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學習成語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更從故事中,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下面是分享的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
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善于彈琴,他的琴聲優(yōu)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后,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著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
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fā),突發(fā)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撥動琴弦,對著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diào),仍然低著頭繼續(xù)吃草。
因為公牛雖然能聽到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當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這美妙的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公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一個辦法。
公明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發(fā)出的叫聲。
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qū)ν庑腥苏f內(nèi)行話,白白浪費時間?,F(xiàn)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對牛彈琴。
【篇二】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馬馬虎虎
宋朝有一位畫家,他畫畫總是特別馬虎。
他常說,“畫畫嘛,講究的是創(chuàng)意,其它細節(jié)嘛不重要。”
這天,畫家又準備畫畫了。
“本畫家今天要畫一只威猛的老虎?!?BR> 刷刷刷,幾筆之后,老虎頭畫出來了。
“嗯,不錯!”畫家很滿意,現(xiàn)在我要畫身體了。
“我好像是忘記了老虎身體怎么畫了?應(yīng)該大概可能也許,說不定跟馬的身體差不多吧,不管這些細節(jié)了?!?BR> 于是,他刷刷刷,一只長著老虎頭馬身體的怪物畫出來了。
“不錯!不錯!我真是個畫畫天才呀!”他自言自語道。
一個買畫的人走過來,疑惑地問,“大畫家,你畫的馬不像馬,老虎不像老虎,這是什么呀?”
“別說,你還真挺懂畫的,我這幅畫就叫做馬馬虎虎,10兩銀子賣給你,怎么樣?”
“不!不!我還是不要了?!辟I畫的人趕緊溜了。
大畫家呢,美滋滋的把畫掛在墻上。
他的大兒子回來了,看到這幅畫上寫著馬馬虎虎,便問道,“啊,父親,你這到底是馬還是老虎呀?”
“是馬,就是可以騎著跑的馬呀!”
大兒子走了沒多久,小兒子也來問了,“父親,這只動物是馬還是老虎呢?”
“是老虎,你要是打到這么一只老虎,那可能賺不少錢呢!”
畫家的大兒子和小兒子,最近都在練習打獵,這天他們來到森林里打獵。
大兒子說,“我們分頭打獵,看誰打到的獵物最多?!?BR> “好的,哥哥,我走這邊?!?BR> 于是,兄弟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大兒子尋找獵物的時候,一只老虎竄了出來,他盯著老虎的頭。
“這個頭我認識,父親說這是可以騎著跑的馬,今天我要騎著它去打獵?!?BR> 說完,大兒子蹦蹦跳跳跑到老虎身后,噼噼拍了拍老虎的*,翻身要騎。
“我不是馬,我是老虎。你要記住了,老虎的*摸不得,誰摸我,我就踹飛誰?!?BR> 老虎氣得一腳就把大兒子踢飛了。
“哎呀!好痛??!我的*,這不是馬,明明是老虎嘛,哎呦!我的*。”
林子的另一邊,小兒子看到一匹馬正在慢悠悠地吃草。
“哇,是老虎!嗯,沒錯,四條腿又細又長,就是父親畫的老虎?!?BR> 于是,小兒子連忙從后背掏出一支弓箭,朝馬腿上射了一箭。
馬疼的大叫三聲暈了過去。
馬主人趕忙跑了過來。
“啊,是誰,這只箭誰射的?”
