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人黃庭堅的詩詞大全

字號:

黃庭堅的詩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對象,構(gòu)建并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lǐng)和創(chuàng)作原則,對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北宋詞人黃庭堅的詩詞,歡迎閱讀!
    黃庭堅的詩詞篇一
    黃庭堅——《滿庭芳·茶》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滿庭芳·茶》【內(nèi)容】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guān)。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zhàn)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
    黃庭堅——《醉蓬萊》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醉蓬萊》【內(nèi)容】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
    黃庭堅——《念奴嬌》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念奴嬌》【內(nèi)容】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黃庭堅——《水調(diào)歌頭》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水調(diào)歌頭》【內(nèi)容】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
    黃庭堅——《清平樂》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清平樂》【內(nèi)容】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举p析】:此為惜春之作。
    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一
    投荒萬死鬃毛斑,生出瞿塘滟滪關(guān)。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賞析:一笑間泯滅所有坎坷艱辛,滿心的喜悅直筆道出,可見山谷為人超脫。登高望遠,滿紙是洞庭波浩渺,洗凈染白雙鬃的愁思,只有沉醉于美景的閑情逸致。
    黃庭堅——《漁家傲》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漁家傲》【內(nèi)容】三十年來無孔竅,幾回得眼還迷照。一見桃花參學了。呈法要,無弦琴上單于調(diào)。摘葉尋枝虛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曉。非玄妙,靈云合被桃花笑。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內(nèi)容】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玉臺弄粉花應(yīng)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懷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黃庭堅——《謁金門·示知命弟》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謁金門·示知命弟》【內(nèi)容】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厭歲寒無氣味,馀生今已矣。
    黃庭堅的詩詞篇二
    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內(nèi)容】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guān)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黃庭堅——《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內(nèi)容】烹茶留客駐金鞍。月斜窗外山。別郎容易見郎難。有人思遠山。歸去后,憶前歡。畫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
    黃庭堅——《菩薩蠻》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菩薩蠻》【內(nèi)容】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举p析】:據(jù)此詞原序所說,這首《菩薩蠻》當是戲擬王安石集句詩之作。
    黃庭堅——《鷓鴣天》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鷓鴣天》【內(nèi)容】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yīng)之和前韻,即席答之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發(fā)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妓陳湘》
    【年代】:宋【作者】: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妓陳湘》【內(nèi)容】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似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后。只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