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字號:

香氣濃郁的花,或清或濃,不能兩兼。然而,桂花卻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diǎn),它清芬襲人,濃香遠(yuǎn)逸,它那獨(dú)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下面是分享的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聲聲慢·詠桂花
    詞牌名:聲聲慢|朝代:宋朝|作者:吳文英
    藍(lán)云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fēng)露成霏。繡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cái)y。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賞析
    “藍(lán)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籠罩在藍(lán)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樹玉枝高挺,滿樹重重疊疊的桂花,似串串寶釧,又如一片彩霞?!叭似稹眱删洌詷鋽M人。“昭陽”,皇宮名,這里泛指皇宮。言桂花樹又像是一位清晨從皇宮里走出來的貴妃,她被晨風(fēng)一激,渾身生滿了粉紅色的粟粒——金桂花?!叭似鹫殃枴眱删?,據(jù)楊鐵夫《吳夢窗詞全集箋釋》說:“《飛燕外傳》:趙飛燕居昭陽宮,與羽林郎射鳥者通,……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舒無疹粟,射鳥者以為神仙?!边@里系反用此典?!皾庀恪眱删洹Q怨鸹ǖ臐馄G香氣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氣一旦轉(zhuǎn)冷,雖然桂花的香氣猶存,桂花卻要像雨雪般地紛紛落下。“繡茵展”三句承上。言綠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鋪著,仿佛害怕桂花誤墜在臺階上,被人們踐踏成泥,又怕她像螢火蟲般地消失了她美麗的形象。
    “三十六宮”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宮”言宮宇之多,這里借指月中廣寒宮?!板殹保存@也,系插地起土的農(nóng)具。此言詞人因見地上桂樹,即抬頭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廣寒仙宮的嫦娥,孤單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詞人不禁大聲地詢問世人:“有什么人能拿來把‘金鍤’,索興將月中桂樹連同月宮一起移來凡塵,把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廂邊。這樣嫦娥就會親自用白玉般的雙手把盞,并與我同飲美酒了。”“秋來”兩句,述現(xiàn)實(shí)中的自己。詞人說:“進(jìn)入秋天后,自己的頭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發(fā)?頭上的烏紗與白發(fā)襯映,更顯得黑白分明。我獨(dú)飲悶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樹,似乎感到它矮了許多?!薄罢龘u落”兩句,自嘆。詞人說:“當(dāng)桂花凋零,滿地鋪金的時候,我這個淹留在外的羈客,卻還是不能回家去與親人團(tuán)聚?!?BR>    【篇二】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鷓鴣天·桂花
    詞牌名:鷓鴣天|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
