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傳統(tǒng)文化作文素材

字號:

寫作素材中有一類素材,是具有文化因子、富含文化底蘊的素材,這就是傳統(tǒng)文化素材。這樣的素材教材中隨手即可拈來,是高考作文制敵取勝的又一絕招。今天給大家?guī)碛嘘P(guān)傳統(tǒng)文化素材及相應(yīng)的講析與優(yōu)秀范文,一起來看吧!
    
    2020高考傳統(tǒng)文化作文素材篇一
    名作鏈接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nèi)?,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dāng)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么也好也好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源》或《辭?!?,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nèi)f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云霞,駭人的雷電霹靂,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聽聽那冷雨》
    材料講析
    《倉頡造字》《語言的演變》
    1.漢字與愛國情懷。漢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構(gòu)成。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侵略的民族,往往會被剝奪學(xué)習(xí)和使用本國語言的權(quán)利。因此,漢字作為一個民族溝通交流的工具,更體現(xiàn)了一種對自我身份的認可和對國家的愛。
    2.漢字體現(xiàn)民族性格。漢字“橫平豎直”,這是每個初學(xué)漢字的人都知道的要訣。中國字講求四平八穩(wěn),這正體現(xiàn)了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積淀下來的沉穩(wěn)和大氣。細細解讀漢字,不管是象形字還是形聲字,筆畫里記錄了中國人的生活經(jīng)歷,蘊涵著中國人的處世哲學(xué)。
    3.漢字與傳統(tǒng)文化。漢字,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構(gòu)成。從《詩經(jīng)》到元曲,從戲曲到流行歌曲,中國人以漢字記錄著自己的發(fā)展史,也記錄著這個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文化。每一首唐詩,都是漢字奏響的絕唱,每一句唱詞,都是漢字表達的心聲。
    4.漢字形體與性格的聯(lián)系。通過書寫漢字,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你信嗎?歐陽詢行事端莊謹慎,于是行楷書嚴謹工整。唐伯虎為人風(fēng)流倜儻,于是其字豐潤優(yōu)雅……別懷疑,漢字,就是這么奇妙!
    佳作展示
    哭泣的倉頡
    我一直堅信,語文是天國的水。據(jù)說,文字是由黃帝命倉頡造的,那么,說語文乃至文學(xué)是由倉頡造的也不為過。早的文字是祭祀用的,這就使語文沾染上神圣的氣息,成為天堂的聲音。請注意,我所說的語文,是具有凈化人心作用的文字精靈,不是束縛或者說陪伴了我九年的語文教科書上的辭條。
    撫著書脊,文字就在身邊“麥斯威爾”的霧氣氤氳中染上甜香。時間在手指間似水流過,我乘著文字的翅膀,在空氣中捕捉每一絲感動:忽而是屈原的《天問》悲慨的泣聲,忽而是曹操《觀滄?!芳ぐ旱挠囗崳龆謧鱽聿茏咏ㄔ诼逅呝潎@“皎若太陽出于朝霞,皓如芙蓉出于清波”。突然,又聽見杜甫對公孫大娘劍舞的描繪:“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語文,該是東坡“十年生死兩茫?!钡母袊@,是陸放翁的“身在天山,心老滄州”,是杜工部的“叢菊兩開他日淚”!語文,是精靈!是偉大!是天國之泉……
    似水流年,白駒過隙,精靈,變了。
    如今的語文,不是悸動,而是方格紙,是主謂語,是依附在皮膚上的咒語,連細胞的生長都被扭曲。不見了“幾處云龍飛舞”,唯有語法束縛;不見了“水草牽風(fēng)翠帶長”,只剩寫崴了的作文樣式;不見了《家》《春》《秋》的暖意,只有老師不斷嘮叨的“中心意義”……
    神的精靈啊!你為何如此滄桑……
