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下面是整理發(fā)布的《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一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nèi)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jīng)歷過鄉(xiāng)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nèi)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jié)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xiāng)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jié)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nóng)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nóng)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tǒng)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xiàn)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jīng)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guī)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guī)硇碌母惺埽碌捏w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中秋節(jié)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xiāng)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nèi)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蛟S,這就是我中秋情結(jié)的真諦。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二
今天是中秋。
夜,早已來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也在這個時候,又有多少的游子們正站在窗前,也在看著那十五的月亮。不過,在他們眼里出現(xiàn)的并不是一輪圓圓的明月,而是親人們微笑的臉龐。在他們心底燃燒的并不是與親人團聚的喜悅,而是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中秋,是讓人思鄉(xiāng)的日子。
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濃濃的鄉(xiāng)愁,因為我每天都與親人在一起。在我看來,天天都是中秋,日日都是十五。無論是晴天、陰天、還是雨天,我總能感到溫暖的親情,總能看到一輪圓月。但我卻希望可以體會一下思鄉(xiāng)的感情。因為我知道我在想家的時候,家也在思念著我,所以我感到的并不是思鄉(xiāng)的愁緒,而是親情的溫暖。
那些游子們呀!在這中秋之夜,只要你們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溫暖,那么我相信一輪圓圓的明月也會在你們的心中升起,一種團圓的喜悅也會在你們的心中燃燒。
十五的月亮仍然掛在天上,在夜色的襯托下,是那么的明亮。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三
都說十五的月亮圓又圓,今年的月亮也不例外。
晚飯后,我就坐在陽臺上尋找月亮,可是月亮像在捉迷藏似的,始終不見她出來。過了一會兒,她可能有些寂寞了,便從云層中跳了出來,好像在對我說:“來啊,來抓我呀!”望著她,我腦海里蹦出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不知這個傳說是真是假。我卻隱隱約約看見月亮上有淡淡的黑影在晃動,那應該就是寂寞的嫦娥在遙望人間吧,她一定感到廣寒宮不及人間的溫暖吧。
這時,媽媽把昨天剛買的“沖天炮”拿了過來,對我說:“怎么了?不高興嗎?快來放‘沖天炮’吧!”看著媽媽開心的表情,我驚喜地說:“哇,有‘沖天炮’呀,我要玩,我要玩!”媽媽趕緊給了我一根,我拿著打火機,把“沖天炮”的導火線點著了,趕緊把手伸出了防盜網(wǎng)的外頭?!芭椋?,砰”隨著響聲,美麗的煙花也升到了空中,像流星一樣,美極了。月亮看著煙花升到空中,還以為是導彈,所以趕忙躲進了云層中。過了一會兒,煙花放完了,月亮可能覺得危險過去了,于是又跳出了云層,發(fā)出了柔和的亮光。
“女兒,很晚了,該睡覺了?!边@時,媽媽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月亮可能知道我要睡覺了,就依依不舍的望著我,好像在對我說:“再見,希望你能天天來陪我玩。”
在對著月亮的留戀中,我進入了夢鄉(xiāng)……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四
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今天是中秋節(jié),又可以欣賞到這圓圓的月亮了。
晚上六點五十分,我們?nèi)覈谝黄鸾蚪蛴形兜某灾鴪F圓飯。我吃完飯了,便走到窗前的飲水機前準備倒水喝。咦?那是什么東西?只見一個粉紅色的圓圓東西掛在東邊,我想搞清楚那個"粉紅圓盤"到底是啥,就一直注視著它。過了幾分鐘,那個"圓盤"越升越高,慢慢地從淡淡的粉紅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啊!原來那就是中秋月啊。遠遠望去,它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
我們把桌子椅子抬入院內(nèi),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在月光的照射下,樹葉被照得一清二楚。為什么今天的月亮會那么大?聽說,中秋節(jié)這一天,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怪不得那么大,那么亮。
媽媽說,在中秋節(jié)這天,許多出門在外的人都會回家團圓,如果有些人回不了家,他們就會看著這輪明月,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家鄉(xiāng)的親人也會對著這輪明月想著在外的游子。
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思起來: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像今晚的月亮--團團圓圓。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說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在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月圓之意;明清以來,中秋的風俗更加盛行,燈謎、吃月餅、燃燈、玩兔兒爺、祭月等等。
晚上,我走到飲水機前準備倒水喝。咦?那是什么東西?只見一個粉紅色的圓圓東西掛在東邊,我想搞清楚那個"粉紅圓盤"到底是什么,就一直注視著它。它終于露出了山頭,慢慢地從淡淡的粉紅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啊!原來那就是中秋月啊。遠遠望去,它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
我一邊吸著手里的果汁,一邊聽媽媽講那傳說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義抗元,吳剛伐桂……好奇妙啊!我多么想到月宮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吳剛……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五
我,獨自一人靜靜地坐在窗前賞月,朦朧的月光下,月亮異常清晰,我不由得陶醉了......
