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坐標上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自十九大閉幕不久后,人民日報陸續(xù)發(fā)表了八封寫給青年人的主題信。下面是給大家整理的人民日報寫給青年人有關(guān)榜樣的一封信——愿你披荊斬棘,磨礪成自己的榜樣,分享給高中生,尤其是2020年參加高考的同學,這是不可多得的高考素材,請你們珍之用之。

當下中國雖少見槍林彈雨、血染山河,但有責任、有擔當、愿奉獻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年輕的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張超,訓練突遇飛機故障,生死邊緣的4.4秒仍試圖挽救飛機重傷犧牲;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不幸患漸凍癥,她最后的愿望是將器官都捐出來,“能救命的部分盡管用”;80后的余靜兩年前主動報名駐村扶貧,“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就不撤崗”;80后特警張劼為保護居民樓200多居民的安全,第一個沖進屋內(nèi)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卻被燒得“像個爛桃子”……他們,恪守和實踐著這些寶貴精神品質(zhì),成為社會中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誰都可以成為“榜樣”,關(guān)鍵是,要學習他的是什么?是羨慕他腰纏萬貫、揮金如土,還是欽佩他的奮斗之路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是眼紅他的前呼后擁、派頭十足,還是崇拜他的廢寢忘食、心無旁騖?這一點,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會發(fā)光。十九大開幕會之后,網(wǎng)友朋友圈里流傳著這樣一組數(shù)字:64歲,210分鐘,32000字,全程站立無休息……領(lǐng)導人尚且如此,我輩青年何如?

當下中國雖少見槍林彈雨、血染山河,但有責任、有擔當、愿奉獻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年輕的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張超,訓練突遇飛機故障,生死邊緣的4.4秒仍試圖挽救飛機重傷犧牲;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不幸患漸凍癥,她最后的愿望是將器官都捐出來,“能救命的部分盡管用”;80后的余靜兩年前主動報名駐村扶貧,“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就不撤崗”;80后特警張劼為保護居民樓200多居民的安全,第一個沖進屋內(nèi)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卻被燒得“像個爛桃子”……他們,恪守和實踐著這些寶貴精神品質(zhì),成為社會中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誰都可以成為“榜樣”,關(guān)鍵是,要學習他的是什么?是羨慕他腰纏萬貫、揮金如土,還是欽佩他的奮斗之路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是眼紅他的前呼后擁、派頭十足,還是崇拜他的廢寢忘食、心無旁騖?這一點,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會發(fā)光。十九大開幕會之后,網(wǎng)友朋友圈里流傳著這樣一組數(shù)字:64歲,210分鐘,32000字,全程站立無休息……領(lǐng)導人尚且如此,我輩青年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