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課件:《楊柳》

字號:

課件設(shè)計和運用,一定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愿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shè)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六年級語文課件:《楊柳》,歡迎閱讀與借鑒。
    小學六年級語文課件篇一:《楊柳》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習本文寓情于物、立意獨特的手法。
    2、學習本文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主題的寫法。
    3學習楊柳所表現(xiàn)出的不求索取、甘于奉獻、不忘根本的可貴品質(zhì)。
    二、教學重點:
    用對比手法突出重點。
    三、教學難點:
    寓情于物、立意獨特。
    四、教具:四張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引題:
    三則科學界對植物所做的實驗
    分析:植物也有“喜、怒、哀、樂”。植物也有生命力,我們不能隨意踐踏它們,同時讓學生們知道文學家賦予植物象征意義是有科學根據(jù)的。(激發(fā)興趣)
    2、指出下列花木的象征色彩:(課文延伸)
    桃李——門生(俗話說“桃李滿天下”只門生眾多的意思)
    竹——氣節(jié)(四季青翠,姿態(tài)瀟灑自若,有寧折不屈的氣節(jié))
    荷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菊梅——傲骨(深秋時節(jié)傲霜怒放,不畏嚴寒,獨步早春)
    柳——依戀(枝葉軟如絲,風起時柔條千縷,依依飄飄)
    3、①小聲默讀課文(熟悉課文)
    思考:作者贊美楊柳的什么精神?標段
    ②應(yīng)弄懂的詞語:荊棘、宅邊、冠冕、執(zhí)著、芍藥、皈依、高踞
    ③分析1直3段,板書如下:(分析課文)
    作者與楊柳有一段自然的緣分
    認識楊柳、偶然
    批評世人、虛偽
    熱愛楊柳、偶然
    批評世人、虛夸
    作者:率真自然
    ④分析4直7段,板書如下:
    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贊美楊柳
    外形:珠子、S線
    內(nèi)質(zhì):不求索取、甘于奉獻
    對比牡丹、葡萄
    不忘根本
    對比其它花木
    楊柳:樸實謙遜
    ⑤歸納寫作特點:對比鮮明寓情于物(整合課文)
    ⑥歸納中心思想
    小學六年級語文課件篇二:《楊柳》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選材,構(gòu)思特點,品味語言。
    2.明確文章的主旨是通過來抒發(fā)一種平凡、樸實的人生道理,諷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祿、腐化墮落的人。
    3.體會對比手法在文章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楊柳,是一種平凡的樹。它沒有松樹的挺拔,也沒有白楊的偉岸。更沒有百花的嬌媚。但古往今來它卻成為文人筆下不衰的頌歌。因為在古典詩詞中楊柳具有獨特的含義?!傲迸c“留”同音。所以經(jīng)常用在關(guān)于離別的詩歌中。柳永的《雨霖鈴》中有“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樣的寫柳的名句。今天,我們來看看的現(xiàn)代作家、畫家、文學翻譯家豐子愷筆下的楊柳又是怎樣的?
    二、分析第一段
    1.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作者到底喜不喜歡楊柳?
    明確:作者的畫中多楊柳,可見作者應(yīng)該是喜歡楊柳的。
    2.那么作者有沒有明確說明自己喜歡楊柳的原因呢?
    明確:沒有。作者多次從“有人說”的角度來談自己對楊柳的感情。作者喜歡楊柳的原因不象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刻意去喜歡楊柳的。作者喜歡上楊柳完全是偶然的情況下,是因為昔年在自己的屋邊種了一株楊柳,而取名為“小楊柳屋”。作者之所以不明確說原因上因為其實喜歡上楊柳上非常偶然的,極平常的。也許在別人的眼里,這不能成為理由的。
    3.“天下事往往如此”中的“如此”該如何理解?
    明確:指“我”的畫中多楊柳,人們便說“我”喜歡楊柳。作者由此及彼,想到天下事,感悟現(xiàn)實中的某些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中,人們往往對某些事情捕風捉影,妄加推測。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可以說不上一條喜歡楊柳的理由,但也可以為了附和迎合說出上百中高雅深刻的喜歡楊柳的理由。只是前一種是隨緣,尊重自然本性。而后一種則是有意去結(jié)緣。
    2.第二段中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這里如何理解“如此”?
    明確:“如此”指的是作者可以為自己對楊柳的感情尋找各種借口,那么對喜歡楊柳可以找借口,那么其他事情呢?現(xiàn)實中的確有很多人千方百計為自己的言行或過錯尋找借口,加以辯解,搪塞和推委,作者認為這又過于矯情。作者注重的是自然,真實,即“隨緣”,正如他與楊柳的關(guān)系,如果“存心結(jié)緣”的話,不乏種種理由,但這與作者的人生觀就背道而馳了。因為他不愿“隨俗”,只愿“隨緣”。
    四、分析第三段
    1.作者為了講明自己“隨緣”的主張,還用了一個類比,大家在第三段中找一下,是用了一個什么類比?
    明確:“也許我曾經(jīng)...穿黑襪一樣”?!按┖谝m”這件事說明“我”并非十分喜歡黑色,只是機緣巧合,才買了一雙。同樣的道理,“我”與楊柳的關(guān)系也如此。并非象世俗理解的那樣,而只是“隨緣”。
    2.課文在第三段中除了寫楊柳外,還寫了什么植物?