今天是八月十六,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果真如此,月亮在我眼中時而變成圓盤,時而變成潔白無暇的珍珠,時而竟又變成了小孩子那圓乎乎的臉,真是千奇百怪!
媽媽敲敲門,端著牛奶走了進來,她輕輕地把牛奶放到桌子上,看我在賞月,便給我講起了“中秋”這個名字的由來,在這神秘的月光下,又為這個故事涂上了濃厚的色彩。原來,農(nóng)歷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之為“中秋”原來是這樣呀!聽完了這個故事,我為自己又懂得了一點關于月亮的知識而感到高興,媽媽卻悄悄的走了......
望著這輪明月,我想到了李白寫的“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作者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懷疑月亮是瑤臺仙境,飛到了青云之上。這幼稚的想象令人發(fā)笑。
我還知道唐代詩人李樸的“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宋代詩人蘇軾的“暮云收僅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些,都寫到了月亮,從作者精彩的文筆上,我體會到了月亮的美。
抬頭望月,月亮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個模糊的身影,是嫦娥姐姐,她悔恨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那憂傷的眼神,好像在嘆命運的不公,又一個忙碌的身影,呵,那不是玉兔嗎!它正在那里匆匆忙忙地搗藥呢!
媽媽又進來了,還是那么小心翼翼,怕打斷我的聯(lián)想,我扭過頭望著媽媽,媽媽像變戲法似的給我“變”出了一塊月餅。
品月餅,望月亮,我們倆兒其樂融融。
夜深了,月亮姐姐也要睡覺了,她找來她的云被子,靜靜的睡著了,我也不打擾她了,拉上窗簾,躺在被窩里,不一會兒,也進入了夢鄉(xiāng)。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一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nèi)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jīng)歷過鄉(xiāng)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nèi)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jié)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xiāng)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jié)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nóng)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nóng)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tǒng)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xiàn)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jīng)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guī)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guī)硇碌母惺埽碌捏w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中秋節(jié)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xiāng)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nèi)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蛟S,這就是我中秋情結(jié)的真諦。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二
今天是中秋。
夜,早已來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也在這個時候,又有多少的游子們正站在窗前,也在看著那十五的月亮。不過,在他們眼里出現(xiàn)的并不是一輪圓圓的明月,而是親人們微笑的臉龐。在他們心底燃燒的并不是與親人團聚的喜悅,而是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中秋,是讓人思鄉(xiāng)的日子。
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濃濃的鄉(xiāng)愁,因為我每天都與親人在一起。在我看來,天天都是中秋,日日都是十五。無論是晴天、陰天、還是雨天,我總能感到溫暖的親情,總能看到一輪圓月。但我卻希望可以體會一下思鄉(xiāng)的感情。因為我知道我在想家的時候,家也在思念著我,所以我感到的并不是思鄉(xiāng)的愁緒,而是親情的溫暖。
那些游子們呀!在這中秋之夜,只要你們的心底可以感到家的溫暖,那么我相信一輪圓圓的明月也會在你們的心中升起,一種團圓的喜悅也會在你們的心中燃燒。
十五的月亮仍然掛在天上,在夜色的襯托下,是那么的明亮。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三
都說十五的月亮圓又圓,今年的月亮也不例外。
晚飯后,我就坐在陽臺上尋找月亮,可是月亮像在捉迷藏似的,始終不見她出來。過了一會兒,她可能有些寂寞了,便從云層中跳了出來,好像在對我說:“來啊,來抓我呀!”望著她,我腦海里蹦出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不知這個傳說是真是假。我卻隱隱約約看見月亮上有淡淡的黑影在晃動,那應該就是寂寞的嫦娥在遙望人間吧,她一定感到廣寒宮不及人間的溫暖吧。