“這只老虎是我射的,不用感謝我?!?BR> “什么?這是老虎?你這小不點睜大眼睛看看,這是我花很多錢新買回來的寶馬,你要賠我錢?!?BR> “這……這明明是老虎?。 ?BR> 故事的最后,畫家看到受傷的大兒子,看到小兒子癟著嘴說射傷別人的馬要賠錢的時候,才終于醒悟過來。
“原來,我畫的馬馬虎虎會讓我的兒子們闖一下這么多禍呀!早知道有今天,當初我就該好好畫,馬歸馬,虎歸虎,再見不能敷衍了事,粗心大意?。 ?BR> 馬馬虎虎的成語意思,就是比喻一個人做事粗心大意不認真,不細心。
【篇三】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勤能補拙
唐朝時期,白居易調(diào)任蘇州刺史,而蘇州是唐東南地區(qū)的州,地方事務(wù)繁雜。
白居易上任后為了處理繁重的郡務(wù),謝絕了所有的宴請,一心處理政務(wù),很快就熟悉當?shù)氐那闆r,整頓吏治。
要知道,白居易在分司東都時曾是多么地沉溺于飲酒與音樂,但是在蘇州刺史任上這一切的消遣都讓位于正事了。
因為他認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來彌補。
白居易在蘇州任上一年,雖然時間不長,但由于他以民為本,政省刑寬,使得蘇州人民獲得了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實惠,深受州民的愛戴。
所以當他兩袖清風地經(jīng)水路離開蘇州時,勤勞純樸的蘇州人民夾岸相送。呈現(xiàn)出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的依依難舍的盛大感人場面。
勤能補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缺陷。
小朋友,這個勤能補拙成語告訴我們,勤奮的人即使不是天才,也照樣可以獲得成功。
【篇四】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溫故知新
昭公19年,孔子拜師襄子為師,請教有關(guān)彈琴的學問。師襄子先彈奏了一曲,帶他彈完便將孔子引入后軒中,讓孔子習琴。孔子一連三日練習師襄子所教的曲子,沒有再學習新的內(nèi)容,師襄子聽孔子曲調(diào)已經(jīng)彈熟便說,詞曲你已彈熟可以學新曲了。孔子說感謝夫子教誨,但技巧我還不純熟容我繼續(xù)練習。
又是三天過去了,師襄子聽著后軒中孔子的琴聲技巧純熟,音調(diào)和諧,韻味無窮,不斷點頭贊賞,便說:“所有技巧您已經(jīng)掌握了,可以學習新的內(nèi)容了?!?BR> 孔子回答:“我的指法技巧雖已練熟,但還沒領(lǐng)會曲子的志趣神韻,更未體察到曲作者的為人,請容我再練三日?!?BR> 孔子習琴的第十天,師襄子站在一旁聽得如醉如癡,而孔子在彈奏中由于受到樂曲的感染,有時進入深沉的思考,境界有時感到心曠神怡,胸襟開闊。他激動地說:“我彈著彈著就體察到作曲者的為人了,那個人膚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遠矚,性情溫柔敦厚,好像有著統(tǒng)治天下的帝王氣魄,除了文王誰還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樂曲呢!”
師襄子聞言連忙從坐席上站起來,向孔子施禮道,“此曲正是文王所作,名《文王操》,仲尼你真是聰明過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樂之精義?!?BR> 孔子說:“全仰仗夫子教導?!?BR> 溫故知新,意思是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
小朋友,我們對學過的知識,要適當?shù)丶皶r地復習,這樣才能鞏固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五】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半途而廢
東漢時期,洛陽有個叫樂羊子的人,他雖然家境貧寒,但卻有一位誠實善良,知書達理的妻子,他還從妻子那兒學到不少東西呢!
有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子,他開心的回家交給了妻子。妻子看到后很納悶,問他:你這塊金子從哪兒來的,
樂羊子回答說:是我在回來的路上撿的。
妻子聽完頓時沉下臉來說:你怎么能撿別人丟失的東西呢?
樂羊子辯解道:這又不是我偷的搶的,再說了,我也不知是誰丟的,又不能把他送回去。
妻子嚴肅地說,我聽說廉潔的人不會接受別人不盡的施舍,因為這樣就會侮辱自己的品性,這金子是別人丟失的,如果一味貪圖這點小便宜而丟失了誠實守節(jié)、廉潔自律的品行,我寧愿餓死也不會用這塊金子。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感覺非常慚愧,低頭看了看手里的金子,就伸手把它扔了。
后來的一天,樂羊子和妻子在家里突然聽到外面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出去一看,原來是他小時候的好朋友學業(yè)有成被封了大官,正在巡街呢!
