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在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傳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重要而又極富特色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分享的短篇古代經典成語故事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短篇古代經典成語故事篇一:【包藏禍心】
春秋時期,楚國將領公子圍受哥哥楚王之托,去鄭國訪問。鄭國非常弱小,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對楚國使者極力巴結。畢竟,有了楚國的保護,別的強國就不敢任意欺凌鄭國了。鄭國的大夫公孫段為了國家利益,決定把女兒嫁給公子圍,表示兩國的友誼牢不可破。
公子圍對這門婚事一口應承下來,其實他心中另有詭計。在迎親時,公子圍帶來了很多兵馬,想帶進城去奪取鄭國的政權。沒想到鄭國大夫子產一下子就看透了公子圍的心機,因此拒絕他進入京城。
子產派子羽去對楚國的客人說:“本國的都城非常狹窄,無法容納公子那么多的隨從,如果一定要迎親,就請在城外舉行儀式吧!”
公子圍很生氣,就叫太宰伯州犁向子羽答復道:“哪有在野外舉行婚禮的先例呢?我們臨來之前已經在祖廟里向祖先祭告過了,如果在城外娶親,豈不是對我們楚國進行羞辱?這樣做也顯得鄭國太小氣了。況且不要忘了,我是楚國的令尹!假如我真的在野外結婚,回國后將被人瞧不起,再也沒有做令尹的資格了。所以貴國的安排恕我難以接受。”
子羽的臉色當場就變了,他正顏厲色地說道:“不錯,我們鄭國是個小國??墒菄胰跣〔⒉皇清e誤,如果依賴大國而不進行防備,那才是錯誤。我們本想通過聯姻來讓楚國保護我們,可是楚國卻包藏禍心,來打鄭國的主意,我們又怎能不作一點兒防備!”
公子圍看到鄭國早有防備,自己實在討不到便宜,只好答應不帶兵甲進城,鄭國這才允許他進城迎親。
這年的正月十五,公子圍進入鄭國都城,與公孫段的女兒結婚,婚后馬上離開鄭國回去了。
成語釋義:本意是指心中藏有不良企圖,后來也用來形容外表和善,心懷惡意。
短篇古代經典成語故事篇二:【芒刺在背】
霍光是西漢有名的大臣,漢武帝很器重他,封為大將軍。漢武帝臨終,令他輔佐幼主昭帝劉弗陵,朝廷里的大事都由霍光決定。
霍光雖然對皇室效忠,但是他對反對自己的人不能相容。他利用手中權力排斥異己,將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以造反罪名殺掉,迫使反對自己的燕王等皇親國戚自殺,朝廷里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怕他。
昭帝死后,由昌邑王劉賀即位,這個皇帝從不干正事,霍光很生氣,不久又將劉賀廢黜,迎立劉詢?yōu)闈h宣帝。宣帝深知霍氏勢大,自己的生死存廢都取決于霍光,因此對霍光非常害怕。
有一次,宣帝去祭祀,在宣帝乘車往高廟向祖宗牌位朝拜的路上,霍光與他同坐一輛車,宣帝非常緊張,不能自持,背上好像有小刺在扎,難以忍受。后由車騎將軍張安世代替霍光,他才行完大禮。
不久霍光病死,霍氏家族的人企圖廢掉宣帝,立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帝,結果陰謀敗露,被滿門抄斬。
成語釋義:形容某人心中極度惶恐與不安。
短篇古代經典成語故事篇三:【彈冠相慶】
西漢宣帝時,王吉和貢禹都是瑯邪的才子。他們很早相識,而且因為兩人興趣相投,很快就成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們兩個人,無論是學識和人品都很出色,可是在仕途上總是不夠順利,得不到皇帝的喜愛。
貢禹曾擔任過很多職務,但多次被罷官。這樣的經歷,一次兩次還行,可是一旦頻繁地出現,他心中就會悶悶不樂,陷入憂愁之中。王吉雖然沒有多次罷官的經歷,但一直以來沒擔任過重要的官職,郁郁不得志。兩人同病相憐,經常在一起聊天,傾瀉心中的塊壘。
漢宣帝死后,漢元帝登基。王吉忽然走了運,被提升為諫議大夫,官位顯要。
此時貢禹正賦閑在家,他聽說王吉被重用之后,心里非常高興,他想:“我與王吉的經歷與才學都差不多,既然皇帝欣賞王吉,也可能會賞識我啊。這樣一來,我很有可能會被重用?!庇谑?,他把官帽找出來,將上面厚厚的灰塵彈去,準備將來做官的時候戴。
果然,沒過多久,朝廷突然下旨征召貢禹,請他擔任重要官職。
成語釋義:指即將做官,互相慶賀。有時僅指相互慶賀。彈冠:彈去帽上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