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人要有家國情懷

字號:

舍家為國,毀家紓難,是一種民族氣度,更是家國情懷的至高境界。下面就和大家分享關(guān)于“人要有家國情懷”的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來欣賞一下吧。
    
    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篇一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處在安史之亂中的杜甫,憂慮著處在山東、河南這兩個淪陷區(qū)的幾個弟弟,他們是生還是死呀!顛沛流離中的他,在異鄉(xiāng)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望著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xiāng)之情。山河破碎,沒有“國”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國”。他漂泊四川成都,盡管自己處境艱難,茅屋為秋風所破,他仍向蒼天呼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溫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將溫暖與幸?;菁笆|蕓眾生,這是一種大胸懷,這是一種大境界。
    小家溫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溫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與“國”中的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有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xiàn)出來的理想追求,是對自己國家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家國情懷”首先表現(xiàn)為愛國之情。蘇武十九年持節(jié)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漢,心中有國。衛(wèi)律的威逼利誘,沒能讓他叛“漢”;李陵的軟話攻心,沒能讓他仇“漢”;單于的漫長折磨,沒有讓他忘“漢”。朔風凜冽,無法凍硬他的愛國熱腸;胡茄幽怨,無法軟化他的愛國衷心。飲雪吞氈,就等歸漢之日。就要回漢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淚留不住他;小兒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沒有妻兒嗎?不是,只不過,在他心中,“國”遠比“家”重要。
    “家國情懷”又表現(xiàn)為愛民之情。鄧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赤子情懷溢于言表。“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下鄉(xiāng)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雖素昧平生,卻滿含熱淚地呼之為“娘”,視百姓為父母。
    “家國情懷”還表現(xiàn)為恪盡興國之責。顧炎武曾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范仲淹也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員,都應(yīng)該為國家的發(fā)展獻計出力,將個人之夢融入到中國的復(fù)興之夢。
    “家國情懷”不是要我們拋卻小家,忘卻親人,而是要我們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都捧出一顆愛心來。
    “家國情懷”是立身養(yǎng)德之本,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有“家國情懷”!
    
