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后知后覺

字號: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來提升自己的作文分值。為大家?guī)碇锌純?yōu)秀作文范文!我們來看一看吧!
    
    后知后覺
    有一種情感,它就像裝在玻璃瓶內(nèi),滿滿的,透明的使你以為瓶子里什么都沒有??墒?,當你捧起它,卻會發(fā)現(xiàn)它的重量是任何空瓶都無法承載的,因為這是裝盛的不僅僅是清水,更是——親情。
    燭光
    時間似乎可以在眨眼間從人們身旁溜過去。16歲生日時,我不經(jīng)意地看了一眼燭光旁的爸媽——他們一臉幸福地微笑著,我第一次清晰地發(fā)現(xiàn)這兩張在我視線里十幾年的面孔已經(jīng)稍稍有了變化,多出許多皺紋來。我才覺出他們已經(jīng)不再年輕了,似乎就是那頃刻間,變得蒼老了。是因為眼睛里噙著淚吧,所以我可能看錯了。
    爸常說:女兒,你長大了,我們也老了。孩子的成長給父母帶去衰老,這個邏輯是成立的。我想回頭看看這許多許多的日子,看到酷暑的夜晚爸媽接送我念新概念的身影,也看到雨天和媽媽合撐傘時媽濕掉的半個手臂,也看到爸注意到我皺鼻時掐掉的煙……看自己如何假于歲月消磨了爸媽的精力。雙眼卻更加模糊,只有點點火光跳躍著。
    溫水
    我習慣性地端起手邊的杯子。不是因為口渴,只是一種習慣。這個習慣也有好多年了。我坐在書桌前,手邊總會放著一杯溫水。
    然而我很少自己倒水,看書或?qū)W習時常常會有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我身旁重復(fù)那個倒水的動作,繼而默默地離去。心里知道就行了,添滿杯子的是爸媽的雙手,這杯子里傾注的是愛、是希望、是關(guān)懷、是包容與體貼。讓水溫不高不低的是種很平凡而偉大的東西。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爸的發(fā)·媽的手
    盡管我常耍賴不承認,爸的頭發(fā)的確斑白了不少。從前照片里的英俊老爸現(xiàn)在變成了那些故事里的“兩鬢斑白”。我媽概括這是不正常的代謝現(xiàn)象,換言之是被我氣的。從前總是和爸理論。從客觀上講聽大人的話是沒有壞處的,可天生倔強脾氣,沒辦法。我偷偷觀察過,我這個又臭又硬的脾氣完完全全來自我爸的遺傳。在嘔氣的時候,爸肯定沒少添幾根白頭發(fā)?,F(xiàn)在我再看看爸的頭發(fā),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許等爸成了老頭,我的脾氣就改好了。到時候就算爸每天跟我無理取鬧,我一句嘴都不再頂了,真的!
    我現(xiàn)在要還是七八歲的小朋友的話我一定在作文里寫,我要發(fā)明一種藥,讓媽媽的手變得跟我一樣光滑。等放假以后,在我準備跳起來瘋玩之前,我想,我該先去替媽洗洗衣服。我可能真的到了現(xiàn)在才真正開始長大。在我仔仔細細把爸媽的溫暖收容到這篇文章里,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的那么多那么多。也是在現(xiàn)在,我第一次理解了爸媽對于我的那種難以言表的關(guān)心和掛念。盡管明白了爸媽有多么的不容易,也很心疼他們?yōu)槲也傩膭诶郏捎袝r依然不甚懂事,惹爸媽生氣,不經(jīng)意傷他們的心,而爸媽還是會原諒我所有的過錯,一如既往地心疼我。
    我還是個小鬼頭的時候,只會本能地依賴爸媽,現(xiàn)在終于明白這世上最圣潔最崇高的并非愛情,而是父母對子女的這種無私的愛與包容,他們是我最重要的人。
    
    檀粥情懷
    我的早餐很簡單:牛奶、餅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如此,極少有變化。理由很簡單:方便。早上,一邊刷牙一邊熱奶,牙刷好了,奶也熱好了,幾乎不浪費什么時間。對于分秒必爭每天早上都像上戰(zhàn)場一般緊張的我來說,這無疑是選擇了。
    而爸爸媽媽卻不然。他們每天早上都要熬一鍋粥,大米、小米混在一起,再加些醬菜,醬豆腐什么的作料,很正式地吃他們的早餐。
    媽媽總是勸我也喝粥,“天天牛奶餅干,煩也煩死了!”我卻總能從營養(yǎng)攝入、節(jié)省時間等諸多方面來反駁他,而且媽媽總信不過毛毛糙糙的我,熬粥一定要她自己親自來做,這樣她又要早起好多。我也確實不愿把早餐搞得這么興師動眾,于是我依舊喝我的牛奶,他們依舊喝他們的粥。
    其實對粥,我也不是全無感情的。記得每每發(fā)燒時,媽媽總給我熬菜粥。所謂菜粥,也不全是菜,大多有切碎的菠菜、白菜、綠豆什么的,熱氣騰騰的一大碗,總是媽媽為我熬好,又端到我床邊,看著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治感冒發(fā)燒的藥從原來的康泰克,到現(xiàn)在的日夜百服寧,藥品在不斷地演變,而“菜粥”這個治感冒的方子卻一如往昔,每次這樣一大碗粥,總是出一身汗,而病似乎也好了一半了。這菜粥從小喝到大,身體是愈來愈好了,喝菜粥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有時竟希望自己生一點小病,好在媽媽關(guān)懷的目光中再喝一碗菜粥。
    粥在中國,其實很有淵源的。古代貢品中似乎就包括紫米粥。從前生活水平還低的時候,粥還是人們無奈的選擇??涩F(xiàn)在,粥早已不是貧窮的象征,而逐漸形成一種風味,一種文化。南方的皮蛋瘦肉粥、魚片粥,滑爛可口,頗具江南水鄉(xiāng)的纖秀與甜美;北方的棒渣粥,米粒飽滿,咬下去富有彈性和韌性,洋溢著北方漢子的那種粗獷與力量。不管怎么說,這粥確實是覆蓋了大江南北,一喝就是幾千年。
    而我們這一代,喝粥的卻越來越少了。也許是怕麻煩,也許是嫌粥,嫌它總有那么些土氣,遠不如牛奶、咖啡來得簡便而又洋味十足。我卻突然想到,也許粥有它的獨到之處:只有粥能夠熬,而其它的則只能煮、泡、沖。仔細看看“熬”字,你會發(fā)現(xiàn)比起沖泡來,它要沉重得多,包含著更深的內(nèi)涵,幾千年的滄桑榮辱,豈是一個“煮”字煮得,一個“沖”字沖得!
    我似乎明白媽媽為什么總要熬粥,那濃濃的愛,只能一點一點熬進每一粒米中,而即食食品怎能容納下這樣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