞一發(fā)之時,五名中學生中的一人大喊:“我們上!”,隨即沖了上去。另外四人也協(xié)助他制服了歹徒,并叫來警察。
“看見歹徒手持匕首,不害怕嗎?”記者問?!霸胶ε?,歹徒就越猖狂?!睆埍蛘f,當時5個人都被朱賢度的行為所震撼。盡管5個人都才十五六歲,但是“相信團結(jié)就是力量”。
是的,“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群十五六歲的少年以自己的理解詮釋了見義勇為的美德。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老師陪同一位外籍教師去學校圖書館參觀,圖書館閱覽室里座無虛席,同學們都安安靜靜地坐著看書。兩人往里面走了幾步,那位外籍教師卻突然站住不走了。我的老師奇怪地問他怎么了,做出繼續(xù)邀請他往里走走看看的手勢。他指了指自己的腳,擺了擺手,又朝周圍正在埋頭學習的同學看了看。那個老師還沒明白過來,只見外籍教師突然蹲下身去,迅速地把自己腳上穿著的皮鞋脫掉了!然后他把皮鞋拎在手里,光著腳繼續(xù)往里走。原來,他是擔心自己的皮鞋走在木地板上發(fā)出的聲音干擾了同學們的學習!
這個外國人的舉動,看似不太雅觀,實則是一種文明,一種尊重別人的文明。“仁者必敬人”,這首先被中國人提出的概念,竟然被一個外國人學到了精髓。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要記住,要想成為一個有文明美德的人,就要從我們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讓自己做一個文明美德的實踐人,與文明牽手,與美德同行!
【篇二】九年級寫見義勇為的作文800字
暑假的一天,網(wǎng)上報道了一則重慶58歲老爺爺勇救落水者的事跡,報道中提到見義勇為的老爺爺已有30年未下水了,媽媽看到這則新聞,便不由得給我講起我73歲的外公勇救落水兒童的事跡。
我的外公現(xiàn)在居住在甘肅,是一名退伍軍人,幾年前的一個冬天的下午,他在公園里散步時,聽到湖邊游船區(qū)傳來陣陣聲音,他趕忙跑過去看,原來有一個男孩掉落在兩條船間的水里,雙手使勁地拍打著水面,當時公園臨近下班,寂靜無人,外公一看四周無人,穿著棉衣就跳進了水里,救起了男孩。所幸公園的湖水不是很深,當外公把男孩托上岸,正準備從冰冷刺骨的湖水往上爬時,隱約看見水里還有人影,外公又毫不猶豫地潛入水底救起了一個小女孩。但是悲劇還是發(fā)生了,小男孩得救了,但小女孩沒能挽回生命。
外公勇救落水兒童的事跡被傳開后,家屬、當?shù)卣托侣劽襟w都來慰問、感謝和采訪。但都被外公拒絕了,他只是說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當別人遇到危險時,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有人問他,你這么大年紀,又是冬天,你沒想到害怕嗎?外公說,我當過兵,上過戰(zhàn)場,救別人于危難,這就是命令。
這件事過后,外公總是對家人說,他要是早發(fā)現(xiàn)的話,小女孩也能挽救性命,還一直在自責中。聽到這里,我心里頓時涌起對外公的陣陣敬意。我平時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很多見義勇為的事跡,沒想到我自己的身邊也有這樣一位具有崇高精神的見義勇為者,他就是我可愛可敬的外公。
【篇三】九年級寫見義勇為的作文800字
今年1月,一輛公交車失控墜河。危急時刻,一位吊車司機開來吊車營救了落水乘客。他的義舉贏來了“見義勇為市民”稱號,可他卻拒絕接收獎金,認為拿獎金會讓救人的性質(zhì)改變。
孔子就對家境富有的子貢為國家做了好事后不要獎勵的行為表示了不贊同。他認為不接受獎勵會讓人認為做好事收酬謝錢物就是追名逐利,會影響人們做好事,于國于人無益。兩千多年前的訓誡放在當今同樣合理。因為聲名遠揚的先進個人一旦謝絕獎勵,社會、輿論便可能大肆吹鼓“不求回報”,“全心奉公”的品德。這不僅難以弘揚樂于助人的社會正能量,反而可能澆滅眾多人幫助他人的熱情之火,使一些人做出義舉后不敢接受獎勵,以致以后對公益事業(yè)產(chǎn)生麻木。所以說,見義勇為,不能太“清高”。
見義勇為后接受獎勵,可以讓英雄們因做好事?lián)p失的財產(chǎn)、精力、時間得以補償。吊車司機動用了大吊車救人,不僅損失了大量的燃料,還耽誤了自己工作的進程,接受獎勵無可非議。也正是因為事后獎勵機制的健全,杭州某企業(yè)家因援救暴雨天的街上行人而損壞的車輛得以免費維修,沒有因善舉而損失慘重。相較之下,一些承受損失又不愿接受獎勵的好人,是否能延續(xù)自己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的確是個未知數(shù)。
見義勇為后接受獎勵可以鼓勵國人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在全社會醞釀出博愛友善的馨香德風。因為模范帶頭接受獎勵,其他人便可能在其鼓舞下對伸出援手的行為更回積極。是什么讓“物歸原主”的美好品格植根人心?是什么讓市民更回積極主動地獻血?是什么讓救助摔倒老人從“老大難”轉(zhuǎn)變?yōu)椤靶鲁B(tài)”?是義舉后合理的獎勵,或是金錢,或是名譽。假如人人故作清高,對獎勵斥之以鼻,那么全社會對義舉的態(tài)度恐怕也不會太過投入吧。
可是,假如獎勵過于優(yōu)厚,或者自己真是不屑名利,該如何處理它們呢?用獎金捐助有需要的人,用名譽號召人們做好事,不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將獎勵回饋于社會,可以讓美好德風愈發(fā)濃烈、愈發(fā)迷人。
見義勇為后,就放下自作清高的身段吧。社會要的不僅有無私,更是對義舉的無限熱情。
【篇四】九年級寫見義勇為的作文800字
我一向討厭的一個人,他是我們班的一個搗蛋鬼,還是我的同桌。
看,他的胳膊瘦得像一根木棍,臉黑得像非洲人,你別認為他這么瘦,就好欺負,其實他非常愛搞惡作劇。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起來回答問題,他把我的椅子向后拉,我回答完問題,一坐便四腳朝天,我的*疼了一天。他不僅愛對我搞惡作劇,還喜歡對他前面和后面的同學搞,同時也包括他周圍的同學。
他學習不好,還愛搞惡作劇,所以同學們都不喜歡他,甚至有的同學看見他就跑得遠遠的,好像他身上有傳染病一樣,但他還是每天都很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親眼目睹的一件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那天下午,一個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一個小同學,旁邊的同學們都袖手旁觀,不是同學們都不幫他,而是因為那個大同學是全校高也是壞的一個人了,誰敢和他作對呢。突然一個身影沖到小同學面前,對著大同學說:“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欺負同學。”大同學被他說的滿臉通紅,非常生氣地說:“你少管閑事?!蔽叶ňσ豢矗莻€說話的人竟然是我的同桌,我們班的同學都看呆了,竟然是他,我們都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壞的人。而此時那個大同學朝他揮一拳,它巧妙地閃開。他哪里是那個大同學的對手,我們飛快地跑去找老師,老師聽說后,馬上趕來,才給他解了圍,那個大同學被送到政教處反省,而我的同桌受到了表揚。
從此以后,我們都對他刮目相看,不再覺得他那么討人厭,反而覺得他是如此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