    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篇二
    我家成了一個小小博物館,到處是爸爸的藏品——最多的是舊書刊,還有連環(huán)畫、老照片、宣傳畫、字畫、像章、紀念章、瓷瓶、郵票、門票、火花、煙標等。僅舊書舊報,爸爸就裝了20多個書柜,名家的簽名本、報刊的創(chuàng)刊號、號外分別也有千余種。
    我家的房子原本不算小,卻被爸爸的藏品占據(jù)得滿滿當當?shù)?。聽媽媽講,我家好幾次不是因為人的需要而購房,而是因為爸爸的藏品空間太“拮據(jù)”而被迫搬新家。爸爸是北京舊貨市場的“??汀?,經(jīng)常帶我們?nèi)ヅ思覉@淘紅色藏品。他的確太貪婪,不到罷市不收心,好些老報刊、老物件成了他的至愛,被一一收入囊中,我們倒成了他的搬運工。每每“揀漏”,他都樂得合不攏嘴。爸爸常說,這些舊藏品是“紅色經(jīng)典”,能喚醒歷史記憶。最初我有些懵懂,后來在爸爸寫出的好些有關(guān)共和國歷史的暢銷書里我讀到了這話的真諦。
    以前有人稱爸爸是“文忙”,現(xiàn)在有人戲言他“啃老”——這“啃老”不是依靠老人過日子的意思,是笑話他依據(jù)自己收藏的一些老藏品寫作。爸爸一直沒有從故紙堆里走出來,他越啃越有滋味。媽媽也為爸爸高興,因為爸爸通過這些老藏品做了不少研究,有些成果聽說還填補了國家一些歷史研究的空白。
    爸爸說,他的藏品可以分成許多專題,有的可以見證老百姓的生活,有的可以感受新中國的進步,有的能夠緬懷共和國的英雄人物,還有的能夠再現(xiàn)新中國的歲月。好些東西我可能還不很了解,因為需要積累足夠的相關(guān)歷史背景知識,但是我愿意在學(xué)習(xí)中慢慢走近它們。這些年來,爸爸帶我們?nèi)サ米疃嗟牡胤绞遣┪镳^、紀念館,看得最多的是歷史文物。
    每逢什么紀念日或國家開什么大會的時候,爸爸就忙起來了,到附近的報攤搜刮自己想要的藏品。媽媽曾說他是個“拾荒的”,爸爸則說,昨天的物件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多找機會收一些,讓孩子長大后知道當年的那些大事。我記得前些年的一天,媽媽冒著傾盆大雨到各大報攤幫爸爸收購建黨90周年的報紙。
    讓我感動的是,我出生的當天與第二天,爸爸珍藏了大量的報紙,盡管現(xiàn)在報紙已有些微黃,但每每翻起這些生日報,我就似乎看到爸爸當年四處搜集的身影,感受到爸爸忙碌背后的愛意,從這些報紙里我讀到了出生時海內(nèi)外發(fā)生的大事,也知道生活的這個城市發(fā)生了什么,了解到這個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變化和生活的美好。
    在爸爸的藏品里,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沒有見過的糧票、布票。媽媽說,幾十年前,國家還困難,供應(yīng)很緊張,就是你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東西,許多生活日用品要憑票供應(yīng)。爸爸也告訴我,那個年代做新衣要憑領(lǐng)取的布票去店里買布,他當年穿過的衣服叔叔接著穿,有時穿舊了爺爺用土方法染色后給孩子當新衣穿。我無法想像當年的情景,只是看到如今物資這么豐富,沒有買不到的生活日用品,我們慶幸生活在這么好的時代。
    爸爸的特殊收藏,是自己對過去歲月的一種特殊情懷,也可能是他們那代人或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這些東東多是紙質(zhì)品,爸爸很注意它們的品相,淘時盡可能找些個畫面完整、封面整潔的。他只進不出,不受一些市場上的升值誘惑而動心出售,這方面讓人佩服。
    我家珍藏有《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號金箔版,歷次國慶閱兵的《人民日報》也收藏有,還有開國大典當天與第二天的報紙。我家還收藏有幾卷家譜,上面記載了我們這個家族繁衍發(fā)展的過程和本族一些人的事跡。爸爸說,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很多姓氏有很深厚的歷史文化,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族歷史,從自身的歷史了解開始,再去了解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家譜上面名字很多,一代代的發(fā)展下來很不容易,一個國家應(yīng)該也是如此。
    漸漸地,爸爸的收藏有了一些規(guī)模,于是他想開設(shè)一個屬于自己的“紅色中國博物館”,讓更多的人能近距離接觸到那些老藏品,分享藏品背后的故事。如果他的“紅色中國博物館”建成了,那么我理所當然成了這私人博物館的第一個參觀者。我期待……
    
    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篇三
    舍家為國,毀家紓難,是一種民族氣度,更是家國情懷的至高境界。古往今來,多少民族精英為民族的解放與振興捐軀赴國難,舍身鑄道義?今日,雖然國泰民安,但仍然需要人們以奉獻精神充實家國情懷的內(nèi)涵。請看:
    “把青春留在那風口浪尖,把信念寫在那碧海藍天。風口浪尖上我們百煉成鋼,碧海藍天里我們樂于奉獻……”剛到碼頭,連隊官兵用一首《南澎島海防連之歌》迎接記者。
    沿著迎賓路拾級而上,連隊指導(dǎo)員賓軍指著路旁的植物介紹說,向陽菊是南澎島的島花,它雖小,但無論土壤貧瘠或肥沃、臺風肆虐或寒風凜冽、烈日曝曬或酷暑干旱,都能拼命擠出石縫,常年朝著太陽怒放。
    不遠處的山頭上矗立著一塊巨石,“南海前哨堅強堡壘”8個鮮紅大字十分醒目。在官兵眼中,島上石頭都是有思想的。一路上,“忠”“海防堡壘”“海峽衛(wèi)士”等石刻不時映入眼簾,其中巨幅的是“牢記歷史鎮(zhèn)守國門”。
    “這是解放南澎島的老前輩對連隊的囑托,始終激勵著一代代守島官兵?!辟e軍介紹說,南澎島曾先后被英軍、日軍侵占,后被國民黨軍隊占據(jù)。
    1952年10月,我軍以犧牲118人的代價收復(fù)南澎島后,官兵們便與向陽菊一同堅守小島,培育出了南澎精神:戍守前哨、奉獻海島、勇創(chuàng)一流、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