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學期觀察記錄范本【甄選篇】

字號:

認真觀察、分析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能夠幫助教師認識幼兒的認知和社會性發(fā)展等信息,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導策略,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提升經驗、獲得進步。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做好觀察記錄呢?今天為您推薦了小班下學期觀察記錄范本【甄選篇】,歡迎大家的參考借鑒。
    小班下學期觀察記錄范本【一】
    班級:小三班
    教師:張老師
    觀察地點:自然角
    觀察對象:全班幼兒
    觀察目的:了解幼兒觀察種子的生長過程。
    觀察實錄:
    最近,老師在自然角為幼兒準備了新的小種子讓幼兒觀察,老師和幼兒一起觀察小種子,(小麥、荷蘭豆、蘿卜苗)并一一介紹小種子的名稱,問問小種子都長得一樣么,我們還一起將小種子種在了班級的小溫室里,和小朋友說:“看看我們的小種子種在這個小家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說出小種子也和我們小朋友一樣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陽光的照顧它們才會長大。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說著:“那什么時候他們才會長大呢”。孩子們一個個的都用期待的眼神等著它長大。每次到戶外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會經過自然角,會時不時的去看一看小種子有沒有發(fā)芽。
    幾天過去了,經過幼兒和老師的細心觀察和照顧,小朋友有了新奇的發(fā)現,小種子長出小芽了。于是,我把小種子拿到幼兒面前進行分組觀察,思諾小朋友發(fā)現就說:“老師,怎么就有幾個長出來了?。∪缓?,又看看下面的小種子又說:“老師,為什么下面的種子還沒有長出來呢?我說:是??!小種子和小朋友一樣要慢慢長大啊!有的小種子長得快,有的小種子長得慢啊!于是,在一天早飯過后,琪琪小朋友第一個吃完飯,我就讓他幫老師在小水壺里打點水,于是,他就大聲的叫道:老師,老師。快看,小種子長出葉子了。我就趕緊過去看看果真小種子長出小綠葉子了。這時候,有幾個孩子紛紛過來圍觀。活動區(qū)玩完后,我就又一次和小朋友觀察小種子,這時候,菲菲小朋友說:“老師,這個種子的葉子怎么有點像蝴蝶呢”。接著,石頭小朋友又說:“這個葉子像小雞的爪子一樣,真好玩”。經過一個漫長的等待,我們種的三種小種子都已經成熟了,孩子們又看到了不一樣的變化。孩子們說“他們長出來的葉子都是不一樣的”。
    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會以直接、簡單、表面地認識事物。幼兒熱愛大自然,好奇心強,興趣濃厚,幼兒對種下的種子很感興趣,總是愛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為什么?”等等,教師要抓住契機,引導幼兒認識不同植物的種子,知道它們的名稱,樣子一樣不一樣。再延伸到保存、種植的活動,通過觀察得出直接的實際經驗。
    隨后,我們老師發(fā)現小種子已經長大了,但是,我們看不到長出的葉子到底有多高。
    措施:
    設計一個主題,看看“誰的小苗長得高”,分別把三種不同的種子放在一個大的托盤里,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設計三種卡通動物形象的直尺,并伴有幼兒進行粘貼的小葉子,隔一段時間看看就把小葉子上粘貼上去,這樣幼兒就能夠清晰的知道小苗到底長得有多高了,哪種小苗長得快了。設計了一個版面,讓幼兒猜測:“你認為哪種小苗長得高”,就粘貼一個小葉子。
    小班下學期觀察記錄范本【二】
    班級:小一班
    教師姓名:梅老師
    觀察地點:自然角
    幼兒姓名:焱灝、紫惠
    幼兒性別:女
    觀察目的: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觀察記錄:
    最近,班里的自然角多了好多孩子們的小伙伴,小金魚。每天活動區(qū)、吃完水果后、離園前大家都會興高采烈地去看看它們。
