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詳盡版】

字號:

個案分析可以作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依據(jù),利用個案分析的結(jié)果與家長溝通,教師的敘述不再空洞;家長也因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狀況,而知道怎樣去幫助孩子,并與教師合作共同建構(gòu)課程。今天為您帶來了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詳盡版】,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1】
    個案情況簡述:
    熙熙生性活潑好動,獨立性強,善于發(fā)現(xiàn)觀察事物,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
    熙熙父母離異,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習(xí)慣指揮他人,脾氣暴躁,比較任性。每次人園時還要鬧情緒,說出各種不上幼兒園的理由,但家長一旦離開后就能很快融人集體生活中。
    個案觀察記錄:
    1.飯后看書。幼兒主動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區(qū)域進行活動。今天琪琪帶來了新圖書,正當他看得開心時,熙熙走過去搶琪琪的圖書.因琪琪抓住圖書不放,熙熙就在琪琪的臉上咬了一口,他終搶到了圖書。
    2.集體活動。幼兒自由坐在地上.熙熙坐在后一排。老師引導(dǎo)幼兒觀察圖片后.讓幼兒自由討論。熙熙一會兒拉拉前面小朋友的頭發(fā),一會兒抓旁邊小朋友的衣領(lǐng),還故意把別的小朋友絆倒。老師發(fā)現(xiàn)后,叫他起來回答問題.他回答正確。
    3.表演游戲。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和材料。熙熙在第l小組,他拿著一個小熊的頭飾跑到第一組:“你們看,我今天要當小熊?!边@時,熙熙發(fā)現(xiàn)黃黃和春明為了爭小熊角.色互不相讓,于是他說:“你們用剪刀石頭布,{誰贏誰就當小熊}?!秉S黃輸了,但他不認輸,要再剪。熙熙一步上前去搶黃黃手巾的頭飾,黃黃不給他.他就用力一推,將黃黃推倒在地,并把頭飾給了春明.
    4.分組活動。老師引導(dǎo)幼兒自由觀察圖片。熙熙站起來,四處走一走,看一看,與一位小朋友開玩笑。老師發(fā)現(xiàn)了,瞪他一下.他回去看圖片了,等老師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繞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絆倒在地,他很開心。
    效果:
    通過兩個月的家園共同教育,熙熙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懂得與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規(guī)則,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同伴對他也很認可,推薦他當組長、小老師等。這不斷足使他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取得更大的掛步。
    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2】
    游戲開始了,斌斌把凳子圍成圈,從教室的材料庫里拿了一些紙箱放中間,我問他今天玩的是什么,他說:“賣車?!彼延械募埾浞旁诘首由?,有一個紙箱放在地上。斌斌繼續(xù)在材料庫的紙筆區(qū)找來紅色的蠟筆,在紙皮上寫下1234567890、1112、12345,然后又用蠟筆在紙盒上涂抹顏色。旁邊一個女生一直跟著他。斌斌把紙箱的各個面都涂上顏色。
    分析
    幼兒的書寫是在涂涂寫寫畫畫中進行的,斌斌在裝扮汽車的過程中,寫下“1234567890、1112、12345”這些數(shù)字,代表了孩子生活中關(guān)于車牌的經(jīng)驗,這樣的書寫與游戲內(nèi)容配合,是游戲的需要,也是斌斌不用有意識地想象的情況下自然完成的。中班幼兒已經(jīng)自發(fā)地在場景中要涂涂畫畫,正是培養(yǎng)前書寫的關(guān)鍵期,教師通過在材料庫中提供紙筆,鼓勵和方便幼兒隨時進行記錄,不僅滿足了幼兒的發(fā)展需要,為幼兒的前書寫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支持,也為觀察幼兒的前書寫行為提供了機會。
    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3】
    斌斌拿來記號筆在紙箱上寫SF(經(jīng)老師詢問,說是車牌前面的字母),此過程中沒有和同伴說話。當他記錄時,女生說:“不對,今天星期二。”斌斌說:“不對,今天星期三?!眱蓚€一邊說,一邊在紙板上畫了“2”和“3”,并打上和,詢問斌斌以后知道——“2”代表星期二已經(jīng)過去了,所以打叉,“3”代表星期三沒有過去,所以打了勾。