    明確:寫“紫薇”、“紅杏”、“芍藥”“牡丹”,為什么要寫這幾種植物?
    引導:這些花在作者看來都是怎樣的?明確:華而不實。它們之所以名貴并非有特別地方只是稀少罷了。
    3.那么楊柳是否也是如此呢?
    明確:不是如此,楊柳有實用價值,而且很常見。所以這里寫其他花的作用是用這些花的華而不實映村楊柳的樸實無華??梢娮髡叱缟械氖且环N自然,樸實的風格。這里為下文贊楊柳作鋪墊。
    4.課文從第幾段開始贊揚楊柳的?
    明確:第四段?!凹偃缥椰F(xiàn)在要贊美一種植物,我仍要贊美楊柳”??梢娬n文從第四段才進入贊柳的正題,那么前面三段在寫什么?
    明確:前三段是在為后文直接贊柳蓄勢,做鋪墊。這部分沒有明確表明喜歡楊柳,而且似貶實褒,感情比較模糊,看似游離于主題之外,實則處處點題。筆筆不可忽略。文中提到“我的畫中多楊柳”,寓屋取名為“小楊柳屋”,可見與柳有緣,但這種機緣是不可附會的,只能隨緣,不然,就像寫花一樣,貌合神離,失之真實。作者所贊美的是自然不造作,平實不張揚的風格,正如楊柳一樣。
    五、分析第4——6段,
    1.請學生閱讀4——6段,思考作者到底贊美了楊柳那些特點?
    明確:“賤”、“下垂”
    2.為什么這兩個特點能作為贊美楊柳的原因呢?
    明確:首先來看“賤”,作者認為什么是“賤”,什么又是“貴”
    明確:“貴”與“賤”在這里被作者賦予了比喻意義?!百F”的本意是價格高或地位優(yōu)越,文中指吃的東西好,顯得身份地位高?!百v”的本意是價錢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于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少,或吃得次,顯得命薄而低下。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作者贊美的是楊柳頑強的生命力和它不求索取的奉獻精神。
    3.再來看“下垂”。其他植物不大像楊柳,大都是向上發(fā)展的?!吧踔料旅娴?..又可憐!”可見作者對其他植物的評價是怎樣的?
    明確:這句話諷刺了那些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這句話也從反面襯托了楊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貴品質(zhì)。使人聯(lián)想到社會上有許多高高在上,貪圖享樂的蛀蟲,他們忘記了根本。
    4.以上都是通過對比來體現(xiàn)楊柳的特點,來贊揚楊柳。楊柳是一種植物,但在作者筆下卻賦予了它以人的品質(zhì)和精神。作者贊美的是楊柳的平凡樸實和不忘根本的品質(zhì),楊柳不求索取,但求奉獻,是其“賤”,它不貪圖自己的榮光,而是“條條不忘記根本”,這是其“下垂”。楊柳的“高而能下”的品質(zhì)是難能可貴的,對于做人來說,應(yīng)該學習這種精神。
    5.這種由植物寫到人的手法是什么寫作手法。
    明確:聯(lián)想。作者由楊柳下垂的姿態(tài)想到了不忘記根本的精神。由樹及人,使主題得到深化。飲水思源,知恩圖報乃是為人之道。但生活中的許多人卻過河拆橋,甚至落井下石,作者在敘寫中蘊涵了對這些現(xiàn)象的指斥。作者賦予楊柳以主觀情感,以楊柳喻人,諷刺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作威作福,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人。
    六、分析第7——8段
    1.自古以來寫楊柳的作品有很多,人們常常把楊柳作為春的象征,作者認為以楊柳為春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楊柳的下垂美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diào)和,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常以楊柳為題來贊美春天,作者卻從一個新的角度對“楊柳為春”加以闡釋,那就是楊柳的“下垂”所顯現(xiàn)的謙遜,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能象征春天的神意。
    2.作者認為觀賞楊柳的地方在哪里?是不是在西湖?為什么?
    明確:楊柳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獨特的。它不是因生在西湖而高貴,也不因長在鄉(xiāng)村而卑賤。它是樸實無華的,正因為它的樸實作者才認為其高貴;它又是柔韌堅強的,正因為它的堅韌,作者才覺它尤為可愛。作者不獨贊西湖的楊柳,而更鐘情于平實大地上隨處可見的楊柳。
    七、本文的修辭手法
    主要用了排比、比喻、對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第二段中,“或者說我愛它的鵝黃嫩綠...小蠻腰...”這是排比
    例如“好象掛著幾千串嫩綠的珠子”是比喻
    例如第五段“時時依傍到慈母的身邊去,或者撲進慈母的懷里去,使人看了覺得非??蓯邸边@是擬人。
    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表達更具生動形象性,使說理更透徹,更精辟。
    八、板書
    思路形散神聚
    喜柳寓屋種柳,畫中多柳、為詠柳蓄勢
    (感情基調(diào))名花反襯,樸實無華、形散而神聚
    “貴”:吃好東西、只供觀賞、高而能下
    贊柳“賤”:不吃東西、供應(yīng)木材、飲水思源
    (對比)參天:作威作福、可惡可憐、生命頑強
    下垂:不忘根本、和平美麗、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