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jié)的小學作文500字【三篇】

字號: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斕崞疬@首民瑤,我就會想起端午節(ji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描寫端午節(jié)的小學作文500字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shù)氐睦先藗兙蜁谧约业拿恳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篇二】描寫端午節(jié)的小學作文500字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又稱為端陽節(jié),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jié),它是紀念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jīng)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fā),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著你去找呢!
    【篇三】描寫端午節(jié)的小學作文500字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边@是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處五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fā)生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XX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qū)。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就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