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

字號:

數(shù)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它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學數(shù)學是令自己變的理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數(shù)學本身也有自身的樂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
    《鋪地面》是北師大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面積這一單元的內容,對于面積的含義學生較難于理解,并且很容易和周長弄混淆。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在這基礎上引發(fā)本課內容,這樣有助與學生以后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在講這節(jié)課時,我注重學生的動手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通過在練習本上分別自己剪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親身、直觀地去感受這些面積單位的大小。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學生都能夠在本上畫的出來,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要比用眼睛看有更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畫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讓學生直觀的看到他們之間的關系是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個1平方厘米,從而總結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之后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進率,因為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進率也是100。在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時候,由于這兩個面積單位太大了,但是為了能讓學生能夠理解,我列舉了很多生活中的相關實例,從而便于學生理解。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體現(xiàn)了合作精神。這樣在教學過程中重點突破了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間的關系,先讓學生通過計算面積總結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規(guī)律很簡單地總結出1平方米與100平方分米的進率關系。
    練習有由淺入深,結合身邊的事物,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學生活中的數(shù)學,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在生活中實踐應用。這樣就可以水到渠成的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探究?!?BR>    2.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內容,為了提高學生們計算的興趣。我根據教材的編寫目的,先引導學生估算。由于剛學過估算,放手讓學生們進行估算,然后匯報估算的結果分別是200、240。這樣我認為能幫助學生鞏固...
    計算教學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內容,為了提高學生們計算的興趣。我根據教材的編寫目的,先引導學生估算。由于剛學過估算,放手讓學生們進行估算,然后匯報估算的結果分別是200、240。這樣我認為能幫助學生鞏固估算的方法。同時也為筆算作了鋪墊。
    這時我就問學生24×12準確值是多少呢?你們試著算一算,用你自己的方法計算。學生們開始計算時,我就把不同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板書在黑板上:王召鑫:用豎式計算。畢左雪:24×10=240,,24×2=48,240+48=288。李文彬:240+48=288。他們三個寫完后,底下就有同學就說李文彬和畢左雪的一樣,我說:“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結果了,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三位學生是怎么想的。”李文彬說:“我和畢左雪想的不一樣,我是20×12=240,4×12=48,240+48=288?!彼徽f完大家就說寫的不清楚,不能讓人一眼看明白,討論后覺得就種方法只給5分。畢左雪雖然方法和李文彬一樣,卻寫得比較清楚,但是這種寫法比較麻煩,不喜歡用這種方法計算。這時,我在小結這種方法時表揚了這位學生愛動腦,這為以后的簡便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后同學們給畢左雪打了8分。
    后由王召鑫介紹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這一下滿足大多數(shù)同學的味口,都覺得這樣計算簡單。于是我們就來研究用豎式計算24×12,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都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后教學效果也很好。
    3.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
    《24時計時法》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學完時分秒后學習的,因為時間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是“時間”這部分知識的一個難點?!?4時計時法”,是一個比較接近實際生活而又有趣的教材。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普通的計時法比較熟練,而“24時計時法”是交通,運輸?shù)炔块T通用的時間。教學的起點是培養(yǎng)學生以數(shù)學眼光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利用生活情境,讓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
    興趣是好的老師。因此上課開始我讓學生“猜猜昨天老師7:00在做什么?”由此引出爭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望。先引出普通計時法,然后用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預告表,引導學生說出在生活中還會用到另一種計時方法,即24時計時法。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及形象的展示使得學生初步對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互換有了很好的掌握。
    2、注重直觀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24時計時法作為記時法,學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現(xiàn)在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還是第。對學生來說,時間的知識概念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比如:一天中時針在鐘面上轉兩圈,一晝夜共有24個小時,初步感知24時計時法;然后在演示過程中一半學生說普通計時法,一半學生數(shù)24時計時法,直觀的演示加深了對24時時時法的理解,也降低了對兩種記時法互換上的難度,變得更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充分體驗“一日有24小時”。
    在學生了解了24時計時法后,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理解24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24時的過程:讓我們一起來度過這一天吧。0時,夜靜悄悄的,同學們這時都早已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時針繼續(xù)移動)天漸漸的亮了,這時我們也該起床上學了。這樣邊演示邊講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24時(一天)的過程,而且讓學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時計時法。
    4、走進生活,讓孩子感受成功與喜悅。
    在練習上我采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火車票上的時間,銀行門上的營業(yè)時間,公路上小汽車的禁止通行時間等,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無處不在,處處要用到數(shù)學。
    5、不足之處:
    練習太少,有些練習沒有當堂完成,反饋不及時。今后教學時,要調控好時間,當堂及時反饋。
    4.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旋轉與平移》按排了關于物體的兩種簡單的運動方式的知識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認識有關的物體旋轉與平移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過程主要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xiàn)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用課件,直觀導入
    游樂場是學生熟悉、喜歡的場景,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利用課件出示游樂場的場景,在這一場景中有旋轉的風車、有向前行的?;疖嚨刃D與平移的實例,使學生發(fā)現(xiàn)兩種運動方式的不同,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2、做動作,加深體會
    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旋轉"與"平移"。學生們在興致勃勃地互相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征。
    3、想象中,擴展延伸
    學生們之間不斷地交流,不斷體驗,使他們靈活地掌握了知識點。在這節(jié)課后,我鼓勵學生們回想、并大量例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這樣不僅使本節(jié)課的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通過這節(jié)課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教師應該是一個引導者。要不斷引導學生的興趣、熱情和理想。僅僅教授一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行的,課堂上要有數(shù)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們把數(shù)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同是用生活中的經驗幫助理解數(shù)知識,二者相得益彰。
    5.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容年、月、日對于三年級學生并不陌生,雖然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系統(tǒng)學習過,但是因為年、月、日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理念,安排了談認識→齊驗證→生疑惑→同探索→新發(fā)現(xiàn)→后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首先讓孩子談一談自己對年、月、日已經有哪些認識,并借助年歷加以驗證,在2月這個天數(shù)不固定的特殊月上產生疑惑,并經歷借助月歷卡填寫表格的探索過程,小組自主研究,集體討論,一起發(fā)現(xiàn)2月與平、閏年的變化規(guī)律,并嘗試用規(guī)律去解決問題,當再次遇到疑惑時(百年不閏),老師加以指導,終解決疑惑,并能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1、能有效的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學生已用的數(shù)學知識讓學生自己或合作或獨立思考去發(fā)現(xiàn)年月日的知識,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的得到了學習成功的體驗。
    2、靈活的處理和運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前布置學生從熟悉的尋找掛歷入手,使學生覺得很親切,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掌握好了數(shù)學知識還能幫我作很多事。如此導入不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還體現(xiàn)出了新課改新理念:數(shù)學無處不在,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3、適當及時的多種評價手段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老師是一個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索知識的好朋友,并非是威嚴的長者!平等的師生關系和教師課堂的幽默的教學風格消除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陌生感,恐懼感。精彩的動畫課件和課堂游戲活動改變了數(shù)學學習在學生心中的枯燥乏味的片面認識。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增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