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昆蟲》講述安妮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通過感受安妮對昆蟲的喜愛,滲透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原文
“如果是你,你愿意被關(guān)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嗎?”看到小孩把昆蟲放進玻璃瓶里,安妮會這樣問。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
安妮真的很喜歡昆蟲。不管是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有毛的、沒毛的,爬的、鉆的、跳的、飛的……只要是昆蟲,她都喜歡。
安妮喜歡收集昆蟲,當然她收集的昆蟲都是死了的。她還喜歡收集昆蟲蛻下來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殼。
安妮非常愛護昆蟲,她常常給螞蟻讓路。就連在夢中,她也忘不了昆蟲。她常夢見自己像甲殼蟲一樣,倒掛在天花板上行走,還學蜜蜂跳“8”字舞。
安妮真是昆蟲的好朋友。晚上,她會點亮所有的燈,把整個房間照得亮亮的,再把窗子打開,讓夜游的蟲子進來。有一天晚上,飛進來兩只白網(wǎng)燈蛾,兩只黑點白燈蛾,她簡直樂壞了。可是,媽媽不喜歡。
媽媽說:“安妮,快關(guān)窗!我不喜歡有昆蟲跑進房間里來,你要招待昆蟲,等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再說吧?!?BR> “我喜歡昆蟲。我長大了要做昆蟲學家,在客廳里培養(yǎng)蝴蝶、甲蟲。我會愛它們一輩子?!卑材菡J真地說?!?BR>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教案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些什么呀?有一個小女孩,叫安妮(板書:安妮)她喜歡的東西可和同學們不一樣,她說——“我喜歡昆蟲”(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仔細觀察,與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課題相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引號?看到安妮這么說,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學生質(zhì)疑。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這些疑問都會迎刃而解的。
2、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①卡片檢查生字字音。
②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中安妮說道:“我喜歡昆蟲。”那么她是怎樣做的呢?現(xiàn)在請你們默讀課文,勾畫出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說,師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詞語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機板書。
拯救喜歡收集愛護招待
4、精讀課文,領(lǐng)悟體驗。
(一)精讀第1自然段。
(1)哪個自然段寫安妮救助小昆蟲?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安妮是怎樣救助小昆蟲的?
(2)安妮說:“如果是你……嗎?”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蟲,被關(guān)在一個小小的玻璃瓶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生說)。這些我們都感覺到了,安妮更感覺到了,如果你是安妮,你會怎樣勸告關(guān)昆蟲的小男孩?(指名讀出勸告語氣)。會怎樣質(zhì)問關(guān)昆蟲的小孩?(讀質(zhì)問語氣)。安妮還可能怎樣問?(生氣、責怪…)。
(3)安妮與昆蟲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板書:只要——-就——-)
出示句子:“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BR> ①同學們,在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蟲在“受難”?
(被關(guān)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②受難是什么意思呢?換個詞試試看。
(受苦、受折磨)
③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難”的意思是“受到災(zāi)難”,你們覺得哪一個詞程度更深?你從這里體會到了什么?
④安妮這樣喜歡昆蟲,愛護昆蟲,是因為在她眼里,這些不是一個小玩意兒,小東西,小蟲子,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它們應(yīng)該有生存和自由的權(quán)利。從這里你們體會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這些小昆蟲,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
⑤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再指名讀,齊讀。)
(4)齊讀第一節(jié),小結(jié)學法:安妮喜歡昆蟲,尊重昆蟲,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這些不是一個小玩意,小東西,小蟲子,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它們應(yīng)該有生存和自由的權(quán)利。再次讀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對昆蟲的愛。
(二)精讀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蟲,我們已感覺到安妮很喜愛昆蟲,那她究竟喜歡哪些昆蟲?還是都喜歡?從哪一段知道的?
(2)默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在寫,劃上波浪線,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歡各種各樣的昆蟲,劃上橫線。
(3)同桌交流。劃好后與同桌交換意見,看你們想法是否一致,能否說出畫波浪線或橫線的原因。
(4)全班交流。?看看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在寫?各種昆蟲都喜歡從哪看出來?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龜圖片并簡介)小的?長的?(竹節(jié)蟲,介紹比鉛筆還長),有毛的?沒毛的?爬?鉆?跳?飛?省略號表示什么?還可能喜歡什么樣的?(有眼、沒眼、胖、瘦、花、黑、能發(fā)光、能叫、游、勤勞、懶惰、輕盈、笨挫……)總之一句話“只要是……都……”。
(5)為什么這么多的昆蟲她都喜歡?
