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yōu)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yīng)盡快進入學(xué)習狀態(tài)。高一頻道為正在努力學(xué)習的你整理了《高一下冊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1.高一下冊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磁場
1.磁感應(yīng)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應(yīng)強度(T),F:安培力(F),I:電流強度(A),L:導(dǎo)線長度(m)}
3.洛侖茲力f=qVB(注V⊥B);質(zhì)譜儀〔見第二冊P155〕{f:洛侖茲力(N),q:帶電粒子電量(C),V:帶電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計(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下,帶電粒子進入磁場的運動情況(掌握兩種):
(1)帶電粒子沿平行磁場方向進入磁場:不受洛侖茲力的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V=V0
(2)帶電粒子沿垂直磁場方向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規(guī)律如下
(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
(b)運動周期與圓周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無關(guān),洛侖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任何情況下);
(c)解題關(guān)鍵:畫軌跡、找圓心、定半徑、圓心角(=二倍弦切角)。注:
(1)安培力和洛侖茲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則判定,只是洛侖茲力要注意帶電粒子的正負;
(2)磁感線的特點及其常見磁場的磁感線分布要掌握〔見圖及第二冊P144〕;
(3)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地磁場/磁電式電表原理〔見第二冊P150〕/回旋加速器〔見第二冊P156〕/磁性材料
2.高一下冊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功、功率、機械能和能源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jīng)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yīng)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W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m為物體質(zhì)量,v為末速度,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③明確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和。
④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
7.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jù)研究對象所經(jīng)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當?shù)剡x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tài)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8.功率的表達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是標量,有正負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10、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
3.高一下冊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1、功(A)
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夾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積。
2、功率(A)
功與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與速度方向一致時:P=Fv
3、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guān)系(A)
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它所受重力與所處高度的乘積,重力勢能的值與所選取的參考平面有關(guān)。
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guān)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勢能就減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勢能就增加多少。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只與物體的起始位置有關(guān),而跟物體的具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
4、動能(A)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物體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則物體的動能越大。
5、動能定理(A)
合力在某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6、機械能守恒定律(B)
機械能:機械能是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統(tǒng)稱,可表示為:
E(機械能)=Ek(動能)+Ep(勢能)
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tǒng)內(nèi),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A)
實驗?zāi)康模和ㄟ^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速度的測量:做勻變速運動的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
下落高度的測量:等于紙帶上兩點間的距離
比較V2與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則說明機械能守恒
8、能量守恒定律(A)
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9、能源能量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的方向性(A)
能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chǔ)。人類利用能源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時期,即柴薪時期、煤炭時期、石油時期。
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燒時一旦把自己的熱量釋放出去,它就不會再次自動聚集起來供人類重新利用;電池中的化學(xué)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它又通過燈泡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和光能,熱和光被其他物質(zhì)吸收之后變成周圍環(huán)境的內(nèi)能,我們也無法把這些內(nèi)能收集起來重新利用。這種現(xiàn)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即在能量的轉(zhuǎn)化過程中,能量在數(shù)量上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zhì)上降低了,從便于利用變成不利于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從能量轉(zhuǎn)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觀過程的方向性。
10、運動的合成與分解(A)
如果某物體同時參與幾個運動,那么這物體的實際運動就叫做那幾個運動的合運動,那幾個運動叫做這個實際運動的分運動。已知分運動情況求合運動情況叫運動的合成,已知合運動情況求分運動情況叫運動的分解。
運動合成與分解的運算法則: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是指描述物體運動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與分解。由于它們都是矢量,所以它們都遵循矢量的合成與分解法則。
合運動和分運動的關(guān)系:
(1)等效性:各分運動的規(guī)律疊加起來與合運動規(guī)律有相同的效果。
(2)獨立性:某方向上的運動不會因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運動而影響自己的運動性質(zhì)。
(3)等時性:合運動通過合位移所需時間和對應(yīng)的每個分運動通過分位移的時間相等,即各分運動總是同時開始,同時結(jié)束的。
11、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B)
將物體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拋出,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物體所做的運動。
平拋運動的特點:(1)加速度a=g恒定,方向豎直向下;(2)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x=v0ty=gt2
12、勻速圓周運動(A)
質(zhì)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都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注意勻速圓周運動不是勻速運動,是曲線運動,速度方向不斷變化。
13、線速度、角速度和周期(A)
線速度:物體在某時間內(nèi)通過的弧長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其方向在在圓周的切線方向上。
角速度: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角度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周期:勻速運動的物體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
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間的關(guān)系:
14、向心加速度(A)
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指向圓心,這個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
方向:指向圓心。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勻速圓周運動中物體線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5、向心力(B)
產(chǎn)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圓心,與線速度的方向垂直。
向心力的大?。鹤鰟蛩賵A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為
向心力的作用: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向心力是效果力。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不能認為物體多受了個向心力。向心力是物體受到的某一個力或某一個力的分力或某幾個力的合力。
16、萬有引力定律(A)
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17、人造地球衛(wèi)星(A)
衛(wèi)星環(huán)繞速度v、角速度、周期T與半徑的關(guān)系:
r越大,v越小;
r越大,越?。?BR> r越大,T越大。
4.高一下冊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yīng)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zhì)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yīng)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zhì)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yīng)用:(中心天體質(zhì)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中線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zhì)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huán)繞速度
8.大于環(huán)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fā)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5.高一下冊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一、曲線運動
1.曲線運動的特征
(1)曲線運動的軌跡是曲線。
(2)由于運動的速度方向總沿軌跡的切線方向,又由于曲線運動的軌跡是曲線,所以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時刻變化。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斷變化,所以說: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3)由于曲線運動的速度一定是變化的,至少其方向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中速度必不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為零只有兩種狀態(tài):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速度方向一定變化,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反之,變速運動不一定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從動力學(xué)角度看:物體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2)從運動學(xué)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3.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變的運動。也可以說是:合外力不變的運動。
4.曲線運動的合力、軌跡、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
(1)軌跡特點:軌跡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間,且向合力方向一側(cè)彎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線方向的分力F2改變速度的大小,沿徑向的分力F1改變速度的方向。
①當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的夾角為銳角時,物體的速率將增大。
②當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的夾角為鈍角時,物體的速率將減小。
③當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垂直時,物體的速率不變。(舉例:勻速圓周運動)
二、繩拉物體
合運動:實際的運動。對應(yīng)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為沿繩方向和垂直于繩方向。
三、小船渡河
例1:一艘小船在200m寬的河中橫渡到對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
(1)欲使船渡河時間最短,船應(yīng)該怎樣渡河?最短時間是多少?船經(jīng)過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應(yīng)該怎樣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時間多長?
船渡河時間: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沒有分速度,則不能渡河。
四、平拋運動基本規(guī)律
4.平拋運動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切規(guī)律在豎直方向上都成立。
5.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為位移與水平方向夾角正切值的2倍。
6.平拋物體任意時刻瞬時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與初速度方向延長線的交點到拋出點的距離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A是OB的中點)。
六、豎直平面的圓周運動
1.“繩模型”如上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注意:繩對小球只能產(chǎn)生拉力)
2.“桿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注意:輕桿和細線不同,輕桿對小球既能產(chǎn)生拉力,又能產(chǎn)生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