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重點:
    借助形聲字特點以及熟字比較的方法識記8個生字;借助插圖和動作演示理解詞義。
    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交流四季的特點。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著重指導讀好生字“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
    2、指導學生讀課文。
    (1)分部分讀課文,師相機正音。
    (2)讓學生選讀課文,重點引導說說春天景物的變化,師相機點撥。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看圖學習課文第1部分詞語。
    (1)出示“春風”圖片,指名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認讀詞語“春風”。
    (3)引導想象表達,春風會給我們帶來哪些變化呢?
    (4)指導識記“春”“風”二字,并口頭比賽組詞。
    (5)學生在課本P2練習書寫“春”“風”二字,小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點指導:“春”在田字格中上寬下窄,“風”的“橫折彎鉤”不同于以前學過的“九”,“鉤”部分寫時要稍斜一點。
    2、引導總結“春風”一詞的學習方法。
    3、小組合作學習“夏雨、秋霜、冬雪”等詞。
    (1)小組同學看圖自學以上三個生詞。比較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組詞。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點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師相機講解“霜”和“雪”的區(qū)別。
    (3)學生朗讀三個詞。
    (4)指導書寫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整體誦讀四個詞。
    5、出示:風聲、雨景、霜降、下雪的場景。     
    (1)用連線題形式學習新詞: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
    (3)認讀新字:吹、落、降、飄。
    6、再次總結四季特點。
    四、歸類觀察,評價書寫
    1、再次觀察四幅圖,感受四個季節(jié)氣象特點。
    2、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仔細觀察,重點觀察雨字頭的書寫特點。
    3、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描一個,寫一個。
    4、同桌互評,全班評。
    五、布置作業(yè)。
    把自己寫的漢字給家長看,讓他們評一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1、出示字詞卡片,引導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板書課題,引入新課,學生用“春”組詞并說話。
    3、讀詞: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再次引導學生回顧課文。
    二、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在上節(jié)課里,我們認識了四季,四季里美的是春天,那么,哪些同學能告訴我,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2、指名說,教師相機板書:青草 紅花 游魚 飛鳥
    3、用各種形式朗讀以上生詞。
    4、識讀生字“花”“游”“飛”,齊讀生字“花”“游”“飛”,并組詞。
    5、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引導學生看課本P2插圖。
    6、指導說話。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圖說話要有一定的順序。 
    7、引導說話:
    (1)青青的小草在哪里?
    (2)紅紅的花兒在哪里?
    (3)跳出水面的魚兒在哪里?
    (4)茂密的樹林里有什么?
    8、對照說話要求,師生互相評價,教師作相應的鼓勵。
    9、出示:
    池草青   山花紅  魚出水  鳥入林
    10、指導讀詞,識讀生字“入”,并組詞。
    11、書寫生字“花”“飛”“入”。
    (1)“飛”和“風”對比指導,“入”和“人”對比指導。
    (2)“飛”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筆于左上格中間稍低位置,“橫折彎鉤”寫法和“風”一樣。
    12、全班交流展示,表揚書寫規(guī)范的學生。
    三、掌握方法,積累背誦
    1、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引導回顧每部分詞語的內(nèi)容,選擇讀得熟練的一個詞語說話,師適時板書。新-課-標-第 -一-網(wǎng)
    3、出示每部分相對應的畫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嘗試背誦。
    4、組織學生用其他方式背誦課文。
    (1)同桌互背,齊背,男女生競賽背。
    (2)小組分角色表演、背誦。
    (3)在畫面內(nèi)容提示下全班齊背。
    5、組織展示背誦。
    四、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維訓練,引導學生想象:每個季節(jié)都有各自獨特的美麗,而春天在我們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課文中寫的這些春天的詞外,你還知道哪些寫春天的詞呢?告訴大家吧。
    2、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編詞語。
    3、出示詞語,引導學生抄寫詞語。
    4、采用開火車、猜字謎等方式引導學生鞏固生字。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指導學生說一說春天帶給人們的感受。
    2、布置作業(yè):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并讀一讀。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要求:
    1、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含有“豎”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豎”的寫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新授:
    (一)講解“豎”書寫要領。
    1、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從上到下)。
    3、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豎”有什么特點。
    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
    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圖示: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
