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課文教學設計范文

字號:

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課文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幫助到您。
    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課文教學設計范文篇一
    教學主題:閱讀課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二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shù):2學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新偏旁“衤”。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才能使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麗。
    二、內(nèi)容分析
    這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課文。課文主要寫了大象、棕熊為了比誰的力氣大,把小樹林的樹木拔光了,經(jīng)過小兔的教導后,它們重新把樹木栽好,使得溪水又變清了的事。
    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可以正確填寫動詞+名詞的短語;能通過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本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還處于解決幼小銜接,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階段。同時也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識字和閱讀目標,在整個知識體系中還處于奠基階段。
    三、學生分析:
    在本階段,學生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漢語拼音和一部分漢字,對閱讀有了初步的興趣。本文屬童話,由于孩子對童話比較感興趣,這篇課文有利于提高對孩子的閱讀和識字興趣。
    四、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情景,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
    2、并在誦讀中有所領會和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3、重視學生自主識字。
    [教具準備]
    課件(大自然的美景、受到破壞后的大自然),動物的頭飾,拼音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引入,激情導趣
    1、出示課件:大自然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師: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導入課文。
    師:是呀,我們的大自然美極了,不但有茂密的樹林,五顏六色的鮮花,還是一條條清清的溪水。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誰會讀課題?(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如,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還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出示會認字字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檢查認讀。
    (1)小組檢查(抽讀)
    (2)師生交流:開火車讀(師邊聽邊糾正)
    3、出示沒標拼音的課文進行朗讀。
    (1)自由讀,邊讀邊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幾位學生范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三、認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讓學生在小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況。
    師:這些生字中,你會讀哪個字,請同學們在小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讀。
    (2)請小老師帶讀。
    (3)開火車讀。
    (4)小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記住這個字的?
    3、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互、象、被、掉四個字,學習新偏旁衤。讓學生觀察字的筆畫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示范,指導學生書寫。
    (2)學生范寫生字倆、讀、沿、朝。引導學生在己認識偏旁和字的基礎上能自己正確書寫。
    (3)學生書寫,互相欣賞,檢查訂正。
    四、語文實踐活動(一字開花)
    五、總結(jié)并布置作業(yè)
    你有什么收獲?課后多讀課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字卡:檢查記字情況。
    2、課文寫了哪些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這兒個動物發(fā)生了什么事?
    2、出示課文中的兩幅圖:請選擇其中的一幅圖,說說這幅圖說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圖1:課文是怎樣寫的?請自由讀一讀。
    4、小組討論: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學習3自然段。
    6、小結(jié)
    師:你認為大象、棕熊做得對嗎?為什么?如果再這樣做,大自然會變成什么樣?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會怎樣做呢?
    7、學習第10、11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說得對極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錯了,它們也懂得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了,你們看……(出示動畫課件)。
    (2)指導讀課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動畫、讀了課文,你想對大象,棕熊說些什么呢?
    三、深化練習,積累詞匯
    出示課后第二題:
    例:挖(坑)
    栽()培()澆()
    四、匯讀全文,整體感悟
    1、自由讀課文,感悟課文。
    2、小組分角色讀課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師質(zhì)疑并總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1、讀讀詞語花籃里的詞語,再把自己喜歡的抄寫下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課文教學設計范文篇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陡、峭、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記憶字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學過程:
    一、觀看黃山的風光片,導入新課:
    教師擔任導游的角色,播放黃山的風光片,請學生觀看,并講解: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看,一會兒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說說看到的內(nèi)容。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山的一大景觀——奇石,教師接著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一)教師:為了讓同學們玩的愉快而有意義,我們先要做好準備工作,請大家拿好介紹的內(nèi)容,自己先讀一讀,注意讀準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認識的漢字請你畫出來。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2、同桌同學互想幫助,解決認字的問題。如果仍然有不認識的生字,就做好記號。
    3、教師走下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4、指名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解決字音的問題。
    (二)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1、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2、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匯報的形式
    (1)讀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
    (3)擴展詞語。
    3、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在理解時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也可以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
    聞名:有名?!奥劽型狻本褪窃谥袊屯鈬己苡忻?。
    尤其:表示進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三)指導書寫:
    1、學生在書上把每個字按筆順描寫。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試著把每個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比較,看看哪筆寫得不好再進行修改。
    3、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說說哪個字不太好寫?
