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詩句有哪些呢?

字號:

《論語》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詩句,歡迎閱讀!
    《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詩句篇一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篇》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墩撜Z·季氏篇》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墩撜Z·八佾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微子篇》
    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墩撜Z·八佾篇》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篇》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墩撜Z·子路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墩撜Z·為政篇》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墩撜Z·述而篇》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墩撜Z·季氏篇》
    德不孤,必有鄰?!墩撜Z·里仁篇》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jìn)篇》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篇》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泰伯篇》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wèi)靈公篇》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墩撜Z·為政篇》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墩撜Z·里仁篇》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墩撜Z·衛(wèi)靈公篇》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墩撜Z·里仁篇》
    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篇》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墩撜Z·顏淵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篇》
    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墩撜Z·里仁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墩撜Z·述而篇》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墩撜Z·子路篇》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述而篇》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篇》
    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篇》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墩撜Z·子罕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篇》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篇》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學(xué)而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為政篇》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憲問篇》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篇》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篇》
    《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詩句篇二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xué)而篇》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篇》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墩撜Z·為政篇》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墩撜Z·述而篇》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墩撜Z·雍也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篇》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墩撜Z·公冶長篇》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秾O子兵法·謀攻篇》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篇》
    欲速則不達(dá)。——《論語·子路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雍也篇》
    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衛(wèi)靈公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秾O子兵法·九地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篇》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墩撜Z·里仁篇》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為政篇》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xué)也已?!墩撜Z·學(xué)而篇》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墩撜Z·里仁篇》
    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衛(wèi)靈公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篇》
    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墩撜Z·里仁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墩撜Z·季氏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論語·學(xué)而篇》
    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篇》
    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秾O子兵法·虛實篇》
    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憲問篇》
    巧言令色,鮮矣仁?!墩撜Z·學(xué)而篇》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篇》
    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秾O子兵法·謀攻篇》
    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秾O子兵法·兵勢篇》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墩撜Z·堯曰篇》
    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墩撜Z·為政篇》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秾O子兵法·九變篇》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墩撜Z·述而篇》
    《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詩句篇三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wèi)靈公篇》
    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墩撜Z·述而篇》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篇》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墩撜Z·述而篇》
    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秾O子兵法·謀攻篇》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墩撜Z·為政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篇》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xué)而篇》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秾O子兵法·謀攻篇》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孫子兵法·始計篇》
    三思而后行?!墩撜Z·公冶長篇》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篇》
    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墩撜Z·為政篇》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秾O子兵法·始計篇》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秾O子兵法·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