    圖示: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圖示:
    5、指名說一說垂露豎、懸針豎、短豎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范。
    (二)學生練習書寫豎,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三)學習書寫帶豎的字。
    1、出示范字:
    十上土干工正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十:橫平豎直,是懸針豎
    上:垂露豎,上面的橫稍短,下面的橫略長。
    工:上面橫短,下面橫長。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強調(diào)寫字姿勢。
    7、比一比,改一改
    三、總結,小組內(nèi)評一評誰的字寫得漂亮。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運用熟字加減等方法,結合語境認識“之、初、性”等13個生字,會寫“遠、近、義”等7個生字,重點寫好“之、義”。
    2、認讀“初始、初夏、性格、個性“等8個詞語,復習“不”的變調(diào)規(guī)律。聯(lián)系生活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之、初、性”等13個生字,聯(lián)系生活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頻,激趣導入。
    1、教師引言:聽,一群小朋友在誦讀什么呢?(播放《三字經(jīng)》的音頻文件,組織學生認真傾聽。)
    2、交流:你聽清小朋友誦讀的內(nèi)容了嗎?你能嘗試著說一說嗎?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出示課件)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兒歌,先圈出本課的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借助拼音識字或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2、找學生試著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發(fā)現(xiàn)錯誤讀音,集體訂正后齊聲朗讀。
    3、再自由讀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讀音,多讀幾遍,注意三字一停頓。
    三、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同桌交流怎樣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們。(出示課件)
    2、學生匯報:大聲領讀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1)“之”字形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點是她的頭,橫撇是她的身體,捺是她舞動的裙擺。
    (2)“初”本義是用剪刀裁剪布料。記憶方法:用刀剪斷臍帶的胎衣,嬰兒的新生就開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結構??梢赃@樣記: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邊“忄”,右邊“生”,合起來就是“性”。
    (4)“善”翹舌音,可用字歌記憶:小羊坐地上,張口說“善良”。
    (5)“習”用字歌記憶:“羽”丟半邊就是“習”。
    (6)“教”左右結構。多音字:jiāo(教書);jiào(教師)。
    (7)“遷”半包圍結構。用“加一加”的方法記憶并組詞。
    (8)“貴”貝部,表示與錢物有關。本義:物價高,與“賤”相對。
    (9)“?!甭N舌音。組詞:專心致志、專注、專門。
    (10)“幼”組詞:幼兒、幼蟲、幼苗。
    (11)“玉”石頭的一種,質(zhì)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字歌:大王懷中一寶石。
    (12)“器”用具的總稱。組詞: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記憶:一只犬四張口。
    (13)“義”組詞:正義、情義、見義勇為、兄弟相擁,義薄云天。
    3、去掉拼音,多種方式認讀:學生領讀、自由讀、開火車讀。(出示課件)
    四、師生互動,感知韻文。
    1、先學后教,理解第一節(jié)韻文大意。
    (1)多媒體出示第一節(jié)內(nèi)容,朗讀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對讀。要求注意字音,讀得流利標準。
    ②同桌交流第一節(jié)意思,有困難的請教老師。
    ③自主選擇喜歡的句子匯報自己的理解。
    (2)教師口述韻文大意。(預設: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長的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教育孩子的方法重要、珍貴的就是專心。)(出示課件)
    (3)學生結合課文,自主說出第一節(jié)韻文大意。
    2、先教后學,理解第二節(jié)韻文大意。
    (1)教師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二節(jié)。(師生對讀,拍手讀,齊讀。)
    (2)導學:出示第一句,抓關鍵詞,引導理解意思。(出示課件)
    ①在這一句中,請你找出一組反義詞。(幼和老)
    ②教師導學:“幼不學,老何為”的意思就是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沒有知識,能有什么用?同學們能結合老師的解釋把這一句完整地解釋一下嗎?
    (3)出示第二句,結合圖片理解意思。(出示課件)
    ①教師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圖片,解釋:玉不經(jīng)過打磨雕琢,是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學:人也和玉一樣,要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請你和同桌一起說說這一句的完整意思。
    五、明確要領,指導書寫。
    1、出示所有要寫的生字寶寶:之、近、遠、義、相、習、玉。(出示課件)
    2、師指導書寫本課生字。
    (1)觀察例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語文書中的書寫范例,看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師范寫,學生邊觀察邊書空。
    (3)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描紅,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再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4)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六、總結全文,鞏固拓展。(出示課件)
    老師帶領學生讀《新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