    如今的語文,沒有維納斯“不完而美”的意境,沒有圣馬麗亞般的神秘,它被語法、文體、結(jié)構(gòu)所代替。語文,不僅僅是分析一個句子的主、謂、賓,不僅僅是一個詞到底解釋為“回來”還是“回歸”,不僅僅是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僅僅是為一個說明方法的好處費上半天勁。語文,應(yīng)該是自由,是每一句都不需抽取時態(tài)、語法,是自由地寫出所要說的。語文,是上帝眷顧的。
    空氣中彌漫著死尸的味道。語文已被擊打得千瘡百孔。
    又有一本叫《版語文》的書被炒得火熱。
    又出了一本權(quán)威教輔名喚《語文語法全覽》。
    老師又向我們推薦應(yīng)付中考的書籍。
    剎那千年,我仿佛成了造字的倉頡,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悲慟著,一滴淚滑下……
    【點評】
    國學(xué)之美源于漢字之美。倉頡是漢語創(chuàng)造者,也是傳統(tǒng)語文偉大而神圣的象征?!爸灰獋}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dāng)必然長在?!弊髡哌€引用陸游等人的詩作表明了語文的真諦:“是精靈!是偉大!是天國之泉……”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針對弊端,文中痛下針砭。語文的真諦在于傳情,在于言美,但在功利主義的摧殘下,語文日益失去了往日的靈性,“連細胞的生長都被扭曲”,豈不令人痛心!作者將理想與現(xiàn)實相對比,筆調(diào)感傷,對比鮮明,凸顯主旨,也發(fā)人深思。
    給漢字的“情書”
    親愛的漢字:
    您好!我是你忠實的粉絲,可以說,我非常非常愛你,每天都在想你,描繪你。從而,我要寫一封情書給我愛的你――漢字。
    從我出生開始,我就愛上了你,可謂是對你一見鐘情。與你接觸,與你談笑風(fēng)生,與你學(xué)習(xí),我非??鞓贰T谖已壑?,你具有無比的魅力,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你的美,在名家的筆下,你的魅力可謂是綻放到了極點,不能不令我銷魂。
    在書圣王羲之的熏陶下,草書的你濃纖折衷,行書的你遒媚勁健。在顏真卿的渲染下行草遒勁秀挺,莊重勁美,氣勢雄厚,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在歐陽詢的指導(dǎo)下險勁而又平穩(wěn),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在柳公權(quán)的培育下,體勢勁媚,爽利挺秀,字字嚴謹,一絲不茍。在唐伯虎的描繪下圓轉(zhuǎn)遒麗,豐潤優(yōu)雅。在豪情的蘇東坡筆下,酣暢淋漓,縱逸豪放。在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筆下,搖曳多姿,詭譎有致。在劉墉的感染下,略作柔婉,精華蘊蓄……那么多的人因你而出名,那么多的人為你而折服,我一個柔弱的平凡女子,能不被你的魅力所折服嗎?
    歷經(jīng)萬代的滄桑,你依然極具魅力,古風(fēng)依存。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隸書到草書再到楷書后到行書,你在先人的渲染下歷經(jīng)萬般變化。無論是哪個時候的你,我都愛你,愛你的變化多端和美麗的身軀。
    雖然你不是“S”形的標(biāo)準身材,可是你的身材不僅令中國人銷魂,也令外國人折服。田字格里,方方正正,突顯中國人的方正,正氣渾然,正義凜然。筆畫之間剛勁有力,露出結(jié)實的臂膀,突顯中國人的豪放強壯,堅強不屈,非凡的毅力。你臉上那神秘的面紗被揭開,筆捺之尾顯露你秀麗而又妖嬈的一面,描繪了中國美麗的山水情調(diào),一絲絲溫柔的撫摸,實是令我銷魂啊!
    何日無你?何處無你?在學(xué)校,在街上,在家里,在公司,在車上,在商場,在書里……每個角落都有你的身影。腦海中時時浮現(xiàn)你的身影,揮之不去。因為,我把你深深地刻在了腦海里,刻在了心里。
    我每天都在描繪你,想象著你。家里已沒有了白紙,只因為,我在紙上畫滿了你,變化多姿的你。給我上萬張白紙,我也能在全部的紙里畫寫滿你,你令我每一刻都在描繪你。只要給我一支筆,一張紙,我就能把你畫在紙上。畫滿你的紙,我從不丟棄,只會找一個可以安心的地方,好好地一直珍藏著。
    寂寞的夜晚,只要想起你,我就不會孤單。我的夢里,每次都有你。我想,只有在夢里,你才會真正的只屬于我一個人,那種幸福的感覺亦是無法言語的。我的書中有你,我的文章中有你,我的這封情書中更有你,我的生活中總是有你。
    沒有你,我真的會瘋掉,放棄一切去尋找你,去一切可能有你的地方找你,直到找到你為止。有你相伴的日子我不再孤單,我的生活充滿了色彩。我不想再用過多的語言來描繪,寫了那么多,就只想告訴你:我真的真的很愛你!
