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審題指導及范文欣賞:若能如此,為師何求

字號:

成功的路上沒有撒滿鮮花和陽光,相反卻總是要經歷坎坷與磨難。只有沿著目標堅持不懈地去奮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審題指導及范文欣賞》供您查閱。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有人說,一本書,一杯牛奶,一個手機,這簡簡單單的東西,是我所需要的東西;也有人說,自由、空間、豐富的精神生活等是我所需要的東西。
    請以“這才是我需要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梢詫懩愕慕洑v、體驗、感受、看法,也可以編寫故事。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22.【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寫作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表達運用。
    這是一道材料加命題的作文。命題是個完整的句子“這才是我需要的”,它表明了一個判斷。在這個命題中,審題的時候要抓住關鍵詞“這”“才”“”?!斑@”應該是一個具體而深刻的內涵,譬如材料中的一本書,一杯牛奶,一個手機,或是自由、理解、豐富的精神生活等;“”要求考生要集中一點來寫,不要面面俱到;“才”隱含著對于“這”的渴望程度和尋找它的過程。
    同時,要注意“我”的限定,要寫自己,切忌寫成“我”之外的,否則就跑題了。寫這個作文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拓展思維:比如“父母的理解是我需要的”“享受廣泛讀書的樂趣,是我需要的”“詩意的生活——這才是我需要的”等。
    確定了立意之后,下一步就是構思行文。如果寫記敘文,我們可以通過寫人或記事來表達“這才是我需要的”主題思想。無論寫人還是記事,都要考慮到材料的典型性,要以小見大,還要注重細節(jié)描寫、場面描寫、情節(jié)的創(chuàng)設等,不要寫成流水賬。
    如果寫議論文,首先要確定論點,明確命題中“這”的具體內涵,然后選擇論據并合理使用,證明“這才是我需要的”。在選擇論據的時候,要充分打開選材思路,古今中外,正反兩面,理論事實……廣泛涉獵。
    若能如此,為師何求(下水作文)
    劉鵠飛
    “有人說,一本書、一杯牛奶、一個手機,這簡簡單單的東西,是我所需要的東西;也有人說,自由、空間、豐富的精神生活等是我所需要的東西?!贝瞬牧系年P鍵詞不難看出就是:()需要。
    “需要”與“需求”也算近義吧。由此我想到了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的人類需求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理論經得起科學的推敲,經得起實踐的驗證。仔細琢磨,認真想想,確實,人生的需求不就這五種嗎?
    由材料我又想到了《儒林外史》的嚴監(jiān)生。嚴監(jiān)生臨終之際,伸著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媽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勸,但都沒有說中。都不知道這老鬼臨死前還有什么需要。后還是趙氏走上前道:“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敝钡节w氏挑掉一根燈草,他方才點點頭,咽了氣。吝嗇之人臨死前的需要就是吝嗇:一根燈草也不放過。
    由材料我還想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故事。公元208年,曹操在掃滅了中原各路諸侯之后,揮師80萬南下長江赤壁,決心一統(tǒng)天下。在一江之隔的東吳,少年英雄周瑜,力排眾議,指出了雖然曹軍人多勢眾,但是他們不會水戰(zhàn)、遠來疲頓、人心不齊、糧草不足等等,終于說服吳主孫權聯合劉備抗曹。因為曹操勢大,周瑜決定采用火攻。為此,周瑜用反間計除去了曹操的水軍都督,用連環(huán)計使曹軍將戰(zhàn)船連在一起,用苦肉計在曹軍中做好了內應。做好一切準備后,周瑜站在山上眺望江南曹軍大營,覺得勝券在握。這時一陣風過,軍旗旗角打在周瑜臉上,周瑜才突然想起來:曹操的船在江北,自己的船在江南,這時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如果用火攻,燒不到曹操,反而會燒到自己。
    周瑜病倒了,什么藥也治不好,眾將士都很著急。這時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來探望周瑜,諸葛亮對周瑜說:“我有個藥方,能治好你的病?!睂懥?6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边f給周瑜,周瑜見諸葛亮說中了自己的心事,病也好了,趕快爬起來向諸葛亮請教。東風啊東風,就是當年周瑜需要的東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或不同的具體事件中也有不同的需要。作為教師的我,我需要的東西是什么呢?
    2019年1月18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作工作報告。陳寶生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給學生減負,今天我要強調,教師也需要減負?!标悓毶硎?,現在教師負擔很重,各種填表、考評、比賽、評估,各種與教育教學科研無關的社會性事務,壓得老師們喘不過氣來。今年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教育部將專門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要全面清理和規(guī)范進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實行目錄清單制度,未列入清單或未經批準的不準開展,要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更不能隨意給學校和教師搞攤派。要把時間和精力還給教師,讓他們靜下心來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專業(yè)化水平。
    對呀,陳部長說得多好。他說的給老師減負正是我需要的。工作十幾年,我勤于教學,樂于教學。然而,真正花在教學上的心思和時間卻不是很多。我困于填表,我疲于做資料,我累于關注公眾號。雜七雜八的事務確實太多,整天忙忙碌碌卻又碌碌無為。不做“表叔”不做“表哥”的呼聲在教育界也是越來越大。長期以往,只能敢問:教育之路在何方?
    如果真能給教師減負,如果政府政策能多給教師一些支持,如果社會和家長能給教師多一些理解和尊敬,如果學生能健康成長,品學兼優(yōu)、、、、、、這些如果就是我需要的。若能如此,為師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