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古代四字成語故事【四篇】

字號:


    成語在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傳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重要而又極富特色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分享的趣味古代四字成語故事【四篇】。歡迎閱讀參考!
    趣味古代四字成語故事篇一:【畫蛇添足】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后,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么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干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墒堑降捉o誰好呢?于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于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只腳,他們也未必畫完?!边呎f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現在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現在是趁時間還早,不過是給蛇添幾只腳而已。”那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只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氣地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卻眼巴巴看著本屬自己而現在已被別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為是,喜歡節(jié)外生枝,賣弄自己,結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這個畫蛇添足的人嗎?
    趣味古代四字成語故事篇二:【圍魏救趙】
    戰(zhàn)國時期,魏國派軍隊進攻趙國。魏國的軍隊很快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情況十分危急。趙國眼看抵擋不住魏的攻勢,趕緊派人向齊國求救。
    齊國大將田忌受齊王派遣,準備率兵前去解救邯鄲。這時,他的軍師孫臏趕緊勸他說:“要想解開一團亂麻,不能用強扯硬拉的辦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難分難解的雙方,不宜用刀槍對他們一陣亂砍亂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進犯者的要害,搗毀它空虛的地方。眼下魏軍全力以赴攻趙,精兵銳將勢必已傾巢出動,國內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魏國此時顧了外頭,國內勢必空虛。如果我們此時抓住時機,直接進軍魏國,攻打魏國都城大梁,魏軍必定會回師來救,這樣,他們撤走圍趙的軍隊來顧及首都的緊急情況,我們不是就可以替趙國解圍了嗎?”
    一席話說得田忌茅塞頓開,他十分贊賞地說:“先生真是英明高見,令人佩服?!?BR>    孫臏接著又補充說:“還有一點,魏軍從趙國撤回,長途往返行軍,必定疲憊不堪。而我軍則趁此時機,以逸待勞,只需在魏軍經過的險要之處布好埋伏,一舉打敗他們不在話下。”
    田忌嘆服孫臏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孫臏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國首都大梁,而且把要攻打大梁的聲勢造得很大,一邊卻在魏軍回師途中設下埋伏。
    果然,魏軍得知都城被圍,慌忙撤了攻趙的軍隊回國。在匆忙跋涉的途中,人馬行至桂陵一帶,不防齊軍擂鼓鳴金,沖殺出來。魏軍始料不及,倉皇抵御,哪里戰(zhàn)得過有著充分準備的齊軍。魏軍被殺得丟盔棄甲,還沒來得及解救都城,便幾乎全軍覆沒。這次戰(zhàn)爭,齊軍大獲全勝,趙國也得到了解救。
    其實,事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的,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或只注意比較顯露的因素,而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要害,避實就虛,這樣來解決問題可能更為見效。
    趣味古代四字成語故事篇三:【杯弓蛇影】
    有一個叫應彬的人在汲縣作縣令。夏至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來訪,應彬設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后的墻上懸掛著一張紅色弩(nu)弓,映在酒杯中,形狀就像一條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欲飲酒的那一瞬間,他瞥見了酒杯中的“蛇”,可他已經將那杯酒喝進肚里去了。朋友當時就覺得又驚又怕,十分惡心?;氐郊依?,只覺得胸腹疼痛難忍,以至于飲食不進,身體漸漸消瘦下去。家里人為他請了好多醫(yī)生,用了好多辦法,也不見治好。
    自從老朋友那次來訪后,已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應彬覺得奇怪,于是決定到朋友家去回訪。只見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輕。應彬便問是什么原因。朋友如實相告:“自那次在你家喝酒,因酒杯里有一條小蛇被我吞進肚里,使我十分害怕,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應彬覺得這事有些蹊蹺,酒杯中哪來的蛇呢?他回到縣衙后,還在琢磨這件事。猛一回頭,看見掛在墻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于是專門備了車馬,把老朋友再次請到家中,重擺宴席,仍讓朋友坐在原來的位置上。當朋友拿起酒杯一看,忽然驚叫起來,原來杯中又出現了蛇影。這時,應彬也端著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將自己的酒杯端給朋友看,里面同樣有一條蛇影;后來,他請朋友端著原來那杯酒離開那個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沒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應彬叫朋友回頭看墻上掛著的那把弩弓,對朋友說:“墻上的弩弓映在酒杯中,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實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沒有。”
    朋友半信半疑,又和應彬重新演試了幾遍,這才哈哈大笑起來,心中的疑團頓時消失,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許多?;厝ヒ院螅∫埠芸斓睾昧?。
    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擾的泥淖而難以自拔;有智慧的人則善于抓住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心病還須心藥醫(y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趣味古代四字成語故事篇四:【刻舟求劍】
    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行。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劍掉進水里了!”
    這個楚國人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后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BR>    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有人催促他說:“快下水去找劍呀!”
    楚國人說:“慌什么,我有記號呢?!?BR>    船繼續(xù)前行,又有人催他說:“再不下去找劍,這船越走越遠,當心找不回來了?!?BR>    楚國人依舊自信地說:“不用急,不用急,記號刻在那兒呢?!?BR>    直至船行到岸邊停下后,這個楚國人才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墒?,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個記號是表示這個楚國人的劍落水瞬間在江水中所處的位置。掉進江里的劍是不會隨著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記號卻在不停地前進。等到船行至岸邊,船舷上的記號與水中劍的位置早已風馬牛不相及了。這個楚國人用上述辦法去找他的劍,不是太糊涂了嗎?
    他在岸邊船下的水中,白費了好大一陣工夫,結果毫無所獲,還招來了眾人的譏笑。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脫離實際的主觀唯心主義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