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被狐貍騙一次讀后感800字四篇

字號:

讀書使人成長,讀書可以豐富精神,充實生活。讀書的美妙無法用言語完美的詮釋。如果,有閑暇時間,請放下手機、游戲,多讀一些好書吧!整理了再被狐貍騙一次讀后感800字四篇,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再被狐貍騙一次讀后感800字
    書好比大浪,我們只是一艘艘帆船,它們鼓動著我走向無知的遠方。書仿佛是我的知心好友,讓我從書中體會到真實的生活。其中,我最喜歡沈石溪叔叔寫的一本動物小說,名叫《再被狐貍騙一次》。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感動著我,教育著我。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故事:
    去年,我在家門口寫作業(yè),題目上有一題不會寫:有一群雞,4只1組少了1只,6只1組也少了1只,這雞為什么少了1只?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突然我家的雞圈里“熱鬧”了起來,原來是一只狐貍在偷雞。對了,一定是因為被狐貍偷走了,所以會少了一只!我興沖沖地寫下了答案。突然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狐貍早已拿著雞逃之夭夭了!我一定要抓住那只該死的狐貍!幾日后,我上山發(fā)現(xiàn)了一個狐貍窩,正想一斧頭劈下去,突然沖出了一只狐貍,呀,那不是上次那只偷雞的狐貍嗎?這時從洞中傳來了幾聲狐貍的叫聲,看來,這里面還有一只母狐貍與幾只小狐貍,這時,那只公狐貍好像發(fā)瘋一樣,在一旁亂蹦亂跳,我知道,它是想轉移我的注意力,讓母狐與小狐貍有時間逃出來,可我偏不往那邊看。公狐貍知道我不上當,便把指甲在樹上磨,手指磨破了,鮮血流了下來,看我不上當,便瘋狂地撕扯著狐皮與耳朵。不一會兒,一只耳朵被撕了下來,鮮血不停地流。肚子、腳、尾巴上的皮被撕得傷痕累累,褐色的毛被鮮血染成了紅色。我動搖了,剛想離開,只聽“嗖”的一聲,母狐帶著小狐快速的離開了洞口,公狐一聲嚎叫,便一頭倒在了地上,它再也沒有站起來,它流血過多,它死了。
    讀到這里,我熱淚盈眶,我覺得這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跡,不僅只有人才懂得愛,動物也懂得愛。在動物界中,這個奇跡可以稱為“動物奇跡”,但在人世間,這個奇跡只能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父愛”。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子女都如是珍寶一樣對待。父親,是家中的頂梁柱,他的背上承擔著比山還要重的責任。他每天日夜操勞,為的是讓我們衣食無憂。他每天省吃儉用,為的是讓我們吃飽喝足。他總把好的留給我們,壞的卻留給自己,為的只是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沒有過一點自私,為的全都是我們??晌覀儏s未曾替父母考慮過,只知道自己吃飽喝足,卻不想想,父母過得好嗎?
    “父親”,是一個神圣的稱號,也許在他們心里,我們是他們的一切財富??晌覀兪欠裣脒^,自己的一切,都來自哪里?是否想過,我們是他的財富,是他們永遠的依靠?
    【篇二】再被狐貍騙一次讀后感800字
    暑假期間,我有幸讀了一本書,是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再被狐貍騙一次》,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我從來沒去想過,只是當做一種很平常的事而已。然而,當我仔細讀過這本書之后,才真正體會到了其中的含義。
    故事講的是作者趕集買了一只雞,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公狐貍,他放下雞去捉狐貍,那狐貍卻突然“活”了過來。并趁他發(fā)愣的時候和一只母狐偷走了雞,他上了這對狐貍夫妻的當。
    又過了幾天,他又在路上遇見了那只狐貍,公狐貍為了母狐貍能把自己的孩子安全轉移出洞,不惜咬碎自己的腿骨來吸引他的注意,看著鮮血淋漓的狐貍,作者雖然明白狐貍的騙術,卻甘愿再次受騙,這時,遠處傳來母狐“呦呦”的叫聲,似乎在向公狐貍報平安,它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便栽倒在地,它流血過多,死了。
    讀完這本書,我被那只公狐的“父愛”深深地打動了,它竟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忍著巨大的疼痛,不惜自殘,把作者給引開,最后卻因失血過多而死。好一只偉大的公狐!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呀!再狡猾的動物也有父愛、母愛,它們的愛也與我們人類一樣的神圣,是純潔的,讓人崇敬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從這篇文章中,我讀出了世間萬物都是有情感的,我不禁也想起了我的媽媽。比如,我半夜發(fā)燒,一向膽小怕黑的媽媽會毫不猶豫地抱著我往醫(yī)院跑,此時的媽媽完全忘記了周圍的恐懼,心里只想著快點到醫(yī)院,好早一分鐘減輕我的痛苦;下雨了,如果只帶一把雨傘,媽媽肯定讓我打著,自己則淋著雨,還謊稱,“媽媽是大人,沒事,一會就到家了”,可回到家,瘦弱的媽媽肯定會感冒;吃飯的時候總是會故意把我喜歡吃的菜放到我的面前;為了讓我吃上可口的早餐,媽媽會天不亮就起床為我做早飯,等我起床吃飯的時候,總是不熱不涼的正好能吃……太多了,數(shù)也數(shù)不清,點點滴滴都透露著媽媽的愛,可我總覺得這是媽媽應該做的,根本沒往心里去,媽媽每天為我做了那么多,但是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老是報怨這埋怨那。想著想著淚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為我以前那種無知而懊惱,同時也暗暗下定決心,以后要多幫媽媽做些家務活,多體諒媽媽些。不要只喊口號,沒有實際行動。
    我贊美文中的狐貍,我敬佩它,尊重它,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可貴的精神——那就是偉大的父愛!