(因為安妮喜歡它們,不是因為它漂亮,不是因為它勤勞,也不是因為它輕盈,而是因為———它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小生命?。?BR> 師生合作讀。
(6)比較兩種寫法,體會如何將文章寫具體。
①“安妮真的很喜歡昆蟲。只要是昆蟲,她都喜歡?!?BR> ②“安妮真的很喜歡昆蟲。不管是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有毛的、沒毛的,爬的、鉆的、跳的、飛的……只要是昆蟲,她都喜歡?!?BR>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總結(jié):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像這樣嘗試將文章
寫具體呢?只有寫具體了,才可能生動,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也來寫寫自己的愛好吧,把愛好寫具體。
(7)小結(jié):安妮真的喜歡昆蟲,不是因為它勤勞,美麗,輕盈,而是因為——它們是一個活生生的小生命,是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讀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對昆蟲的愛。齊讀第2自然段。
5、總結(jié)全文。
安妮對昆蟲愛得如此真切,真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再來讀讀安妮發(fā)自內(nèi)心的這句話:“我喜歡昆蟲”。下節(jié)課,我們將了解安妮是怎樣收集、愛護、招待昆蟲的。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注意學法的指導。課文的2——5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都是圍繞重點句展開敘述的,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寫作特點來學習。在第二課時教學3——5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圍繞課后問題“安妮很喜歡昆蟲,她是怎樣做的?”展開學習。首先,我讓學生勾畫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寫安妮怎樣做的句子;然后,具體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樣喜歡收集昆蟲的;后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學習后面的內(nèi)容。
2、體現(xiàn)以讀為本。我把許多的時間給學生去讀通、讀熟、讀懂、讀出感受。我注意緊扣文本,加強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后再讀,體會出安妮對小昆蟲的喜愛之情。
3、緊扣“愛”字,突出重點。在課堂上,以“愛”字貫穿全篇課文,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突出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教育,在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滲透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原文
“如果是你,你愿意被關(guān)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嗎?”看到小孩把昆蟲放進玻璃瓶里,安妮會這樣問。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
安妮真的很喜歡昆蟲。不管是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有毛的、沒毛的,爬的、鉆的、跳的、飛的……只要是昆蟲,她都喜歡。
安妮喜歡收集昆蟲,當然她收集的昆蟲都是死了的。她還喜歡收集昆蟲蛻下來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殼。
安妮非常愛護昆蟲,她常常給螞蟻讓路。就連在夢中,她也忘不了昆蟲。她常夢見自己像甲殼蟲一樣,倒掛在天花板上行走,還學蜜蜂跳“8”字舞。
安妮真是昆蟲的好朋友。晚上,她會點亮所有的燈,把整個房間照得亮亮的,再把窗子打開,讓夜游的蟲子進來。有一天晚上,飛進來兩只白網(wǎng)燈蛾,兩只黑點白燈蛾,她簡直樂壞了。可是,媽媽不喜歡。
媽媽說:“安妮,快關(guān)窗!我不喜歡有昆蟲跑進房間里來,你要招待昆蟲,等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再說吧?!?BR> “我喜歡昆蟲。我長大了要做昆蟲學家,在客廳里培養(yǎng)蝴蝶、甲蟲。我會愛它們一輩子?!卑材菡J真地說?!?BR>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教案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些什么呀?有一個小女孩,叫安妮(板書:安妮)她喜歡的東西可和同學們不一樣,她說——“我喜歡昆蟲”(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仔細觀察,與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課題相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引號?看到安妮這么說,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學生質(zhì)疑。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這些疑問都會迎刃而解的。
2、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①卡片檢查生字字音。
②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中安妮說道:“我喜歡昆蟲。”那么她是怎樣做的呢?現(xiàn)在請你們默讀課文,勾畫出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說,師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詞語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機板書。
拯救喜歡收集愛護招待
4、精讀課文,領(lǐng)悟體驗。
(一)精讀第1自然段。
(1)哪個自然段寫安妮救助小昆蟲?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安妮是怎樣救助小昆蟲的?
