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3篇

字號:

給小班幼兒上課,我們選擇的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shù)?,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fā)幼兒興趣的教學內(nèi)容,才能先發(fā)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準備了《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3篇(1):比較輕重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步入神奇的數(shù)學領(lǐng)域。
    2、幫助幼兒理解物體輕重所具有的相對性,掌握正確的比較方法。
    3、幼兒能夠正確比較物體的輕重。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圖片兩幅;小筐子一個;鐵球、皮球、棉團各一個;絨毛玩具小貓、小雞、小老鼠、獅子各兩個;場地畫有迷宮圖。
    活動指導:
    首先請幼兒畫一畫,把第一幅圖中重的物體下面畫。
    比一比,比較第二幅圖中桶和袋子誰重,誰輕?
    試一試,完成以上任務后,幼兒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較鐵球、皮球和棉團的重量,將重的給爸爸,比較重的給媽媽,輕的給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來到迷宮前,放下手中的物品。手持重物者(爸爸)走藍線,手持輕物品者走紅線(孩子),媽媽作裁判。爸爸和孩子分別從起點出發(fā),依次比較兩動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動物前行,沿線走到終點,又快又正確者為勝。
    活動反思
    以前,孩子們總認為大的物體就重小的物體就輕。他們是從外在感官上去判斷物體的輕重,卻不知物體的輕重可以測量。所以我設(shè)計的這節(jié)課以幼兒操作為主探索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3篇(2):分餅干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摸一摸餅干的形狀。
    2、小朋友們看見餅干不搶不爭。
    3、讓大一點的小朋友分餅干。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重點難點
    1、認識圓形和正方形。
    2、讓小朋友感知餅干的形狀。
    3、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圓形和正方形。
    活動準備
    1、準備餅干食物。
    2、準備圓形和正方形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課前做游戲:
    手指游戲組織上課紀律。
    二、新授: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嘟嘟龍和小朋友一起分餅干。
    2、引導幼兒按照圖形的形狀進行分類。圖形分為圓形和正方形。
    3、分發(fā)圖片感知餅干的圖形特征。
    4、分發(fā)餅干讓小朋友享受勞動成果。
    教學反思
    1、讓幼兒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圓形和正方形。
    2、讓幼兒自己勾勒出心目中的圓形和正方形。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3篇(3):分禮物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說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稱及用途。
    2、能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吃的1張,玩的2張,穿的3張)分類板三塊。
    教學具準備:
    1、人手一份畫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紙
    2、人手一份1、2、3、數(shù)字
    3、人手一份禮物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活動:
    師:今天小熊請我們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開著小汽車去吧,來,抓好我們的方向盤,準備出發(fā)!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開心,拐彎啦,嘀嘀(放小汽車音樂,幼兒一起做開車的動作一起去)師:小熊家到了,讓我們下車去跟小熊打個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認識禮物,請幼兒說出禮物的名稱和用途。
    師:(老師扮演小熊)小朋友,你們今天來我家做客我真高興,我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師:咦…還有禮物呢!我來找找給朱老師準備的禮物在哪里呢?(教師走到投影邊上)師:哦,找到了,在這里呀!讓我輕輕的把它倒出來看一看,好亂呀,讓我來給它排排隊吧,就像我們小朋友排隊做操一樣,(教師邊排邊說)一個接著一個排,排得整整齊齊,哎呀,注意了,千萬不要排在邊上,別摔下來了,往上面排一點。
    師:我的隊伍排好了,排得好嗎?(幼兒說:好)師:隊伍排好了,排的好嗎?一起表揚表揚我。讓我們仔細的看看都有哪些禮物呢?(幼兒自由說)師:告訴你們哦,小熊給你們準備的禮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會兒請小朋友輕輕地從椅子底下把它拿出來,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師一樣給你的禮物排排隊。(及時用小熊表揚)師: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來,讓我們一起來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
    師:還有什么禮物呢?冰激凌,你們愛吃嗎?我也愛吃哦!讓我們一起來品嘗下,啊嗚,真甜真好吃!
    師:除了給我們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還有什么呢?積木,也是給我們玩的。
    師:還有嗎?裙子你有沒有?裙子是給我們干什么的呀?(穿)師:還有其他什么也是給我們穿的禮物嗎?(有,褲子,衣服)(根據(jù)幼兒說的師相應出示大的卡片,讓其他幼兒都看見)
    三、按物品的用途進行分類。
    師:噓,聽,小熊又說話了(教師扮演小熊),哎呀,這么多禮物,我想請你們給它們分分家,可以嗎?
    師:他們的家都在哪呢?看(出示操作紙),家都在這呢,有幾間房子呀?三間)房子上面有什么?每間房子上都有什么標記?(嘴巴)嘴巴可以表示吃的穿的還是玩的?(吃的)什么禮物可以送到嘴巴標記的家里呢?(冰激凌)師:衣架標記的家里可以送吃的還是穿的?(穿的)哪些禮物可以送到衣架的家里呢?(衣服、褲子、裙子)師:那這間房子上面有什么標記呢?小手的家里是給我們放玩的禮物的,那我們應該把哪些禮物送去呀?(皮球、積木)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會幫禮物分家了嗎?(會)看,這是小熊給你們準備的分禮物的卡片,馬上老師給每個人發(fā)一張,發(fā)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標記,再給禮物分分家了,比一比,看誰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之后,拿一個到投影上糾錯)師:(教師拿著小熊)小熊說你們真棒,禮物分的可真好。它還請來了三位數(shù)字寶寶,看,1,2,3,(出示數(shù)字),它還說,每個家里都要找個數(shù)字寶寶做朋友,吃的禮物家里應該找哪個寶寶呢?(數(shù)字寶寶1)為什么呢?(因為只有一個冰激凌)對,一個禮物找數(shù)字一找禮物。玩的禮物家里呢?(數(shù)字寶寶2)為什么呢?(因為有兩個禮物)。那穿的禮物家里呢(數(shù)字寶寶3)因為有三個禮物。
    師:你們也給每個禮物的家里找個數(shù)字寶寶做朋友吧!數(shù)字寶寶都在簍子里,請你輕輕地把它們拿出來,放在禮物的下面。
    四、活動結(jié)束(收操作材料的情況)
    師:數(shù)字寶寶都找到了嗎?找對了沒有?你們可真能干!做了這么多事,小熊說要請我們小朋友出去玩,不過要先把禮物收起來哦,把數(shù)字寶寶放到簍子里,把空碟子拿出來放到桌上,把吃的,玩的,穿的,都放在碟子里,你就可以過來排隊,坐上小熊的汽車出去玩嘍!(放音樂,帶幼兒出去)
    教學反思:
    整節(jié)課符合小班幼兒的特征,幼兒對此也很感興趣。讓幼兒自己先觀察再得出結(jié)論,后老師再來總結(jié)的方式來完成本節(jié)課,幼兒的觀察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地發(fā)展。用小熊來引發(fā)故事也很有趣味性,幼兒很感興趣。幼兒基本上都能按照吃的、穿的和玩的來把禮物分成三類,并能找到每個家里的數(shù)字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