    賞析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形神兼?zhèn)涞貙懗隽斯鸹ǖ莫?dú)特風(fēng)韻。她的顏色并不艷麗,“暗淡輕黃”,與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遜色得多。她的社會聲望也很一般,“情疏跡遠(yuǎn)”,并沒有得到什么榮耀和寵幸,更不會有人給她熱捧恭維。但是她的體性溫柔,香留天地之間。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睆倪@兩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議論的方式行文。這兩句是議論的第一層?;ó?dāng)然是以紅為美的。至于碧牡丹、綠萼梅之類,那就更為名貴了。這些都是桂花沒有具備的。但是作者認(rèn)為,內(nèi)在美,比外在美更為重要。“何須”二字,把各種名花一筆蕩開,突出了色淡香濃、跡遠(yuǎn)品高的桂花,斷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边@是議論的第二層。梅花既有妍麗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開的高潔的內(nèi)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認(rèn)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內(nèi)外之美。但是這兩種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嘆不如,都產(chǎn)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經(jīng)過這樣的比較抑揚(yáng),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論定:桂花是眾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边@是議論的第三層?!膀}人”,指屈原。屈原在《離騷》中,用褒揚(yáng)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草名花,以比況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沒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無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內(nèi)。對這位先賢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對桂花的珍重。
    這首詞以群花作襯,以梅花作比,展開三層議論,形象地表達(dá)了詞人對桂花的由衷贊美。桂花貌不出眾,色不誘人,但卻“暗淡輕黃”、“情疏跡遠(yuǎn)”而又馥香自芳,這正是詞人品格的寫照。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而不群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篇三】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風(fēng)入松·桂
    詞牌名:風(fēng)入松|朝代:宋朝|作者:吳文英
    蘭舟高蕩漲波涼。愁被矮橋妨。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還泊郵亭喚酒,舊曾送客斜陽。
    蟬聲空曳別枝長。似曲不成商。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和醉重尋幽夢,殘衾已斷熏香。
    賞析
    “蘭舟”兩句?!疤m”通“欄”。言圍著欄干的客船從岸邊綠蔭下蕩開,離之而去??痛瑵u去漸遠(yuǎn),詞人的心也隨之漸生愁意,更可恨的是,眺望客船的視線卻被一座矮橋無端隔斷,使他更增一分愁意。乘舟離去的是其愛人,所以依依不舍之情躍然紙上。“暮煙”兩句。西園,為吳文英曾居處,即詞人在蘇州的居所旁花園。在《夢窗詞集》中,詞人多次提到“西園”,如:《水龍吟》“西園已負(fù),林亭移酒,松泉薦茗?!薄耳L啼序》“殘蟬度曲,唱徹西園。”《浪淘沙》“往事一潸然,莫過西園。”可見“西園”并非泛指。據(jù)《鶯啼序》詞有“橫塘棹穿艷錦”,“念省慣吳宮憂愁”等句可知其地在蘇州。此處是說:如今我經(jīng)過西園路上,只見那里彌漫著一片瀟瀟煙雨,此景此情,合而為一,更生愁思。想起從前因?yàn)殡x別依依,擔(dān)誤了愛人梳洗打扮的時候,所以匆匆離別而去?!凹s黃”,六朝婦女多妝黃色在額角上為飾,稱為約黃。梁簡文帝《美女篇》詩就有“散誕披紅帔,生情新約黃”句可證之。“還怕”兩句,一“還”字點(diǎn)明重來。兩句有“人面桃花”之感。此言詞人重來這里兩人的離別之處,見到“郵亭”、“夕陽”景物依舊,卻不見“人面”,因?yàn)殡x人已如夕陽西墜般不顧而去,所以詞人只有“喚酒”澆愁。上片最后兩句點(diǎn)出乃是詞人憶舊之作,“還怕”、“舊曾”字樣都可證之。