樂羊子失落地對妻子說:都怪我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不然我現(xiàn)在也可以做官了。
妻子安慰道:相公,那都是以前的事兒了,現(xiàn)在后悔也沒用。不過如果你愿意去學,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可以的。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很受鼓舞,于是就背著包袱去遠方拜師求學了。
一年后,他突然回到家中,妻子看到他時很高興,問他:相公你已經(jīng)完成學業(yè)了嗎?
樂羊子不以為然的回答:沒有??!怎么可能這么快
妻子瞬間收起笑容,問道:那你現(xiàn)在怎么回來了,
樂羊子不好意思地說:我離開家都一年多了,很想你,所以就回來看看。
他妻子聽他這樣說,轉(zhuǎn)身就找了把剪刀,走到織布機前,一下剪斷了正在編織的布。
樂羊子看到妻子這個舉動,嚇了一跳,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你……你……你這是在干什么?
妻子指著那斷了的絲對樂羊子說:相公,你是知道織有多辛苦。一開始由蠶繭搓成沙,然后放在織布機上,一點點的織,才能由一寸再到一丈,后來成為我們身上穿的布。
樂羊子不知道妻子要表達什么,很茫然的回答:是啊,我知道,所以你干嘛要把它剪了?
妻子生氣地說:我剛把它剪斷了,前面所有的功夫和時間全都白費了,這跟你出門求學是一樣的。如果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哪會有成功的那一天,你現(xiàn)在半途而廢,沒有完成學業(yè)就回來了,那什么時候才能實現(xiàn)你的抱負。
樂羊子聽后,終于明白了妻子的意圖,既感動又慚愧,他對妻子說:娘子,是我有愧于你對我的期望,沒能持之以恒地求學,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會半途而廢了。
說著,他就連忙告辭,離開了家,繼續(xù)求學去了。
后來一連七年都沒有回家,最后終于學有所成。
半途而廢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做事千萬不能中途停止,一定要堅持到底,才會獲得成功,小朋友們,我們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終,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啊。
【篇一】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
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善于彈琴,他的琴聲優(yōu)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后,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著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
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fā),突發(fā)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撥動琴弦,對著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diào),仍然低著頭繼續(xù)吃草。
因為公牛雖然能聽到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當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這美妙的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公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一個辦法。
公明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發(fā)出的叫聲。
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qū)ν庑腥苏f內(nèi)行話,白白浪費時間?,F(xiàn)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對牛彈琴。
【篇二】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馬馬虎虎
宋朝有一位畫家,他畫畫總是特別馬虎。
他常說,“畫畫嘛,講究的是創(chuàng)意,其它細節(jié)嘛不重要。”
這天,畫家又準備畫畫了。
“本畫家今天要畫一只威猛的老虎?!?BR> 刷刷刷,幾筆之后,老虎頭畫出來了。
“嗯,不錯!”畫家很滿意,現(xiàn)在我要畫身體了。
“我好像是忘記了老虎身體怎么畫了?應(yīng)該大概可能也許,說不定跟馬的身體差不多吧,不管這些細節(jié)了?!?BR> 于是,他刷刷刷,一只長著老虎頭馬身體的怪物畫出來了。
“不錯!不錯!我真是個畫畫天才呀!”他自言自語道。
一個買畫的人走過來,疑惑地問,“大畫家,你畫的馬不像馬,老虎不像老虎,這是什么呀?”
“別說,你還真挺懂畫的,我這幅畫就叫做馬馬虎虎,10兩銀子賣給你,怎么樣?”
“不!不!我還是不要了?!辟I畫的人趕緊溜了。
大畫家呢,美滋滋的把畫掛在墻上。
他的大兒子回來了,看到這幅畫上寫著馬馬虎虎,便問道,“啊,父親,你這到底是馬還是老虎呀?”
“是馬,就是可以騎著跑的馬呀!”
大兒子走了沒多久,小兒子也來問了,“父親,這只動物是馬還是老虎呢?”
“是老虎,你要是打到這么一只老虎,那可能賺不少錢呢!”
