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筍芽兒》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筍芽兒》這篇文章是擬人體的童話散文,描寫了筍芽兒在別人的鼓勵下,不怕困難,努力鍛煉,終于破土而出,長成一株健壯的珠子。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筍芽兒》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筍芽兒》知識點
    原文: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綠色的草叢中彈奏著樂曲,低聲呼喚著沉睡的筍芽兒:“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筍芽兒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懶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嬌地說:“是誰在叫我呀?”
    轟隆隆!轟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喚著筍芽兒。
    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
    媽媽見了,忙給筍芽兒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還不停地嘮叨:“千萬別著涼?!?BR>    筍芽兒終于鉆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是長辮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著……筍芽兒看著這兒,開展看著那兒,怎么也看不夠,她高興地說:“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長大!”
    春雨姑娘愛撫著她熱愛著她。太陽公公照著她,溫暖著她。筍芽兒脫下了一件件衣服,長城了一株健壯的竹子。她站在山岡上自豪地喊著“我長大啦!”
    好字:
    岡gāng、世shì、界jiè、轟hōng、筍sǔn、芽yá、喊hǎn、呼hū、喚huàn
    岡(山岡、井岡山、岡巒)
    世(世界、去世、世紀)
    界(世界、國界、邊界)
    轟(轟動、轟炸、轟擊)
    筍(筍芽、竹筍、春筍)
    芽(豆芽、發(fā)芽、葉芽)
    喊(喊叫、呼喊、哭喊)
    呼(呼聲、呼叫、呼吸)
    喚(呼喚、叫喚、喚醒)
    好詞好句:
    好詞:漆黑、沉睡、撒嬌、呼喚、嘮叨、愛撫、滋潤、照射、溫暖、自豪、健壯、嘰嘰喳喳
    佳句:①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
    ②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太陽公公照射著她,溫暖著她。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筍芽兒》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揭題,誘發(fā)情感
    出示兩幅畫面:筍芽兒、竹子。(畫外音:小小的筍芽兒不到2個月就能長成健壯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成長后的竹子渾身都是寶,給人們帶來無數(shù)的好處。想知道筍芽兒是怎么一天天長大的嗎?)
    揭示課題:4筍芽兒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三、讀讀畫畫,了解筍芽的成長經(jīng)歷
    愿意當可愛的筍芽嗎?咱們通過讀讀書、畫一畫,把你們的成長過程記錄下來吧。
    1、學生自由讀書,勾畫有關筍芽生長的詞句,反復練讀。
    2、試著畫出筍芽成長為竹子的過程,同位交流“筍芽成長錄”。
    全班評畫,老師版畫。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四、朗讀感悟,體會筍芽的成因
    1、小筍芽們,現(xiàn)在你們終于長成了一株株健壯的竹子,你們可以自豪地說:我長大啦!
    再讀讀課文,你們還有什么想說的話?
    2、指導朗讀春雨、雷公公呼喚的句子以及媽媽關愛、太陽公公溫暖的句子。
    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有感情練讀課文,補充“筍芽成長錄”的畫。
    展示讀書,老師版畫。
    五、總結(jié)全文
    筍芽兒們,在溫柔的春雨姑娘滋潤,雷公公的呼喚,媽媽的關愛,太陽公公的溫暖下,你們自豪地長大了。把你們想說的話寫在“筍芽成長錄”上。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筍芽兒》教學反思
    《筍芽兒》這篇文章是擬人體的童話散文,描寫了筍芽兒在別人的鼓勵下,不怕困難,努力鍛煉,終于破土而出,長成一株健壯的珠子。
    這篇課文自我感覺好的地方:
    1、以“是誰幫助了筍芽兒?”引出第1、3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文段。讓女生讀春雨姑娘,感受春雨姑娘的柔和和輕聲呼喚。讓男生讀雷公公,體會雷公公的聲音稍大和急促粗重的語氣。
    2、在黑板上直接畫圖,展示筍芽兒在泥土中,眼前一片黑暗,到扭動身子,一個勁向上鉆,再到長成竹子的過程。雖然形象,但自愧自己畫工不好,由此萌發(fā)想學畫畫的想法。
    3、課外擴展時,以“你喜歡筍芽兒嗎?”拋出,孩子總是喜歡答一些和文章無關的原因,而沒有從文章中找答案。下次應該這樣問“讀了這篇文章,你喜歡筍芽兒嗎?”引導出,筍芽兒分發(fā)向上的精神,并隱射出,這棵筍芽兒其實就是孩子自己,雖然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但是要破除而出長成健壯的竹子,終還是得靠自己。春雨姑娘就像自己的媽媽,總是溫柔細膩,雷公公就像自己的爸爸,嚴格而又粗重。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固然很好,但是卻不知學生有沒有深刻體會。
    不足之處:
    1、本篇課文生字較多,不宜采用集中學習帶讀的方式,學生讀著讀著就沒興趣了。并且本課的生字可擴展的空間不多,不應一一細致講到位。如果放在課文中采取隨文識字方式更好。
    2、文章1—5段采取模仿朗讀、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鼓勵學生朗讀,都只停留在淺層面上。在6、7自然段時,因見學生反映不好,更是匆匆走了過場,沒有抓住重點?!疤一ㄐt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沒有很好地利用圖片進行朗讀和仿寫。
    3、第6自然段,問筍芽兒看到了什么時,部分基礎較差學生打不出來,其實問題很簡單,由此可以看出,孩子課堂上不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