(2)安妮說:“如果是你……嗎?”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蟲,被關(guān)在一個小小的玻璃瓶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生說)。這些我們都感覺到了,安妮更感覺到了,如果你是安妮,你會怎樣勸告關(guān)昆蟲的小男孩?(指名讀出勸告語氣)。會怎樣質(zhì)問關(guān)昆蟲的小孩?(讀質(zhì)問語氣)。安妮還可能怎樣問?(生氣、責怪…)。
(3)安妮與昆蟲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板書:只要——-就——-)
出示句子:“只要有機會,她就會把這些受難的小生命放走?!?BR> ①同學們,在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蟲在“受難”?
(被關(guān)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②受難是什么意思呢?換個詞試試看。
(受苦、受折磨)
③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難”的意思是“受到災(zāi)難”,你們覺得哪一個詞程度更深?你從這里體會到了什么?
④安妮這樣喜歡昆蟲,愛護昆蟲,是因為在她眼里,這些不是一個小玩意兒,小東西,小蟲子,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它們應(yīng)該有生存和自由的權(quán)利。從這里你們體會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這些小昆蟲,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
⑤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再指名讀,齊讀。)
(4)齊讀第一節(jié),小結(jié)學法:安妮喜歡昆蟲,尊重昆蟲,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這些不是一個小玩意,小東西,小蟲子,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它們應(yīng)該有生存和自由的權(quán)利。再次讀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對昆蟲的愛。
(二)精讀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蟲,我們已感覺到安妮很喜愛昆蟲,那她究竟喜歡哪些昆蟲?還是都喜歡?從哪一段知道的?
(2)默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在寫,劃上波浪線,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歡各種各樣的昆蟲,劃上橫線。
(3)同桌交流。劃好后與同桌交換意見,看你們想法是否一致,能否說出畫波浪線或橫線的原因。
(4)全班交流。?看看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在寫?各種昆蟲都喜歡從哪看出來?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龜圖片并簡介)小的?長的?(竹節(jié)蟲,介紹比鉛筆還長),有毛的?沒毛的?爬?鉆?跳?飛?省略號表示什么?還可能喜歡什么樣的?(有眼、沒眼、胖、瘦、花、黑、能發(fā)光、能叫、游、勤勞、懶惰、輕盈、笨挫……)總之一句話“只要是……都……”。
(5)為什么這么多的昆蟲她都喜歡?
(因為安妮喜歡它們,不是因為它漂亮,不是因為它勤勞,也不是因為它輕盈,而是因為———它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小生命?。?BR> 師生合作讀。
(6)比較兩種寫法,體會如何將文章寫具體。
①“安妮真的很喜歡昆蟲。只要是昆蟲,她都喜歡?!?BR> ②“安妮真的很喜歡昆蟲。不管是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有毛的、沒毛的,爬的、鉆的、跳的、飛的……只要是昆蟲,她都喜歡?!?BR>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總結(jié):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像這樣嘗試將文章
寫具體呢?只有寫具體了,才可能生動,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也來寫寫自己的愛好吧,把愛好寫具體。
(7)小結(jié):安妮真的喜歡昆蟲,不是因為它勤勞,美麗,輕盈,而是因為——它們是一個活生生的小生命,是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讀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對昆蟲的愛。齊讀第2自然段。
5、總結(jié)全文。
安妮對昆蟲愛得如此真切,真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再來讀讀安妮發(fā)自內(nèi)心的這句話:“我喜歡昆蟲”。下節(jié)課,我們將了解安妮是怎樣收集、愛護、招待昆蟲的。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我喜歡昆蟲》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注意學法的指導。課文的2——5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都是圍繞重點句展開敘述的,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寫作特點來學習。在第二課時教學3——5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圍繞課后問題“安妮很喜歡昆蟲,她是怎樣做的?”展開學習。首先,我讓學生勾畫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寫安妮怎樣做的句子;然后,具體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樣喜歡收集昆蟲的;后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學習后面的內(nèi)容。
2、體現(xiàn)以讀為本。我把許多的時間給學生去讀通、讀熟、讀懂、讀出感受。我注意緊扣文本,加強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后再讀,體會出安妮對小昆蟲的喜愛之情。
3、緊扣“愛”字,突出重點。在課堂上,以“愛”字貫穿全篇課文,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突出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教育,在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滲透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