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節(jié),農(nóng)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jù)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xiàn)。下面是分享的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四篇。歡迎閱讀參考!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一】
時間可過得真快,想去年的臘八,我還呆在學校里準備考試呢,呵呵。昨天發(fā)短信的時候,居然有位大哥問我,臘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不過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臘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沒好到哪里去。
臘八即我國農(nóng)歷的12月8日。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這一習俗的起源和形成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為尋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訪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勞累再加上饑渴交加,釋迦牟尼昏倒在人煙稀少的尼連河邊。后來,一位牧羊女發(fā)現(xiàn)了他。牧羊女將隨身帶來的各種雜糧,連同采集來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狀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將他救活。蘇醒過來的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深思,終于在農(nóng)歷12月8日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侶們?yōu)榱思o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從此以后,每到農(nóng)歷12月8日,便用五谷雜糧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間也紛紛效仿,長此成俗。到清朝的時候,吃“臘八粥”的風俗更加盛行,皇室還在雍和宮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禮節(jié)都非常講究。雍和宮的臘八粥是由內(nèi)務府主辦,一頓粥要用十萬兩銀子!煮好后先恭呈給皇上,然后再分別賞給王公大臣。誰如果得到這么一碗粥,會認為是非常體面的事。
臘八粥的具體做法是:將預先分別泡過的五谷雜糧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雜糧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麥米、紅豆、蠶豆等,粥果有栗子、紅棗、核桃、桂圓肉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不停地攪動。講究一點的還要再另備一盤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餞、青紅絲,這是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過好象北方喝臘八粥比較多,寧波還沒怎么聽說過,以后在家里自己燒。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
又是一個臘八節(jié),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jié)……
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jié)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沖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釬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焙竺娴娜艘煌疲吕怖惨魂嚊_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沖出不遠*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后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伙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著前面人的襖后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著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回蕩著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干凈),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著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著凍的發(fā)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后,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里,搶著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著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里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jīng)升起,盡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三】
農(nóng)歷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傳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谷物。光看著就讓人聯(lián)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鍋,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谷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fā)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xiàn)在終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fā)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里面的水幾乎消失殆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fā)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還能增福增壽?!?BR>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jié)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四】
臘八節(jié)本應快快樂樂的,而我的臘八節(jié)卻是迷迷糊糊。
臘八節(jié)是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jié)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y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lián)艄尿屢咧祝裨诤闲禄鹊貐^(qū)仍有留存。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又稱“佛成道節(jié)”。
臘八節(jié)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y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lián)艄尿屢咧?,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qū)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jié)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jié)一般要吃臘八粥。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谷類,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溫脾益氣的作用,適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對于虛寒泄利、虛煩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中醫(yī)認為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能,經(jīng)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癥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纖維的薏米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我的臘八節(jié),什么也沒做,相反我卻是復習復習再復習。迷迷糊糊的過了一天。沒辦法,在我父母的眼里,學習第一,節(jié)日第二。唉……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一】
時間可過得真快,想去年的臘八,我還呆在學校里準備考試呢,呵呵。昨天發(fā)短信的時候,居然有位大哥問我,臘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不過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臘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沒好到哪里去。
臘八即我國農(nóng)歷的12月8日。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這一習俗的起源和形成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為尋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訪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勞累再加上饑渴交加,釋迦牟尼昏倒在人煙稀少的尼連河邊。后來,一位牧羊女發(fā)現(xiàn)了他。牧羊女將隨身帶來的各種雜糧,連同采集來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狀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將他救活。蘇醒過來的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深思,終于在農(nóng)歷12月8日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侶們?yōu)榱思o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從此以后,每到農(nóng)歷12月8日,便用五谷雜糧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間也紛紛效仿,長此成俗。到清朝的時候,吃“臘八粥”的風俗更加盛行,皇室還在雍和宮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禮節(jié)都非常講究。雍和宮的臘八粥是由內(nèi)務府主辦,一頓粥要用十萬兩銀子!煮好后先恭呈給皇上,然后再分別賞給王公大臣。誰如果得到這么一碗粥,會認為是非常體面的事。
臘八粥的具體做法是:將預先分別泡過的五谷雜糧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雜糧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麥米、紅豆、蠶豆等,粥果有栗子、紅棗、核桃、桂圓肉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不停地攪動。講究一點的還要再另備一盤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餞、青紅絲,這是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過好象北方喝臘八粥比較多,寧波還沒怎么聽說過,以后在家里自己燒。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
又是一個臘八節(jié),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jié)……
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jié)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沖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釬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焙竺娴娜艘煌疲吕怖惨魂嚊_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沖出不遠*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后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伙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著前面人的襖后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著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回蕩著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干凈),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著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著凍的發(fā)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后,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里,搶著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著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里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jīng)升起,盡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三】
農(nóng)歷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傳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谷物。光看著就讓人聯(lián)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鍋,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谷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fā)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xiàn)在終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fā)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里面的水幾乎消失殆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fā)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還能增福增壽?!?BR>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jié)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700字【篇四】
臘八節(jié)本應快快樂樂的,而我的臘八節(jié)卻是迷迷糊糊。
臘八節(jié)是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jié)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y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lián)艄尿屢咧祝裨诤闲禄鹊貐^(qū)仍有留存。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又稱“佛成道節(jié)”。
臘八節(jié)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y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lián)艄尿屢咧?,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qū)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jié)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jié)一般要吃臘八粥。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谷類,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溫脾益氣的作用,適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對于虛寒泄利、虛煩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中醫(yī)認為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能,經(jīng)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癥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纖維的薏米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我的臘八節(jié),什么也沒做,相反我卻是復習復習再復習。迷迷糊糊的過了一天。沒辦法,在我父母的眼里,學習第一,節(jié)日第二。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