畫家的大兒子和小兒子,最近都在練習打獵,這天他們來到森林里打獵。
大兒子說,“我們分頭打獵,看誰打到的獵物最多?!?BR> “好的,哥哥,我走這邊?!?BR> 于是,兄弟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大兒子尋找獵物的時候,一只老虎竄了出來,他盯著老虎的頭。
“這個頭我認識,父親說這是可以騎著跑的馬,今天我要騎著它去打獵?!?BR> 說完,大兒子蹦蹦跳跳跑到老虎身后,噼噼拍了拍老虎的*,翻身要騎。
“我不是馬,我是老虎。你要記住了,老虎的*摸不得,誰摸我,我就踹飛誰?!?BR> 老虎氣得一腳就把大兒子踢飛了。
“哎呀!好痛??!我的*,這不是馬,明明是老虎嘛,哎呦!我的*。”
林子的另一邊,小兒子看到一匹馬正在慢悠悠地吃草。
“哇,是老虎!嗯,沒錯,四條腿又細又長,就是父親畫的老虎?!?BR> 于是,小兒子連忙從后背掏出一支弓箭,朝馬腿上射了一箭。
馬疼的大叫三聲暈了過去。
馬主人趕忙跑了過來。
“啊,是誰,這只箭誰射的?”
“這只老虎是我射的,不用感謝我?!?BR> “什么?這是老虎?你這小不點睜大眼睛看看,這是我花很多錢新買回來的寶馬,你要賠我錢?!?BR> “這……這明明是老虎?。 ?BR> 故事的最后,畫家看到受傷的大兒子,看到小兒子癟著嘴說射傷別人的馬要賠錢的時候,才終于醒悟過來。
“原來,我畫的馬馬虎虎會讓我的兒子們闖一下這么多禍呀!早知道有今天,當初我就該好好畫,馬歸馬,虎歸虎,再見不能敷衍了事,粗心大意?。 ?BR> 馬馬虎虎的成語意思,就是比喻一個人做事粗心大意不認真,不細心。
【篇三】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勤能補拙
唐朝時期,白居易調(diào)任蘇州刺史,而蘇州是唐東南地區(qū)的州,地方事務(wù)繁雜。
白居易上任后為了處理繁重的郡務(wù),謝絕了所有的宴請,一心處理政務(wù),很快就熟悉當?shù)氐那闆r,整頓吏治。
要知道,白居易在分司東都時曾是多么地沉溺于飲酒與音樂,但是在蘇州刺史任上這一切的消遣都讓位于正事了。
因為他認為自己生來笨拙,只有靠勤奮才能來彌補。
白居易在蘇州任上一年,雖然時間不長,但由于他以民為本,政省刑寬,使得蘇州人民獲得了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實惠,深受州民的愛戴。
所以當他兩袖清風地經(jīng)水路離開蘇州時,勤勞純樸的蘇州人民夾岸相送。呈現(xiàn)出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的依依難舍的盛大感人場面。
勤能補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缺陷。
小朋友,這個勤能補拙成語告訴我們,勤奮的人即使不是天才,也照樣可以獲得成功。
【篇四】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溫故知新
昭公19年,孔子拜師襄子為師,請教有關(guān)彈琴的學問。師襄子先彈奏了一曲,帶他彈完便將孔子引入后軒中,讓孔子習琴。孔子一連三日練習師襄子所教的曲子,沒有再學習新的內(nèi)容,師襄子聽孔子曲調(diào)已經(jīng)彈熟便說,詞曲你已彈熟可以學新曲了。孔子說感謝夫子教誨,但技巧我還不純熟容我繼續(xù)練習。
又是三天過去了,師襄子聽著后軒中孔子的琴聲技巧純熟,音調(diào)和諧,韻味無窮,不斷點頭贊賞,便說:“所有技巧您已經(jīng)掌握了,可以學習新的內(nèi)容了?!?BR> 孔子回答:“我的指法技巧雖已練熟,但還沒領(lǐng)會曲子的志趣神韻,更未體察到曲作者的為人,請容我再練三日?!?BR> 孔子習琴的第十天,師襄子站在一旁聽得如醉如癡,而孔子在彈奏中由于受到樂曲的感染,有時進入深沉的思考,境界有時感到心曠神怡,胸襟開闊。他激動地說:“我彈著彈著就體察到作曲者的為人了,那個人膚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遠矚,性情溫柔敦厚,好像有著統(tǒng)治天下的帝王氣魄,除了文王誰還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樂曲呢!”