    “你們看,這是我?guī)淼男◆~。”“這條是我?guī)淼??!笨偸悄苈犚姾⒆觽冏h論的話語。一天活動區(qū)時,紫惠和焱灝又來欣賞小魚?!办蜑憧次业男◆~漂亮嗎?”紫惠指著自己的魚缸說?!拔矣X得挺好看的,你看我這條小魚漂亮嗎?”這時,我悄悄地蹲下說:“你們倆的小魚都很漂亮,你們覺得小魚的什么地方長得好看?”“我的小魚是大眼睛,尾巴是細細的?!膘蜑钢o我們看?!澳悄愕哪刈匣荩俊薄拔业男◆~眼睛是小小的,尾巴像小花一樣有好幾瓣兒?!薄罢娴氖茄?,”我開心地說?!澳悄銈兛纯此鼈兡倪€長得不一樣?”“老師我知道,我的小魚是灰色的,她的小魚是橘色的。”
    分析:
    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出現教師從自己的經驗、興趣出發(fā)選擇內容,造成教師費了力,幼兒不感興趣的現象。小班幼兒活動范圍知識、經驗相對中大班幼兒要窄和貧乏,但他們對自己身邊有趣的內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幼兒去發(fā)現,將發(fā)生在身邊有趣的內容化成有趣的科學探索活動。孩子帶來小魚后都很感興趣,沒事兒的時候都會去看一看,然后會和同伴說“這是我?guī)У钠恋男◆~?!?BR>    小班幼兒普遍喜歡用“漂亮”來形容自己喜歡的事物,其實當他們在說我的小魚眼睛、尾巴好看的話語的時候其實就是再描述小魚的外部特征,為了可以幫助幼兒更清楚地觀察到小魚的外部特征,老師就應該適宜的介入,引導幼兒觀察,讓他們大膽表述。
    特點明顯、顏色鮮明、動態(tài)的事物更吸引幼兒的眼球,在幼兒喜歡小魚的基礎上,老師就可以更好的引導進行細致的觀察,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措施:
    1、引導幼兒按照從頭——身體——尾巴的順序進行觀察,并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2、幼兒觀察時,老師要適宜的介入,不要打擾,學會傾聽。
    3、幫助幼兒進行整理,知道小魚的不同部位的特點和顏色都叫做外形特征,讓幼兒進行初步的感知與了解。
    評語:
    在我認真讀著老師們的觀察記錄中,眼前仿佛浮現出孩子們天真的笑臉,都是一片充滿著和諧的愛的場景。培養(yǎng)小班幼兒對身邊各種環(huán)境、事物感興趣,通過飼養(yǎng)小金魚的活動非常適宜,讓孩子們在飼養(yǎng)小動物過程中感到的關愛他們的情感。我們的目的并不是教學式的教給幼兒認識金魚的眼睛、身體,情感教育更為重要,因此,我建議你在教育措施中體現的領域可以更廣泛些,融入情感教育。
    小班下學期觀察記錄范本【三】
    班級:小二班
    教師:張老師
    觀察地點:活動區(qū)
    幼兒姓名:涵涵、衡衡
    幼兒性別:男
    觀察目的:了解孩子在活動中的情況。
    觀察記錄:
    像往常一樣,孩子們在活動區(qū)做著自己喜歡的活動,只聽科學區(qū)里傳出“啪”的一聲,原來是涵涵和衡衡在爭搶一塊磁鐵,搶來搶去磁鐵摔在地上兩瓣了。兩人都不安的看著我??粗e的他們,我表現出了寬容,“下次小心一點,輪流玩兒就不會出現這種事了”,他們認真的點點頭。
    過了一會兒,科學區(qū)再一次的熱鬧了起來,只見衡衡手里拿著一個紙盒,紙盒里外各放一塊磁鐵,原來,摔碎的磁鐵正隔著紙盒“賽跑呢”,這一奇妙現象引起了科學區(qū)幼兒的濃厚興趣,我被他們專注而激動的深情所感染,于是,我也加入其中,邊玩兒邊講解了一些有關磁鐵的一些特性,還和孩子們翻閱了有關的書籍,并引導孩子們能不能制作一個磁鐵玩具,這一提議又引起了他們動手操作的欲望,有的在互相討論做什么玩具,有的干脆去美工區(qū)找材料。
    分析:
    在他們成功的喜悅中,我感悟很多,假如“磁鐵”摔碎后、我訓斥了他們,假如我對他們的“發(fā)現”置之不理、假如我沒有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么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孩子們會聽著我的訓斥低下了頭,誰也不敢在動那塊磁鐵,從而制止了孩子和磁鐵的進一步接觸,寶貴的教育時機從孩子們的身邊悄悄滑過。
    措施:
    “生活中處處有教育”需要教師在說每一句話時、做每一件事時認真考慮斟酌,在一點一滴中捕捉能夠開啟孩子探索的每一束亮光,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就會充滿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