    4、教師指導書寫。
    (1)出示帶田格的“滾”字。
    (2)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左右結(jié)構的字,左窄右寬)
    (3)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滾”字:三點水旁的“提”寫得不要太平,在橫中線上收筆。右半部分的“點橫”和“公”字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的筆畫是:撇、豎提、撇、捺,后一筆“捺”要與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書寫這個字,每字寫一遍。
    (6)同桌同學互查,相互糾正。
    (7)展示評議。
    5、其他生字由于筆畫少,不是很難,學生把每個生字獨立寫一遍。學生有問題舉手,教師個別輔導。
    6、展示評議,比比誰寫得。三、初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聽錄音讀課文。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走下去收集問題。
    四、復習鞏固:
    1、看詞語,找出生字卡片,補充完整:
    秀麗(神)奇
    奇形怪(狀)
    仙人(指)路
    2、讀詞大比拼: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看電腦隨機出示詞語看誰讀的準確。
    五、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抄寫詞語:神奇風景區(qū)彈琴名字翻滾著名巨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3、通過觀察圖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引導學生欣賞好詞佳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展開想像。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朗讀感悟。
    教師:這節(jié)課我邀請同學們當小導游,結(jié)合畫面、課文內(nèi)容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看看誰是:小導游。下面我們先練習練習怎樣概括地介紹景點。
    1、教師請學生當小導游觀察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介紹。
    2、然后讓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語氣。談談讀后的感覺。
    3、進行朗讀展示。
    4、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介紹,指名介紹,大家評議。
    二、抓住重點進行介紹,深入理解。
    同學們知道先從整體進行介紹,黃山風景區(qū)的奇石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接下來我們練習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介紹。
    1、自己讀課文,找找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體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中畫一畫。
    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結(jié)合學生說的及時板書。(“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金雞叫天都”)
    3、在小組內(nèi)討論: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對照課文插圖,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練習借助插圖介紹其中的一個奇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三、指導朗讀,入情入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在介紹時還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語言,做到繪聲繪色,用你的語言去吸引游客。
    1、黃山奇石生動有趣,你們能有語氣地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2、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4、以小組為單位讀讀。
    四、啟發(fā)想像,練習講解。
    課文的結(jié)尾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xiàn)了黃山奇石數(shù)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同學們請你想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的樣子,動筆畫一畫;
    讓學生結(jié)合手中的畫用自己的話介紹。
    師:黃山風景區(qū)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結(jié)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像,根據(jù)奇石的樣子起名字,給大家介紹。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五、推選小導游進行介紹,評選導游。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結(jié)合一處奇石景點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競賽。
    1、進行現(xiàn)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議。
    3、頒發(fā)小導游資格證。
    教師總結(jié):
    通過大家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云海溫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覺得來到了天上人間。同學們,希望你們前去游覽,感受黃山的美麗神奇!
    六、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摘錄文中描寫優(yōu)美的詞句,背誦下來,并抄寫在摘錄本上。
    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課文教學設計范文篇三
    【教材簡析】
    《坐井觀天》是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告訴我們思考問題和認識事物要眼界開闊,不要受自己已有經(jīng)驗的局限,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反映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會認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準備】ppt課件,朗讀錄音,插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爭論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文插圖,引入爭論:天有多大?
    2、設置疑問,引入課題:
    有人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你信不?就聽聽下面的故事吧!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討論,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二、聽讀課文,理解大意
    1、聽課文朗讀錄音,交待聽課文的要求。
    2、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故事內(nèi)容,了解故事大意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引導學生讀課文,提出讀課文的要求
    2、找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
    3、ppt展示生字,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注意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4、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識字,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自主合作識字精神。
    三、再讀課文,把握技巧
    1、學生自由讀,讀通、讀熟。
    2、再次播放錄音,指導學生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在展示和交流中讀書,體會讀課文的技巧。
    四、三讀課文,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快速朗讀課文,選擇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展示。
    2、討論交流,說說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做好情感的鋪墊。
    3、個別談話,聽聽學生的朗讀和讀后的感受。
    4、指導書寫生字“沿、信、際”,感悟積累詞語:“無邊無際,因為……所以……”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討論,突出自讀自悟,將讀書和識字寫字結(jié)合起來,進一步突出識字的重點,體現(xiàn)以學定教,以及朗讀與識字結(jié)合思想。
    五、角色朗讀,體會情感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
    2、傾聽學生朗讀,指導學生體會“自信、傲慢和誠懇、勸告”兩種不同的語氣。
    3、師生合作,評價讀書效果
    【設計意圖】師生合作,在活動中朗讀,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不同的情感所表達的語氣。
    六、續(xù)編故事,拓展提高
    1、與學生一起想象續(xù)編對話: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會怎樣對小鳥說?
    2、指導學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見多識廣的小鳥,不做思想狹隘的青蛙;體會“坐井觀天”的意思。
    3、小結(jié):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
    【設計意圖】續(xù)編對話,拓展知識,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寓意,從寓言故事中受到某些啟發(fā)。
    七、作業(yè)布置
    1、每一個生字寫5遍。
    2、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從哪來,天有多大
    小鳥,天上,無邊無際
    青蛙,井底,井口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