    分析:
    斌斌在賣車游戲中表現(xiàn)出行動的有意性強,對汽車的造型先想好了再找材料做,目的性強,每尋找的材料和工具都直接為他的游戲想法服務(wù)。例如用凳子圍成圈變成4S店;找來膠帶將紙箱的三面固定,還要檢查是否粘得牢固,事實上也很牢固。又如用蠟筆為汽車涂色,用記號筆在車身上畫上標志“SF”,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特別是在汽車三面都粘好了,斌斌兩手摸著立起來的紙板,還不時地輕拍一下,十分形象地塑造出一個技術(shù)嫻熟的汽車工人的樣子。斌斌還用了兩種符號的結(jié)合來表達對星期的認識,一邊和同伴交流,一邊書寫了關(guān)于今天是星期幾的過程。這里的書寫體現(xiàn)了孩子對事物描述的需要,斌斌為了汽車游戲的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進行書寫,他們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地快樂書寫,只為游戲服務(wù),不在于書寫了多少數(shù)字、字母,以及寫得好不好等。
    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4】
    4S店里已經(jīng)沒有車子了,斌斌在公告板上先畫了火箭(經(jīng)詢問說明天準備造火箭)。他繼續(xù)在火箭下面畫著表格,寫著一些數(shù)字“123451”。這時店外面熱鬧的聲音傳來,安安買的車子與洋洋買的車子接了起來,儼然像一輛小火車,兩個小伙伴正開心地開著火車穿梭于教室。斌斌停止記錄,向同伴提醒這是汽車,不是火車,沒有收到回應(yīng)。斌斌轉(zhuǎn)身回到凳子上,并在紙板下面畫上了一只小草莓,并畫了兩個叉叉,(經(jīng)詢問,因為安安和洋洋是草莓隊的,給他們兩個叉?。┗疖囖D(zhuǎn)了一圈,斌斌再次對安安說:“安安,我跟你說這是汽車,不是火車?!薄澳憧此@么長,像火車?!焙笈诺难笱笳f。斌斌繼續(xù)對著安安說:“你不是老板嗎?”仍然沒有得到安安的回應(yīng)。
    分析:
    斌斌在這一階段書寫了明天的游戲內(nèi)容——造火箭;書寫了連串的數(shù)字;書寫了自己對事件的感受——小草莓和叉叉。游戲中當發(fā)現(xiàn)自己店里賣出的汽車變成了火車時,斌斌三番兩次出面提醒同伴“安安,我跟你說這個不是火車?!碑斖槿匀粓猿肿约旱南敕〞r,斌斌沒有生氣的表情,我們只是通過他的畫畫記錄、他不時地張望同伴開車的眼神來猜測他其實很在意,在這里斌斌的記錄成了孩子對同伴行為不滿的情緒表達,因情緒得到宣泄而沒有發(fā)生同伴間的沖突。而當他們的口頭語言還沒能準確地表述一件事情帶給自己的感受時,孩子在情緒情感表達中會多一些繪畫方式,——斌斌用涂畫圖形、形象、象形符號和數(shù)字來表情達意。
    幼兒園中班行為個案分析【5】
    在聽到收玩具的音樂時,只見斌斌很主動地對同伴說:“我來收!”因為紙箱較多,老師幫忙一起把紙箱疊整齊向斌斌問道:“這樣可以了嗎?”斌斌點點頭。后斌斌把他在游戲一開始就使用的一張被撕下的白紙也送送到材料區(qū)時,整理工作才算完成。斌斌來到桌子旁,拿起記號筆和本子開始畫。他畫了今天使用的材料,上面一行從左到右分別是紙箱、凳子、蠟筆、膠帶和紙板。中間一行標明今天的日期——11.22,而在下面一行畫的是明天要使用的材料。
    分析:
    斌斌在游戲中物歸原處的意識很強,斌斌也在使用一些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例如:發(fā)現(xiàn)有人把店里的車子開走了,他對著開車的同伴說:“你還沒有付錢就開走了?”對賣車游戲中要先付錢再拿車的規(guī)則是明確的。又如有同伴說“你這有火車嗎?”,斌斌清楚地說“我是賣汽車的,沒有火車?!睂u車游戲中賣什么是明確的。由此看出斌斌行動條理清楚,行為習(xí)慣良好,具有較強的規(guī)則意識。而且斌斌的日記表達也一目了然。孩子會劃線區(qū)分記錄的區(qū)域,記錄今天的日期,是教師對幼兒日記書寫的要求;記錄今天和明天游戲要使用的材料,用圖形圖案表示相應(yīng)的物品,能產(chǎn)生對比。每一位幼兒的游戲日記表達是不同的,有的用圖畫表示了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有的用一些符號和圖畫表示自己遇到的困難。老師抓住了幼兒表達的需要,組織大家幼兒在游戲后進行游戲日記的記錄,這是更為規(guī)范的書寫,幼兒坐在桌子旁,在本子上拿筆進行書寫,包含正規(guī)的書寫材料和書寫姿態(tài),但我們看到在中班幼兒的日記表達中暫時沒有出現(xiàn)標準的文字。
    前書寫活動重在引起幼兒對書寫的主動、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保持并發(fā)展這種興趣,而不同于正式書寫活動對書寫的知識、內(nèi)容和形式的嚴格要求。斌斌的前書寫行為貫穿他的整個游戲,不僅代表了孩子的游戲想法,而且用符號和數(shù)字描述了游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