    【篇三】再被狐貍騙一次讀后感800字
    近日讀了校訊通推薦的兒童文學家“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短篇小說集《再被狐貍騙一次》。這部小說集主要收錄了作家描寫狐貍、老虎、豹子這三種動物的10篇小說。我讀后感受頗深,不僅在語言方面受益匪淺,還學到了不少動物知識,對這幾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也有了較深的了解:動物有感情,動物通人性,動物也懂得知恩圖報。更有趣的是悟出了與狐貍、老虎、豹子這幾種動物有關的一些俗語的來歷,現(xiàn)在總結幾條與大家分享。
    為什么說“一山不容二虎”呢?這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老虎的食量很大,一頓可吃30公斤肉食,而一方土地上的食物資源是有限的,難以養(yǎng)活兩只成年的老虎。所有,成年虎會用殘脫的虎毛和糞便劃定自己的覓食范圍,不許同類闖入。在發(fā)情期以為的時間里,哪怕是相貌再英俊、風度再瀟灑的虎先生闖入虎小姐的領地,也會遭到虎小姐的驅逐;反過來也是同樣,再漂亮的虎小姐闖入虎先生的領地也會遭到虎先生的驅趕。若是兩只老虎互不相讓,其結果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因此就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說法。呵呵,動物園里一個大鐵籠里的幾只老虎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是因為它們沒有食物壓力。
    為什么把語言或行為氣勢洶洶,讓人感覺不寒而栗的那種潑辣、兇悍的婦女叫做“母老虎”呢?因為在虎的世界里,雌虎要獨自承擔養(yǎng)育后代的重任。不僅要自己糊口,還要養(yǎng)家,管飽一窩虎仔,比起過著悠閑自在的貴族生活的雄虎來,雌虎的生存壓力要大得多。只有更威猛更兇狠更殘忍更無情,才能捕獲到更多的食物來養(yǎng)家糊口。所以,俗語就把潑辣、兇悍的婦女叫做“母老虎”。
    漢語里“狐媚”“狐貍精”又是怎么來的呢?狐貍是一種聰慧機警,動作輕快敏捷的中小動物。它臉頰短而微微凹陷,五官清秀而潔凈,皮毛光滑漂亮,乍一看去確有蠱惑人心的媚態(tài),因而漢語里有了“狐媚”一詞,人們把賣弄風情、妖媚迷人的女人比作“狐貍精”。雖然“狐媚”“狐貍精”都是貶義詞,但是明顯含有妒忌的成分。
    為什么把膽大妄為的人叫做“吃了豹子膽”呢?為什么說“虎死威不倒”呢?又為什么說“兔死狐悲”,而不說“兔死狼悲”或“兔死豺悲”之類的呢?這里面都含有一定的動物學知識。
    我想,愛讀書的你一定能從書中找到答案的!讓我們親近書本,增長智慧吧!
    【篇四】再被狐貍騙一次讀后感800字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被狐貍騙一次》。這本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從來沒有一本書像這本書這樣從心靈深處打動了我。每一次看,我的淚水都在眼眶里打轉。
    《再被狐貍騙一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作者初到西雙版納時,買了一只大公雞,準備回家宰了吃。在路上,他碰到了一只昏倒在路邊的狐貍。高興之極,他撇下大公雞,準備去捉狐貍。誰知,正當他向狐貍走過去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昏倒“在路上的狐貍忽然起來,一溜煙地轉身跑走了。等作者回過神來,回頭一看,另一只狐貍叼著大公雞跑開去了。沒幾天,作者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這兩只狐貍的老窩。呦,還有幾只小狐貍呢!只見母狐貍在洞里看護小狐貍,公狐貍在外放哨。出于報復心理,作者趁公狐不注意,悄悄地來到洞口。當里面的的母狐發(fā)現(xiàn)不對,大叫起來,公狐這才發(fā)覺。此時去救已經(jīng)來不及了,怎么辦?公狐貍故伎重演,”昏倒“在地上,可作者還會上當嗎?公狐見不是辦法,就用自虐來騙作者。只見公狐咬斷了自己的左腿,露出了陰森森的白骨。它又一跛一跛地來到作者面前,倒在地上,用一種乞求憐憫的眼光望著,仿佛在說:”我的腿斷了,可憐可憐我吧!“作者知道,這又是狐貍的苦肉計,可是他還是故意上當了——他感動了。他不想毀滅一個家庭。只見他”專注“地看著公狐,一旁母狐和小狐悄悄地轉移。公狐見妻子和孩子們都安全了,嘴角彎了彎,閉上了眼睛……
    讀完著本書,我對狐貍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好一只偉大的公狐,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為了妻子、孩子,哪怕犧牲自己都無怨無悔。這份真情的力量是多么巨大,竟讓我們人類覺得汗顏。
    我想:作者后來一定是要為第一次被騙做補償,才去報復狐貍的。這本書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大自然自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血腥。為了生存,生命之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的精神是永不變的,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生存,任何生物都可以不擇手段。然而,人類,這個仿佛主宰地球的人類卻打破了這個規(guī)則。許多時候人類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生存。這里為什么要殺死狐貍?難道狐貍為了生存,偷了食物就該償命,這是為什么?難道狐貍在使用大自然的規(guī)則時,要被屬于大自然的人類所”制裁“?這難道是合情、合理、合乎道德的嗎?尊重任何野生動物,就是尊重大自然的規(guī)則,也就是尊重我們人類自己……
    《在被狐貍騙一次》不僅告訴了我們親情的偉大,告訴我們真情的存在,同時,也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生物,他們都有生存的權利,他們和人類是同一個規(guī)則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