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考點解析

字號:

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有效的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考點解析,供大家的參考。如想獲取更多二級建造師考試的模擬題及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篇一】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考點解析:混凝土預制樁、灌注樁的技術
    (一)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打(沉)樁施工方法通常有:錘擊沉樁法、靜力壓樁法及振動法等,以錘擊沉樁法和靜力壓樁法應用最為普遍。
    (二)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為鉆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和人工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1.鉆孔灌注樁
    鉆孔灌注樁可以分為:干作業(yè)法鉆孔灌注樁、泥漿護壁法鉆孔灌注樁及套管護壁法鉆孔灌注樁。
    泥漿護壁法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場地平整→樁位放線→開挖漿池、漿溝→護筒埋設→鉆機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漿循環(huán)、清除廢漿、泥渣→第一次清孔→質量驗收→下鋼筋籠和鋼導管→第二次清孔→澆筑水下混凝土→成樁。
    2.沉管灌注樁
    沉管灌注樁成樁施工工藝流程:樁機就位—錘擊(振動)沉管—上料—邊錘擊(振動)邊拔管,并繼續(xù)澆筑混凝土—下鋼筋籠,繼續(xù)澆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樁。
    3.人工挖孔灌注樁
    人工挖孔灌注樁是指采用人工挖掘方法進行成孔,然后安放鋼筋籠,澆筑混凝土而成的樁。
    【篇二】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考點解析: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
    混凝土基礎的主要形式有條形基礎、單獨基礎、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等。
    (一)單獨基礎澆筑
    臺階式基礎施工,可按臺階分層一次澆筑完畢(預制柱的高杯口基礎的高臺部分應另行分層),不允許留設施工縫。每層混凝土要一次灌足,順序是先邊角后中間,務必使混凝土充滿模板。
    (二)條形基礎澆筑
    根據(jù)基礎深度宜分段分層連續(xù)澆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縫。各段層間應相互銜接,每段間澆筑長度控制在2000~3000mm距離,做到逐段逐層呈階梯形向前推進。
    (三)設備基礎澆筑
    一般應分層澆筑,并保證上下層之間不留施工縫,每層混凝土的厚度為300~500mm,每層澆筑順序應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澆筑,也可采取中間向兩端或兩端向中間澆筑的順序。
    (四)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1.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
    澆筑方案根據(jù)整體性要求、結構大小、鋼筋疏密及混凝土供應等情況,可以選擇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斜面分層等方式之一。
    2.大體積混凝土的振搗
    (1)混凝土應采取振搗棒振搗。
    (2)在初凝以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xiàn)的裂縫,減少內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實度,使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抗裂性。
    3.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
    (1)養(yǎng)護方法分為保溫法和保濕法兩種。
    (2)養(yǎng)護時間。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采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由其相關水泥性能確定,同時應滿足施工方案要求。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1)優(yōu)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膠比,減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降低拌合水溫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
    (5)可在基礎內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huán)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產生的溫度。
    (6)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7)設置后澆縫。當大體積混凝土平面尺寸過大時,可以適當設置后澆縫,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同時,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
    (8)大體積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藝,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篇三】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考點解析:土方開挖
    土方工程施工前應考慮土方量、土方運距、土方施工順序、地質條件等因素,進行土方平衡和合理調配,確定土方機械的作業(yè)線路、運輸車輛的行走路線、棄土地點。
    土方工程施工前,應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觾鹊叵滤粦抵翑M開挖下層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0.5m。
    無支護土方工程采用放坡挖土,有支護土方工程可采用中心島式(也稱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等方法。
    中心島式挖土,中間具有較大空間情況下的大型基坑土方開挖。此方法可利用中間的土墩作為支點搭設棧橋,挖土機可利用棧橋下到基坑挖土,運土的車輛亦可利用棧橋進入基坑運土,具有挖土和運土速度快的優(yōu)點。
    基坑邊緣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邊緣移動運輸工具和機械,一般應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應超過1.5m。在垂直的坑壁邊,此安全距離還應適當加大。軟土地區(qū)不宜在基坑邊堆置棄土。
    開挖時應對平面控制樁、水準點、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等經常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