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成語寓言故事集錦

字號:

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是分享的經(jīng)典成語寓言故事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刻舟求劍】
    從前,有個人帶著一把寶劍坐船。船才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辦呢?他想了半天,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著。
    劃船的人很著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著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里下去找就行啦!”
    劃船的人說:“你的劍掉進了水里,劍又不會跟著船走,怎么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夫的話,于是,船夫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么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里,現(xiàn)在船走了這么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爸邸笔恰按?,“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有個人在田里耕地。忽然跑來一只野兔,一頭撞在田邊的大樹上,折斷了脖子死去了。那個人高興極了,把野兔拾了起來。他從此放下了鋤頭,坐在大樹下等著,希望再有野兔跑過來自己撞死在大樹上。野兔當然不會再來了,可那個人的田地卻荒蕪了。
    “守株待兔”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爸辍痹谶@兒就是“樹”。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比喻有人把偶然發(fā)生的事情當作經(jīng)驗,還牢牢守住不放。一個是比喻有人不愿切實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獲。
    【掩耳盜鈴】
    有個人要偷一口鐘。鐘很大,他抱也抱不動,背也背不走。怎么辦呢?他想不如把大鐘砸碎了,把碎銅一塊一塊搬回家去,于是舉起鐵錘就砸。沒想到大鐘“當”地一聲,把他嚇了一大跳。他只怕讓別人聽見,急忙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不見鐘聲,別人也就聽不見鐘聲了。
    “掩耳盜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氨I”就是“偷”。故事說的“偷鐘”,成語說的“偷鈴”,意思是一樣的。有人干了壞事,想盡辦法遮蓋,自以為遮蓋得很巧妙,可是別人決不會不知道,這種想瞞過別人結(jié)果只是騙了自己的做法,可以說是“掩耳盜鈴”。
    【畫蛇添足】
    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他買了一瓶好酒,于是請了很多朋友到家里來做客,準備把這瓶好酒喝掉。這瓶酒非常好喝,大家都喝得很開心,喝到剩最后一杯的時候,大家都還想喝,可是讓誰喝呢?
    于是,有人想了個辦法,對大家說:“這樣吧,咱們來比賽畫蛇。誰先畫好,最后一杯酒就讓給誰喝?!贝蠹叶纪饬?,就在地上畫起蛇來。有一個人很快就畫好了,他看到大家都還在畫,就說:“你們還沒畫好呀,看吧,我還來得及給蛇添上四只腳哩!”于是他端起酒杯,一邊喝一邊又在地上畫起來。他還沒把四只腳畫完,有個人也把蛇畫好了,就搶過他手里的酒杯,幾口就把酒喝干了,對他說:“蛇本來沒有腳,你為什么要給他畫四只腳呢?你現(xiàn)在畫的不是蛇了,所以你不能喝這杯酒!”
    “畫蛇添足”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跟“弄巧成拙”一個樣;想賣弄一下本領(lǐng),反而把事情搞壞了。故事中的那個人就是這樣,他已經(jīng)把蛇畫好了,為了添四只腳,反而沒喝到酒。另一個意思跟“無中生有”相仿,蛇本來沒有腳,硬要給他添上四只腳,這不是多余的嗎?因此還有人用“蛇足”來比喻沒有必要的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