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

字號: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jié)構(gòu)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篇一
    《不受嗟來之食》
    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征戰(zhàn),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就沒法活了。這一年,齊國大旱,一連3個月沒下雨,田地干裂,莊稼全死了,窮人吃完了樹葉吃樹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著一個個都要被餓死了??墒歉蝗思依锏募Z倉堆得滿滿的,他們照舊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個富人名叫黔傲,看著窮人一個個餓得東倒西歪,他反而幸災樂禍。他想拿出點糧食給災民們吃,但又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窩窩頭擺在路邊,施舍給過往的饑民們。每當過來一個饑民,黔傲便丟過去一個窩窩頭,并且傲慢地叫著:“叫化子,給你吃吧!”有時候,過來一群人,黔傲便丟出去好幾個窩頭讓饑民們互相爭搶,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著他們,十分開心,覺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薩。
    這時,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饑民走過來,只見他滿頭亂蓬蓬的頭發(fā),衣衫襤褸,將一雙破爛不堪的鞋子用草繩綁在腳上,他一邊用破舊的衣袖遮住面孔,一邊搖搖晃晃地邁著步,由于幾天沒吃東西了,他已經(jīng)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走起路來有些東倒西歪了。
    黔傲看見這個饑民的模樣,便特意拿了兩個窩窩頭,還盛了一碗湯,對著這個饑民大聲吆喝著:“喂,過來吃!”饑民像沒聽見似的,沒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聽到?jīng)]有?給你吃的!”只見那饑民突然精神振作起來,瞪大雙眼看著黔傲說:“收起你的東西吧,我寧愿餓死也不愿吃這樣的嗟來之食!”
    黔傲萬萬沒料到,餓得這樣搖搖晃晃的饑民竟還保持著自己的人格尊嚴,黔傲滿面羞慚,一時說不出話來。
    本來,救濟、幫助別人就應該真心實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對于善意的幫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對“嗟來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氣的饑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贊揚。
    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篇二
    《是誰出賣了它》
    森林里,狐貍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貍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個大刺球,讓狐貍一點辦法都沒有。
    刺猬和烏鴉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烏鴉聊天,烏鴉很羨慕刺猬有這么好的“鎧甲”,便說:“朋友,你的這一身鎧甲真是好啊,就連狐貍都沒辦法?!贝题?jīng)不起烏鴉的吹捧,忍不住對烏鴉說:“其實,我的鎧甲也不是沒有弱點。當我全身蜷起時,在腹部還有一個小眼兒不能完全蜷起。如朝著這個眼兒吹氣的話,我受不了癢,就會打開身體。”烏鴉聽了不禁驚詫,原來刺猬還有這樣一個秘密。刺猬說完后,對烏鴉說:“我這個秘密只跟你說了,你可千萬要替我保密,要傳出去被狐貍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睘貘f信誓旦旦地說:“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會出賣你呢?”
    過了不久,烏鴉落在了狐貍的爪下。就在狐貍要吃掉烏鴉的時候,烏鴉突然想到了刺猬的秘密,便對狐貍說:“狐貍大哥,聽說你很想嘗嘗刺猬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訴你刺猬的死穴。”狐貍眼珠子一轉(zhuǎn),便放了烏鴉,烏鴉便對狐貍說出了刺猬的秘密。
    后果可想而知。在刺猬被狐貍咬住柔軟的腹部時,它絕望地說:“烏鴉,你答應替我保守秘密的,為什么出賣朋友?”
    小時候看了這個故事還氣烏鴉出賣了朋友,后來,我慢慢領悟到,自己都不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又怎能要求別人替你保守呢?