師襄子聞言連忙從坐席上站起來,向孔子施禮道,“此曲正是文王所作,名《文王操》,仲尼你真是聰明過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樂之精義?!?BR> 孔子說:“全仰仗夫子教導?!?BR> 溫故知新,意思是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
小朋友,我們對學過的知識,要適當?shù)丶皶r地復習,這樣才能鞏固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五】兒童簡單成語故事文字版:半途而廢
東漢時期,洛陽有個叫樂羊子的人,他雖然家境貧寒,但卻有一位誠實善良,知書達理的妻子,他還從妻子那兒學到不少東西呢!
有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子,他開心的回家交給了妻子。妻子看到后很納悶,問他:你這塊金子從哪兒來的,
樂羊子回答說:是我在回來的路上撿的。
妻子聽完頓時沉下臉來說:你怎么能撿別人丟失的東西呢?
樂羊子辯解道:這又不是我偷的搶的,再說了,我也不知是誰丟的,又不能把他送回去。
妻子嚴肅地說,我聽說廉潔的人不會接受別人不盡的施舍,因為這樣就會侮辱自己的品性,這金子是別人丟失的,如果一味貪圖這點小便宜而丟失了誠實守節(jié)、廉潔自律的品行,我寧愿餓死也不會用這塊金子。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感覺非常慚愧,低頭看了看手里的金子,就伸手把它扔了。
后來的一天,樂羊子和妻子在家里突然聽到外面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出去一看,原來是他小時候的好朋友學業(yè)有成被封了大官,正在巡街呢!
樂羊子失落地對妻子說:都怪我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不然我現(xiàn)在也可以做官了。
妻子安慰道:相公,那都是以前的事兒了,現(xiàn)在后悔也沒用。不過如果你愿意去學,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可以的。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很受鼓舞,于是就背著包袱去遠方拜師求學了。
一年后,他突然回到家中,妻子看到他時很高興,問他:相公你已經(jīng)完成學業(yè)了嗎?
樂羊子不以為然的回答:沒有??!怎么可能這么快
妻子瞬間收起笑容,問道:那你現(xiàn)在怎么回來了,
樂羊子不好意思地說:我離開家都一年多了,很想你,所以就回來看看。
他妻子聽他這樣說,轉(zhuǎn)身就找了把剪刀,走到織布機前,一下剪斷了正在編織的布。
樂羊子看到妻子這個舉動,嚇了一跳,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你……你……你這是在干什么?
妻子指著那斷了的絲對樂羊子說:相公,你是知道織有多辛苦。一開始由蠶繭搓成沙,然后放在織布機上,一點點的織,才能由一寸再到一丈,后來成為我們身上穿的布。
樂羊子不知道妻子要表達什么,很茫然的回答:是啊,我知道,所以你干嘛要把它剪了?
妻子生氣地說:我剛把它剪斷了,前面所有的功夫和時間全都白費了,這跟你出門求學是一樣的。如果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哪會有成功的那一天,你現(xiàn)在半途而廢,沒有完成學業(yè)就回來了,那什么時候才能實現(xiàn)你的抱負。
樂羊子聽后,終于明白了妻子的意圖,既感動又慚愧,他對妻子說:娘子,是我有愧于你對我的期望,沒能持之以恒地求學,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會半途而廢了。
說著,他就連忙告辭,離開了家,繼續(xù)求學去了。
后來一連七年都沒有回家,最后終于學有所成。
半途而廢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做事千萬不能中途停止,一定要堅持到底,才會獲得成功,小朋友們,我們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終,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