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勞動主題班會教案

字號:

所謂主題班會,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委會組織領(lǐng)導開展的一種自我教育自學成才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勞動主題班會教案》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勞動主題班會教案篇一
    一、活動目的:
    1、開展“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辛勤勞動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2、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可恥的。
    3、通過展示自己的勞動才能,品味勞動的愉悅感、自豪感。
    二、活動準備:
    1、學生和家長一起如實填寫學生平時勞動情況調(diào)查表。
    2、觀察、收集身邊辛勤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3、每個人選自己認為做得好的一種勞動(如穿衣、系鞋帶、整理書包、掃地等),并在家練習,提高勞動技能。
    4、教師準備有關(guān)勞動的圖片,給學生以表象,同時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
    三、活動時間:一課時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學生討論后交流,教師板書:勞動光榮。(在勞動下畫大拇指、畫笑臉。)
    二、班上的情況調(diào)查
    1、公布班上學生平時勞動情況的調(diào)查:
    項目
    自己洗衣
    整理書包
    洗澡剪指甲
    收拾房子
    主動學習
    人數(shù)
    2、學生發(fā)表看法:從這份調(diào)查表的統(tǒng)計中說明我們班上的勞動情況是怎么樣的?
    (班主任總結(jié):從這次調(diào)查中可以知道,我們的小朋友能自己主動地去勞動的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shù)同學是依賴父母,他們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生活。大家說這樣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為什么不好呢?)
    三、講故事——《小懶惰奇遇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不愛勞動的嚴重后果。
    1、指名講故事;
    2、學生說自己身邊愛勞動的典型事例。
    (班主任:大家說的真好,“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fā)現(xiàn)”,希望大家今后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F(xiàn)在我們也來現(xiàn)場看看我們自己的勞動能力是如何的強。)
    3、學生說聽故事后的感受。
    四、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賽
    1、準備:每小組選5名參加整理書包、疊衣服、系紅領(lǐng)巾比賽的代表。
    2、比賽活動展開并評選各種勞動能手,
    3、推選3——4名能干的選手介紹經(jīng)驗。
    4、其他的學生談感受。
    五、活動鞏固——唱兒歌
    勞動光榮
    太陽出來了哦,我們起床霍嘿。穿好衣服去洗漱,戴上領(lǐng)巾背書包。說聲再見了哦,上學堂呀霍嘿。自己事情自己忙,勞動光榮。自己的事情自己忙,勞動光榮。
    六、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們就會感到幸福和快樂。一寸光陰一寸金,讓我們就從現(xiàn)在起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吧,讓我們舉起雙手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喝彩。(教師帶頭舉起雙手)——因為勞動是光榮的!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勞動主題班會教案篇二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么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為人民服務(wù)、熱愛公益事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樂于助人的思想品質(zh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并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準備:
    歌曲《勞動光榮》。
    三、活動過程:
    引言:
    達。芬奇曾經(jīng)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只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jié),那讓我們?yōu)檫@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唱出勞動的贊歌吧。
    全班齊聲合
    唱歌曲《勞動光榮》。
    學生講話助人為樂的故事。
    1、請同學講《雷鋒助人為樂的故事》。
    2、表揚部分同學
    小結(jié)。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嘗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小結(jié):縱觀歷史,正如魯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愛勞動。沒有勞動,就沒有現(xiàn)在的人類;沒有勞動,社會便得不到發(fā)展;沒有勞動,人類將變得一無是處。
    小學三年級關(guān)于勞動主題班會教案篇三
    時間:4月29日上午第四節(jié)
    地點:教室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么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為人民服務(wù)、熱愛公益事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樂于助人的思想品質(zh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并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準備:
    歌曲《勞動光榮》。
    小品、名人故事、詩歌朗誦、拼字游戲、倡議書。
    三、班會過程:
    (一)引言:達。芬奇曾經(jīng)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只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jié),那讓我們?yōu)檫@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唱出勞動的贊歌吧。
    (二)全班齊聲合唱歌曲《勞動光榮》。
    主持人點撥:歌聲唱出了熱情,歌聲唱出了力量。那么,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勞動呢?
    (三)小品表演。
    1、請楊黎明、王紫薇、葛夢倩、劉文博同學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點撥:確實,在我們之中還有些同學對公益勞動的認識還是不夠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學因為怕苦、怕累、怕臟,怕給人笑話、看著處在危險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說不愿意去做。這一點又說明了什么呢?請學生討論、發(fā)言。
    (四)學生講話助人為樂的故事。
    1、請王蘭蘭同學講《毛澤東助人為樂的故事》。
    2、主持人點撥,是學生明確: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就連我們的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同志也從小就養(yǎng)成了熱愛公益勞動,樂于助人的好習慣,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的學生,是不是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們班也有些同學平時也很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表揚部分同學
    (五)獻給勞動者一首詩。
    請高臘玲同學配樂詩朗誦我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給烏蘭諾娃》。
    (六)小品表演
    1、請徐逸凡、吳思怡、豆軍、計豪、甘蜜同學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點撥:一粒飯,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嗎?勞動成果真的是隨手可得嗎?學生討論、發(fā)言。(指出部分同學不尊重父母、老師、同學——————等等的勞動成果的壞習慣,要求同學們改正)
    (七)拼字游戲
    分組參與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游戲,看誰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結(jié)。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嘗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九)班長宣讀“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書。倡議同學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體現(xiàn)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簽名活動。讓同學們將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立志體現(xiàn)在實際的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