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觀點看待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用數學語言和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揭示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學概念及其關系的能力等等。使學生能夠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程中,看到數學的實際作用,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美的感受力。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個。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這時兩人各加工帽子多少個?
2.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比乙車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車用了2小時,6小時后甲車到達兩地中點,而乙車才行了甲車所行路程的一半。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兩人承包一項工程,共得工資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資和乙4天的工資同樣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資多少元?
4.用汽車運一堆煤,原計劃8小時運完。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運1.5噸,這樣運了6小時就比原計劃多運了3噸。原計劃8小時運多少噸煤?
5.小明上午8點要到學校上課,可是家里的鬧鐘早晨5點50分就停了,他上足發(fā)條但忘了對表就急急忙忙上學去了,到學校一看還提前了20分鐘.中午12點放學,小明回到家一看鐘才11點整.假定小明上學、下學在路上用的時間相同,那么,他家的鬧鐘停了多少分鐘?
【篇二】
1、小明準備郵寄一份資料,需要貼9角錢的郵票,他只有一些1角和2角的郵票,如果用這些郵票,一共有幾種貼法?
2、把一張1角的人民幣換成5分、2分、1分的硬幣,一共有多少種換法?
3、甲、乙兩人各有錢若干元,他們錢數的和是60元,并且甲、乙兩人的錢都是10元一張的人民幣,他們每人可能有多少元?
4、把5支鉛筆分給甲、乙、丙三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每次都要分得有鉛筆。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5、媽媽今年44歲,小麗今年14歲,幾年前媽媽的年齡是小麗年齡的6倍?
6、甲、乙、丙三人各有若干本故事書,甲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書給乙、丙,例乙、丙兩人的書增加一倍,乙拿出一部分書給甲、丙,使甲、丙兩人的書增加一倍,丙也拿出一部分書給甲、乙,使甲、乙兩人的書也增加一倍,這時甲、乙、丙三人的書都是16本。甲、乙、丙原來各有多少本故事書?
【篇三】
1、1980年,媽媽52歲,兒子25歲,哪一年媽媽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
2、小明和姐姐、爸爸、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87歲,爸爸比媽媽大3歲,媽媽的年齡是小明和姐姐年齡的3倍,姐姐比小明大2歲,問小明今年幾歲?
3、7年前張老師的年齡是王英的21倍,11年后張老師的年齡是王英的3倍,問今年張老師和王英各是多少歲?
4、一家有三口人,三個人年齡之和是72歲,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歲?
5、哥哥與弟弟兩人3年后的年齡和是27歲,弟弟今年的年齡等于兩人的年齡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幾歲?
6、甲的年齡比乙的年齡的3倍少4歲,甲7年前的年齡和乙9年后的年齡相等.甲、乙現在各是多少歲?
7、小英一家由小英和她的父母組成。小英的父親比母親大3歲。今年全家年齡的總和是71歲,8年前這個家庭的年齡總和是49歲。今年小英多少歲?父親多少歲?母親多少歲?
【篇一】
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個。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這時兩人各加工帽子多少個?
2.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比乙車多行20千米。途中乙因修車用了2小時,6小時后甲車到達兩地中點,而乙車才行了甲車所行路程的一半。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兩人承包一項工程,共得工資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資和乙4天的工資同樣多。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資多少元?
4.用汽車運一堆煤,原計劃8小時運完。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運1.5噸,這樣運了6小時就比原計劃多運了3噸。原計劃8小時運多少噸煤?
5.小明上午8點要到學校上課,可是家里的鬧鐘早晨5點50分就停了,他上足發(fā)條但忘了對表就急急忙忙上學去了,到學校一看還提前了20分鐘.中午12點放學,小明回到家一看鐘才11點整.假定小明上學、下學在路上用的時間相同,那么,他家的鬧鐘停了多少分鐘?
【篇二】
1、小明準備郵寄一份資料,需要貼9角錢的郵票,他只有一些1角和2角的郵票,如果用這些郵票,一共有幾種貼法?
2、把一張1角的人民幣換成5分、2分、1分的硬幣,一共有多少種換法?
3、甲、乙兩人各有錢若干元,他們錢數的和是60元,并且甲、乙兩人的錢都是10元一張的人民幣,他們每人可能有多少元?
4、把5支鉛筆分給甲、乙、丙三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每次都要分得有鉛筆。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5、媽媽今年44歲,小麗今年14歲,幾年前媽媽的年齡是小麗年齡的6倍?
6、甲、乙、丙三人各有若干本故事書,甲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書給乙、丙,例乙、丙兩人的書增加一倍,乙拿出一部分書給甲、丙,使甲、丙兩人的書增加一倍,丙也拿出一部分書給甲、乙,使甲、乙兩人的書也增加一倍,這時甲、乙、丙三人的書都是16本。甲、乙、丙原來各有多少本故事書?
【篇三】
1、1980年,媽媽52歲,兒子25歲,哪一年媽媽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
2、小明和姐姐、爸爸、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87歲,爸爸比媽媽大3歲,媽媽的年齡是小明和姐姐年齡的3倍,姐姐比小明大2歲,問小明今年幾歲?
3、7年前張老師的年齡是王英的21倍,11年后張老師的年齡是王英的3倍,問今年張老師和王英各是多少歲?
4、一家有三口人,三個人年齡之和是72歲,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歲?
5、哥哥與弟弟兩人3年后的年齡和是27歲,弟弟今年的年齡等于兩人的年齡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幾歲?
6、甲的年齡比乙的年齡的3倍少4歲,甲7年前的年齡和乙9年后的年齡相等.甲、乙現在各是多少歲?
7、小英一家由小英和她的父母組成。小英的父親比母親大3歲。今年全家年齡的總和是71歲,8年前這個家庭的年齡總和是49歲。今年小英多少歲?父親多少歲?母親多少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