這時,媽媽把昨天剛買的“沖天炮”拿了過來,對我說:“怎么了?不高興嗎?快來放‘沖天炮’吧!”看著媽媽開心的表情,我驚喜地說:“哇,有‘沖天炮’呀,我要玩,我要玩!”媽媽趕緊給了我一根,我拿著打火機,把“沖天炮”的導火線點著了,趕緊把手伸出了防盜網(wǎng)的外頭?!芭椋?,砰”隨著響聲,美麗的煙花也升到了空中,像流星一樣,美極了。月亮看著煙花升到空中,還以為是導彈,所以趕忙躲進了云層中。過了一會兒,煙花放完了,月亮可能覺得危險過去了,于是又跳出了云層,發(fā)出了柔和的亮光。
“女兒,很晚了,該睡覺了?!边@時,媽媽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月亮可能知道我要睡覺了,就依依不舍的望著我,好像在對我說:“再見,希望你能天天來陪我玩。”
在對著月亮的留戀中,我進入了夢鄉(xiāng)……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四
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今天是中秋節(jié),又可以欣賞到這圓圓的月亮了。
晚上六點五十分,我們?nèi)覈谝黄鸾蚪蛴形兜某灾鴪F圓飯。我吃完飯了,便走到窗前的飲水機前準備倒水喝。咦?那是什么東西?只見一個粉紅色的圓圓東西掛在東邊,我想搞清楚那個"粉紅圓盤"到底是啥,就一直注視著它。過了幾分鐘,那個"圓盤"越升越高,慢慢地從淡淡的粉紅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啊!原來那就是中秋月啊。遠遠望去,它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
我們把桌子椅子抬入院內(nèi),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在月光的照射下,樹葉被照得一清二楚。為什么今天的月亮會那么大?聽說,中秋節(jié)這一天,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怪不得那么大,那么亮。
媽媽說,在中秋節(jié)這天,許多出門在外的人都會回家團圓,如果有些人回不了家,他們就會看著這輪明月,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家鄉(xiāng)的親人也會對著這輪明月想著在外的游子。
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思起來: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像今晚的月亮--團團圓圓。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說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在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月圓之意;明清以來,中秋的風俗更加盛行,燈謎、吃月餅、燃燈、玩兔兒爺、祭月等等。
晚上,我走到飲水機前準備倒水喝。咦?那是什么東西?只見一個粉紅色的圓圓東西掛在東邊,我想搞清楚那個"粉紅圓盤"到底是什么,就一直注視著它。它終于露出了山頭,慢慢地從淡淡的粉紅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啊!原來那就是中秋月啊。遠遠望去,它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
我一邊吸著手里的果汁,一邊聽媽媽講那傳說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義抗元,吳剛伐桂……好奇妙啊!我多么想到月宮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吳剛……
熱鬧的中秋節(jié)初中作文篇五
我,獨自一人靜靜地坐在窗前賞月,朦朧的月光下,月亮異常清晰,我不由得陶醉了......
今天是八月十六,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果真如此,月亮在我眼中時而變成圓盤,時而變成潔白無暇的珍珠,時而竟又變成了小孩子那圓乎乎的臉,真是千奇百怪!
媽媽敲敲門,端著牛奶走了進來,她輕輕地把牛奶放到桌子上,看我在賞月,便給我講起了“中秋”這個名字的由來,在這神秘的月光下,又為這個故事涂上了濃厚的色彩。原來,農(nóng)歷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之為“中秋”原來是這樣呀!聽完了這個故事,我為自己又懂得了一點關于月亮的知識而感到高興,媽媽卻悄悄的走了......
望著這輪明月,我想到了李白寫的“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作者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懷疑月亮是瑤臺仙境,飛到了青云之上。這幼稚的想象令人發(fā)笑。
我還知道唐代詩人李樸的“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宋代詩人蘇軾的“暮云收僅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些,都寫到了月亮,從作者精彩的文筆上,我體會到了月亮的美。
抬頭望月,月亮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個模糊的身影,是嫦娥姐姐,她悔恨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那憂傷的眼神,好像在嘆命運的不公,又一個忙碌的身影,呵,那不是玉兔嗎!它正在那里匆匆忙忙地搗藥呢!
媽媽又進來了,還是那么小心翼翼,怕打斷我的聯(lián)想,我扭過頭望著媽媽,媽媽像變戲法似的給我“變”出了一塊月餅。
品月餅,望月亮,我們倆兒其樂融融。
夜深了,月亮姐姐也要睡覺了,她找來她的云被子,靜靜的睡著了,我也不打擾她了,拉上窗簾,躺在被窩里,不一會兒,也進入了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