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金子》主要講述了有人在薩文河畔挖出了金子,可是很多人去了卻什么也沒有得到,后只有彼得得到了金子,原來,金子就是勤勞,辛勤的勞動,這樣你就會得到屬于自己的金子。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知識點
    字:薩、坑、甘、默、茸、悟
    詞:掃興、挖掘、埋頭、失望、謀生、沖刷、裝扮、培育、嬌艷、傾盆大雨、坑坑洼洼、一無所獲、蜂擁而至
    重點句子:
    1、聽說有人在薩文河畔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擁而至。他們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結(jié)果,絕大多數(shù)一無所獲,只好掃興離去。
    2、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來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終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發(fā)現(xiàn)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樣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3、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4、五年以后,彼得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夢想。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主要內(nèi)容:
    《金子》主要講述了有人在薩文河畔挖出了金子,可是很多人去了卻什么也沒有得到,后只有彼得得到了金子,原來,金子就是勤勞,辛勤的勞動,這樣你就會得到屬于自己的金子。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教案
    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課講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fā)現(xiàn)雨后土地上張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fā),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要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xiàn)實的。全文內(nèi)容簡明,情節(jié)曲折,其中蘊含的道理比較深刻。
    這個故事十分有意義,學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導閱讀。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討論,理解彼得后說的話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由夢想引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夢想。比如楊利偉叔叔從小夢想著能飛向太空,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現(xiàn)在楊利偉叔叔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你能談談你的夢想嗎?
    許多人都有過尋找到金子發(fā)財致富的夢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貴重的金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金子有關(guān)的生動有趣而又蘊涵道理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詞句多讀幾遍。
    三、檢查自讀情況。
    四、自學課文。
    要求:
    (1)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和句子。
    (2)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五、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及時評價。
    2、通過認真的聆聽,相信同學們一定看出來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2)他有什么樣的夢想?
    (3)他一開始有沒有實現(xiàn)夢想?(一無所獲)
    (4)后來他有沒有實現(xiàn)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問題。
    4、再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里寫了彼得一無所獲?(1-2)哪里寫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業(yè):
    1、寫字。
    2、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平時積累了很多名言,你喜歡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同學們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從名言中,我們不僅獲得了很多知識,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懂得更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2課,一起讀。板:22金子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彼得的夢想是什么?板:夢想
    3、過渡:那么,他的夢想到底有沒有實現(xiàn)呢?
    二、整體感知,學生質(zhì)疑
    1、輕聲讀讀4-7自然段,想: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xiàn)?
    2、交流,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初讀彼得的話)
    (1)輕聲讀這句話。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讀著讀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4)小結(jié):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老師想了想,其實你們的問題都可歸納為這樣一個問題: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讓我們從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首先請同學們認真讀§4小節(jié)板:真金
    三、突出重點,讀議課文。
    1、自讀自悟,學習§4。
    (1)輕聲讀讀§4,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導讀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師描述:
    同學們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這些生機勃勃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呢?
    (6)過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來看看。
    2、感情朗讀,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來讀讀?
    (2)賽讀: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戰(zhàn),再來讀一讀?
    (3)從彼得的想法中,你聽出了什么?
    (4)小彼得們,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再來想一想。
    (5)過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來。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誰來讀讀這句話?
    (2)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體會:全部精力)
    (3)齊讀前半句話:彼得留了下來,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4)過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換來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齊讀。
    (6)瞧,鮮花盛開了。(出示鮮花圖)
    (7)親愛的小彼得們,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鮮花,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學到這兒,你認為真金是什么?
    過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板:夢想
    4、再讀彼得的話
    所以他不無驕傲地說: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學完了,老師很受啟發(fā),你有啟發(fā)嗎?
    四、暢談夢想,愿夢想成真。
    1、其實,不僅彼得有夢想,老師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歲,在100歲的生日時你們都來祝我生日快樂。
    2、那你們的夢想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五、作業(yè):
    同學們的夢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夢想告訴更多的人嗎?那就請你用手中的筆把你的夢想寫下來,好嗎?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教學反思
    《金子》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主人公彼得弗雷特跟隨眾多淘金者到薩文河畔淘金未果,在即將離開時發(fā)現(xiàn)土地肥沃,適宜種花,就留下來辛勤地種花,通過種花、賣花,彼得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在教學中,我抓住彼得淘金失敗和種花成功致富兩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在進行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我緊緊扣住“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來進行。彼得的“若有所悟”是根據(jù)眼前所看的那“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判斷出土地肥沃,適宜種花,聯(lián)想到人們買花裝扮客廳,聯(lián)想到成功……為了學生能感受到“若有所悟”,我先讓學生理解這“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學生們能說出草長得好、多,還有學生說草長得生機勃勃。理解了這里,即時讓學生說一說彼得看著這一層綠茸茸的小草,想到了哪些。學生不僅能說出書上的內(nèi)容,還能加上自己的想象來說。這一處聯(lián)想不僅解決了“若有所悟”,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體會此時彼得越想越激動的心情,說一說,讀一讀,深入體會彼得對成功充滿希望的心情。對于“全部精力的理解,三年級學生我沒有多大把握,我做了幾手準備:直接從這個詞語入手,讓學生來說一說想到了什么,課堂上有些冷場;我就用書上的插圖,讓學生從圖上看出了什么,學生能圍繞勤勞來說;接著我就出示準備好的幾個有關(guān)彼得辛勤勞作的'填空,讓學生說一說,再補充些自己還想到彼得做了些什么。多做的兩手準備都派上了用場,效果還算可以?!叭烤Α崩斫馔旰螅o接著就讓學生進行第2小節(jié)和第4、5小節(jié)的對比閱讀,想一想為什么淘金就失敗了,而種花卻取得了成功,讓彼得獲得了財富??赡苁沁@個問題的指向不夠明晰,學生沒能抓住關(guān)鍵問題來回答,一開始有兩個同學還抓住勤勞致富來談,我就追問:這兩次彼得都很勤勞,而結(jié)果卻不一樣??!學生才回歸到思考彼得淘金失敗和種花成功的原因上來。
    對于文中彼得后的那一句話,學生基本上能夠理解了,但我感覺到學生理解的程度不一樣,有人理解為真金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有人理解為真金就是種花獲得的財富,有人理解為真金就是發(fā)財致富的方法……后結(jié)束的時候我問學生:現(xiàn)在你知道該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了嗎?學生都能說上個一二了。下課時,一個聽課的老師跟我說,要再點一下題,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金子,這樣就完整了。我想也是。其實,我們要學生找的“金子”就是思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