    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篇三
    《江邊姑娘》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里,住著10來戶人家。雖然村里的人經(jīng)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基本上能夠養(yǎng)家糊口,但是日子并不好過。他們的生活樸素而節(jié)儉。每天晚上,男人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飯后不久就得歇息。女人們在男人休息之后還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縫補漿洗的事。勤勞儉樸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往下傳,村里各家各戶的少女也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練就了一雙靈巧、能干的手。她們不僅在白天幫助家里做一些燒水做飯、養(yǎng)雞養(yǎng)畜的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
    因為經(jīng)濟上都不寬裕,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為了節(jié)省一點燈燭錢,村里的姑娘們商量決定,大家分攤著湊一些蠟燭,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戶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干活。
    有一個因家境貧寒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里姑娘集體活動的那戶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長,那些出了蠟燭的姑娘開始嫌棄這個少女。她們風言風語地想攆她出去。
    這個少女面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們的無理做法慍而不發(fā),并且很有禮貌地說道:“我因為買不起蠟燭,所以常到這里來借光。我不能力這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出一份錢,可是我多少能為大家出一點力。每天晚上我來得最早,一來就打掃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于這個原因。等你們都到齊的時候,這間房子并不顯得擁擠;我每次坐在你們的后面,借著墻面反射的燭光干活,并沒有遮擋你們的光線。我對你們沒有任何妨礙,你們?yōu)槭裁匆呦γ娣瓷涞囊稽c余光呢?我對你們并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們?yōu)槭裁匆欢ㄒ盐亿s走呢?”那些看不起這個少女的姑娘們聽了這番話以后,覺得很有道理。經(jīng)過一番議論,她們終于決定把這個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們的隊伍中。
    一群農(nóng)村姑娘,在生產(chǎn)力很低的古代社會,自發(fā)結(jié)成集中勞動的群體,這是有益于社會進步的一件好事。那個因為家貧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被做夜活的姑娘們所接納的事實,告訴我們,集體主義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篇四
    《兩只老虎》
    有兩只老虎,一只在籠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籠子里的老虎三餐無憂,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兩只老虎經(jīng)常進行親切的交談。
    籠子里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卻羨慕籠子里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對另一只老虎說:“咱們換一換?!绷硪恢焕匣⑼饬恕?BR>    于是,籠子里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進了籠子里。從籠子里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在曠野里拚命地奔跑;走進籠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樂,他再不用為食物而發(fā)愁。
    但不久,兩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饑餓而死,一只是憂郁而死。從籠子中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同時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三年級小學生讀的寓言故事篇五
    《巖石與大樹》
    一塊巨大的巖石屹立在半山腰上,表面有幾道風化的裂縫。一粒種子被鳥兒帶到巖石上,滾落在巖石的裂縫里。一年后,它長成了一棵很小的樹。
    巖石見小樹長到自己的身上,很生氣。小樹說:“真對不起,鳥兒把我?guī)У竭@兒,我沒有選擇,我跟你做伴兒吧?!?BR>    巖石說:“你在我這兒生根只有死路一條。你長得大嗎?要想長大,你只有撐開我的身體。你做夢吧!”
    小樹說:“我希望長大,但也不希望撐開你的身體。我們和睦相處吧?!?BR>    巖石對小樹不屑一顧,它斷定小樹是長不大的。
    一百年過去了,小樹真的長大了。它的根順著巖縫往下扎,長成了一棵直徑半尺多的大樹。巖縫里土不多卻很肥沃,而且,由于樹根的張力,巖縫在繼續(xù)不斷地慢慢擴大,巖縫里的土也在不斷地增加。
    巖縫的擴大使巖石感受到了痛苦和威脅,它終于向大樹屈服了。它向大樹哀求:“大樹老弟,你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使我折服,但我懇求你改變一下生長的方式,你不要再往高長了,太高了招風啊。而且,你的根部應該換一種方式把我包裹起來。這樣,我避免了分裂的危險,你的基腳也更加牢固了?!?BR>    大樹一聽憤憤然說:“巖石老兄,當初你瞧不起我,現(xiàn)在怕了?我長了一百年還只有這么點大,與周圍的樹相比,我長得太慢了。這都是因為你的緣故?!?BR>    巖石說:“當初我不希望你長在我的身上,是為我自己,也是為你好?,F(xiàn)在,我倆已是相依為命了。我勸你,是為我自己免遭分裂,也是為了你的安全不受威脅啊?!?BR>    大樹哈哈大笑,說:“誰會威脅到我的安全呢?是雨,是雪,是霜,還是風?雨雪霜都是我的朋友。風嘛,只夠給我洗塵、撓癢癢?!?BR>    巖石很失望,說:“大樹老弟,當年你很善良也很謙虛,怎么現(xiàn)在長高了長大了就變成這樣了?”
    大樹生氣地說:“用不著你來教訓我!”
    從此巖石不再說什么。
    又過了若干年,大樹長得更大了更高了。他俯瞰著整個山坡,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終于有一天,巖石經(jīng)不起雨水的侵蝕,經(jīng)不起樹根的撐脹,徹底地裂開了。裂開的一部分從半山腰滾落到山谷中去了。
    一陣大風吹過,這棵大樹突然間轟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