    “蟬聲”兩句。換頭以蟬棲別枝,長聲歌鳴,暗喻蘇姬離他而去。所以,詞人觸景生情,對曼聲而鳴的蟬聲,總感到難以卒聽,而且感到還不成曲調(diào),更生出厭惡之心?!坝_”兩句,為倒裝句,一“憶”字,透露出詞人由蘇之去妾而聯(lián)想起杭之亡妾。想起兩個人在西湖邊臨水而居。夫唱婦隨曾度過多少個銷魂日子,其中就有杭妾舞袖翩翩,歌扇半遮的歌舞鏡頭的回憶?!昂妥怼眱删?,復(fù)歸眼前。言詞人獨(dú)飲孤酒,不單單是為了銷愁,而且還為了能夠醉入夢鄉(xiāng),去追覓尋找仙侶??上x鴦衾雖在,只剩己身獨(dú)臥,而且愛人(指蘇姬)特有的熏香氣息,在衾中也已消失殆盡。下片亦全是憶舊、思戀之作。
    統(tǒng)觀全詞內(nèi)容,似與題目“桂”,毫無聯(lián)系之處,而與《風(fēng)入松·春晚感懷》,則尚可以互為表里參之。
    此為吳文英西園賞桂憶姬之作。作者于蘇州愛姬去之后,再到吳地。未寓西園,寓盤門外。此游當(dāng)是舟行,即在姬去之年,與《滿江紅·甲辰歲盤門外寓居過重午》作于同年,即公元1244年(宋理宗嘉熙四年)。
    【篇四】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桂枝香·觀木犀有感寄呂郎中
    詞牌名:桂枝香|朝代:宋朝|作者:陳亮
    天高氣肅。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宮都足。不辭散落人間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喚回春意,幾曾幽獨(dú)。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樹香風(fēng),十里相續(xù)。坐對花旁,但見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況東籬、凄涼黃菊。入時太淺,背時太遠(yuǎn),愛尋高躅。
    賞析/鑒賞
    秋天的夜晚,天穹如洗,皓月當(dāng)空。相傳月中有桂樹,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到月中滿樹桂花的美景。開篇三句中的“天”、“月”都是為下文桂花“散落人間”作鋪墊?!肮鹱映跏眨鶎m都足”兩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的詩意,月中桂花盛放,天宮已經(jīng)存放不下,暗指桂花已散落人間。
    散落人間的桂花是天宮之花,凡俗的群花自是無法與之相比?!安晦o”兩句表面寫花,實(shí)則是陳亮內(nèi)心感情的吐露。他自視極高,以月中桂花自喻,表示愿意為人世出力,卻又唯恐“群花”自慚形*。不直指“群花”凡俗,卻說“怕群花、自嫌凡俗”,視角巧妙,立意更進(jìn)一層。
    “向他秋晚,喚回春意,幾曾幽獨(dú)!”作者對自己的高潔心志作了更進(jìn)一步的描述。“我”并非故作矜持、自甘幽居,之所以不在三春時節(jié)與百花齊放,而選擇在這秋天的夜晚獨(dú)自吐露芬芳,其實(shí)是為了喚回幾分已經(jīng)逝去的春意,讓世人重新感覺到一絲明媚和溫暖。這幾旬涵義豐富,國勢不昌,詞人滿腔熱情似火,欲在危難時刻力挽狂瀾,建立一番功業(yè)的愿望展露無遺。
    下片前三句承接上閿桂花“不辭散落人間”的意蘊(yùn)?!肮帧弊钟玫梅浅G擅睿y怪“一樹香風(fēng)”可以“十里香續(xù)”,原來是天宮散落人間的余香?!白鴮ㄅ?,但見色浮金粟?!弊交ㄅ?,聞其幽香,觀其花色,種種秋花仿佛現(xiàn)于眼前。“坐對”二字神來之筆,顯出無限的親昵,仿佛人與花可以交流。
    “芙蓉只解添愁思,況東籬、凄涼黃菊?!鼻锶?,也是木芙蓉、菊花盛開的時節(jié)??墒嵌鸥Α败饺匦≡啡诉叧睢钡脑娋鋮s讓我看到木芙蓉就滿腹愁思。面對東籬菊花,想起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情景,詞人內(nèi)心只黨凄涼。木芙蓉、菊花都只會讓秋意更濃,怎么能“喚回春意”呢?這幾句表面看是對秋花作出評價,實(shí)際上還暗含對邊關(guān)烽火的憂慮和對陶淵明歸隱之舉的不贊同。
    末尾三句又回到桂花身上。詞人感嘆桂花易開易落,開在深秋,顏色素凈。而他心志又過于高潔,喜歡追尋先賢的足跡,再次借桂花抒懷,自慨平生。這幾句正言反出,無限悲憤和幽怨噴薄而出。
