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描寫的詩詞匯總篇

字號:

杜荀鶴才華橫溢,仕途坎柯,終未酬志,而在詩壇卻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長于宮詞。在《自江西歸九華有感》、《題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婦》等詩篇中揭露了社會政治昏暗,酷吏殘忍、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呼聲,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杜荀鶴描寫的詩詞,歡迎閱讀!
    杜荀鶴描寫的詩詞篇一
    《涇溪》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其全文古詩如下: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翻譯】
    涇溪里面礁石很險浪很急,人們路過的時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終年都不會聽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緩慢沒有礁石的地方,卻常常聽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溪興》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其全文古詩如下:
    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
    醉來睡著無人喚,流到前溪也不知。
    【翻譯】
    在一條僻靜的深山小溪上,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位垂釣者。風雨迷茫,他卷起釣絲,走進篷底,拿出盛酒的瓦罐,面對著風雨自斟自飲;飲到爛醉,倒下而睡;小舟一任風推浪涌,待他醒來時,才發(fā)覺船兒已從后溪飄流到前溪了。
    《山中寡婦》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其全文古詩如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翻譯】
    丈夫因戰(zhàn)亂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著粗糙的苧麻衣服,鬢發(fā)枯黃面容憔悴。桑樹柘樹都荒廢了,再也不能養(yǎng)蠶,卻要向官府交納絲稅,田園荒蕪了卻還要征收青苗捐。經常挑些野菜,連根一起煮著吃,剛砍下的濕柴帶著葉子一起燒。任憑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可以躲避賦稅和徭役。
    《蠶婦》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其全文古詩如下:
    粉色全無饑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苧麻。
    《春宮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古詩全文如下:
    早被嬋娟誤,欲歸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翻譯】
    早年我被容貌美麗所誤,落入宮中;我懶得對鏡梳妝打扮,是沒有受寵。蒙恩受幸,其實不在于俏麗的容顏;到底為取悅誰,叫我梳妝修飾儀容。鳥兒啼聲繁碎,是為有和暖的春風;太陽到了正午,花影才會顯得濃重。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紗的女伴;歡歌笑語,自由自在地采擷著芙蓉。
    《再經胡城縣》作者為宋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翻譯】
    我在去年曾路過這胡城縣,沒有一個縣里的百姓不喊冤。如今縣令升官、發(fā)達了,便是百姓血流成河的日子到了。
    杜荀鶴描寫的詩詞篇二
    《溪居叟》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溪翁居靜處,溪鳥入門飛。
    早起釣魚去,夜深乘月歸。
    見君無事老,覺我有求非。
    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
    【翻譯】
    這首五言律詩,以白描手法為一位隱居溪邊的老人傳神寫照,以明快的語言描述了溪叟的瀟灑生涯。詩中的“溪叟”是僧人眼光中的溪叟,或者都富有禪味。
    《閩中秋思》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翻譯】
    秋雨淅瀝地擊打著一叢一叢的紫菊,微風擺弄著紅蕉的葉子,看那田的北邊是青山,而南邊卻是大海,這樣的圖畫如何行的過啊。
    《贈質上人》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蘗坐云游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送友游吳越》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去越從吳過,吳疆與越連。
    有園多種桔,無水不生蓮。
    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經年。
    《題弟侄書堂》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翻譯】
    處境窮困但知識沒變,戰(zhàn)亂時與往常一樣努力學習。故鄉(xiāng)雖戰(zhàn)火紛飛,弟侄還在學習知識。窗外的竹影在書本上搖擺,野外泉水聲進入硯池中。年少的辛苦是有益終身事,不要對光陰放松努力。
    《送人游吳》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
    【翻譯】
    你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夜市上充斥著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著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你,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你的思鄉(xiāng)之情。
    杜荀鶴描寫的詩詞篇三
    《田翁》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荀鶴。其古詩全文如下: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翻譯】
    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身體衰弱,沒有一點力氣;但是就是這樣還要掙扎著一兒孫一起下田干活。官府征收的青苗稅不能公平合理;即使是豐收了他也要挨餓受饑。
    《小松》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其全文古詩如下: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翻譯】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fā)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
    《自敘》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其全文古詩如下: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fā)吾唐一逸人。
    【翻譯】
    酒甕琴書終日與日漸衰病的身體相伴,雖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樂于孤寂清貧。我寧愿安守窮困,做一個天地之間的詩者,決不投身官場,成為世間利祿之人。吟詩作賦時不忘濟世救物,可嘆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險,不能容忍正直本真。平生肺腑之言無處訴說,如今老矣,蒼顏白發(fā),只能遁身世處,做一個隱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