    詞人以花寄情,用浪漫主義手法寫下此詞。詞中旬句寫花,但所詠心志卻一目了然。整首詞深得詠物神髓,毫不晦澀。桂花高標(biāo)遠(yuǎn)致、心懷高潔,詞人雅量高致、光明磊落,花中所隱之人呼之欲出。
    【篇五】贊美桂花的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古香慢·賦滄浪看桂
    詞牌名:古香慢|朝代:宋朝|作者:吳文英
    怨娥墜柳,離佩搖葓,霜訊南圃。漫憶橋扉,倚竹袖寒日暮。還問月中游,夢飛過、金風(fēng)翠羽。把殘?jiān)?、勝水萬頃,暗熏冷麝凄苦。
    漸浩渺、凌山高處。秋澹無光,殘照誰主。露粟侵肌,夜約羽林輕誤。翦碎惜秋心,更腸斷、珠塵蘚路。怕重陽,又催近、滿城細(xì)雨。
    賞析/鑒賞
    滄浪指蘇州滄浪亭,在州學(xué)之南。這首《古香慢》是吳夢窗的一首詠物詞,所詠之物即為滄浪亭的桂。從詞風(fēng)和內(nèi)容看。此詞大約寫于公元1243年(宋理宗淳祐三年),反映的是詞人面臨南宋衰亡的哀感。
    此詞寫于重陽節(jié)前,一開始就寫秋氣蕭瑟?!霸苟饓嬃?,離佩搖葓,霜訊南圃。”以景物起興,以“霜”點(diǎn)時節(jié),引入本題。寫背景,用的是半擬人化手法?!霸苟稹敝噶~,柳葉像愁眉不展的怨女一樣從枝頭墜落?!半x佩”指水葓即紅蓼的紅色花穗分披。像分開的玉佩一樣,搖蕩著紅蓼。然后歸結(jié)到秋霜已來問訊南圃,意指秋天到了?!坝崱币彩菙M人化的字眼。
    詞隨后寫“漫憶橋扉,倚竹袖寒日暮”,就是用擬人手法寫桂。詞人看到桂,引起無限遐思,漫想是佳人薄袖凌寒,日暮倚竹?!皹蜢椤奔葱蛲ㄍ旱拈T。下二句另作別想:“還問月中游,夢飛過、金風(fēng)翠羽?!眴柺菃柟?,疑是夢游月宮時,有金風(fēng)吹來、翠鳥飛過、似曾相識的桂樹。到此就點(diǎn)出了滄浪亭橋頭的桂樹。時間已近傍晚,上片最后二句“把殘?jiān)剖Kf頃,暗薰冷麝凄苦”,又轉(zhuǎn)筆到桂花的現(xiàn)實(shí)處境來。日晚云殘,天寒水淺,桂樹只把周圍云水以自己的冷香薰射,內(nèi)心含著莫乎名狀的凄涼悲苦。從第一句起,直到寫桂,中間比擬佳人,設(shè)想月桂,是頓挫之處,寓有今昔不同之感。寫楊柳紅蓼及桂樹與修竹、云水相依的地方、則完全是體現(xiàn)滄浪亭一片寂寞無主的悲涼,其悲哀遠(yuǎn)過于“庭草無人隨意綠”、“空梁落燕泥”。
    下闋,便緊接著“無主”寫滄浪亭的情境,再轉(zhuǎn)到看桂上?!皾u浩渺、凌山高處。秋澹無光,殘照誰主?!币黄烀?,是登上山之高處所見,然后明寫詞人的感想:滄浪亭的一片冷落淡漠的秋色,這斜陽秋樹的主人是誰呢?后一句分明是寄托了瀕于危亡、國事無人管的沉痛,這種境界,不僅僅是韓王已死,園林無主的一般訴說。隨后又轉(zhuǎn)入本題,再用擬人化手法寫桂:“露粟侵肌,夜約羽林輕誤。”這里借用《飛燕外傳》“飛燕通鄰羽林射鳥者,……雪夜期射鳥者于舍旁,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溫舒,無疹粟(毛孔不起粟)”的故事,卻一反其本意,因?yàn)楣鸬幕ㄏ蠓e聚在一起的金粟,所以說露下侵肌生粟,是入夜約會過羽林郎而被他輕率誤期的緣故。這一筆從寂寞無主境況中宕開,寫眼中的桂花,用筆很美。然而又陡轉(zhuǎn)入更深一步的悲惜。下二句“翦碎惜秋心,更腸斷、珠塵蘚路”,因桂花小蕊,故言“碎”,又以“翦碎”為言,似乎桂花之所以是小蕊,乃惜秋而心碎之故。此二句極見詞心之細(xì)。最后寫:“怕重陽,又催近、滿城風(fēng)雨?!庇盟稳伺舜笈R“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句意,但語言顛倒錯置,說:怕重陽將近,又催得滿城風(fēng)雨。這是緊逼一步的寫法,句意重點(diǎn)落在隨后的“滿城風(fēng)雨”四個字上。不但桂花正紛紛落下,而且葬花天氣一來,桂花將不可收拾。但他又不明白寫出,只做含蓄的示意,以淡淡的哀愁寄寓蒼涼的感慨。
    吳夢窗這首詞字眼用得美而生動,層次亦極分明,上下闕一開始都是先橫寫境,然后縱寫桂。上闕發(fā)揮了自己充分的想象力,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桂的美,然而處境凄涼,又寫出其與修竹云水相依的寂寞。下闕寫殘照無主,一片荒涼,再轉(zhuǎn)用擬人法寫桂的寂寞無主,在悲寂無廖之中孤獨(dú)地凋謝了。詞中處處有令人感到內(nèi)心沉痛的情感顯現(xiàn),真是極精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