    愛你的××
    ××××年×月×日
    【點評】
    中國古文化源遠流長,作者在此選擇了“漢字”這一具有典型中國文化內(nèi)蘊的事物著筆,由點及面,又聯(lián)系到了書法、文學(xué)等由漢字構(gòu)成的傳統(tǒng)文化,視野寬泛,素材運用靈活自如。更難得的是,作者講漢字的形象特征與中國人的性格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贊美和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感。這種在積累大量素材的基礎(chǔ)上,對素材的聯(lián)想、遷移、組合能力,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
    
    2020高考傳統(tǒng)文化作文素材篇二
    相傳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jīng)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后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結(jié)婚后,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牛郎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云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天河就出現(xiàn)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
    材料講析
    《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臺》《迢迢牽牛星》
    1.關(guān)于幸福。如何理解幸福?牛郎織女每年只有七夕才能相見,全年里其他的364天都要忍受孤獨,他們幸福嗎?這個故事流傳了上千年,至今他們?nèi)匀桓糁y河相守。于是,我們明白,“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對相愛的人們來說,那種期盼就是一種幸福。這個道理也適用于其他領(lǐng)域,比如你有一個尚且未能實現(xiàn)的理想,而你執(zhí)著于這理想,這執(zhí)著就是你的幸福。這種期盼與執(zhí)著中的幸福雖然帶著苦味,但那苦中的一絲甜卻更加迷人。
    2.關(guān)于星空。星空中不僅藏著美好景致、天文知識、個人思緒、好詩好詞,也藏著浪漫的傳說。銀河是夏日星空中耀眼的星帶,而每看到銀河就會想到牛郎織女的故事。
    3.關(guān)于愿望。窮困的青年遇到美麗的仙子,并且結(jié)為伉儷,這在現(xiàn)實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講究門當(dāng)戶對的古代,對大多數(shù)困頓的青年來說,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文學(xué)故事往往使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愿望得到補償,可以給我們以安慰,但是要使愿望成真,卻要付出真實的努力。
    佳作展示
    幽夜
    我,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女孩,總會在夜里望著那滿天的星星幼稚地笑,傻里傻氣地聽著風(fēng)聲……
    這樣的一個夜晚星星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一點,兩點……就像一個個淘氣、幼稚的孩子的眼睛。銀河像一條白綢子橫貫天空,小時候聽外婆說在銀河兩邊的牛郎織女只有在每年的“七夕”相會。在那一天,地上的喜鵲都被召到天界,為他們搭起一座“鵲橋”。今天正是他們相會的日子,突然一顆流星在天上劃過,似火焰,似閃電,一瞬間便消逝了。我想這流星就是天上的信使,為星星傳遞著無數(shù)個美麗而神奇的消息。
    不知過了多久,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才從云朵的后端探出半個臉,偷偷地瞧著人間,而先前那些活潑得像孩子一樣的星星也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使人只能看到一個飄渺的影子:有的閃著眼睛,躲在一個角落里偷看著什么,有的像調(diào)皮的男孩,扮著鬼臉,不停地擠弄著小眼睛。而我卻沒有見到牛郎織女星,他們也許躲到一個地方悄悄地說情話吧!慢慢地月亮終于從云端露出整張臉來,滿盆清輝,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美麗。
    皎潔的月光傾瀉下來,大地成了銀白色的世界。一時間星星都害羞似的躲了起來,只有一兩顆大膽的星星仍勇敢地站在天幕上,我想它們也許是與月亮做伴也許是與月亮媲美??傊@一切似乎在夢幻中,顯得那樣幽靜和神秘。萬物似乎睡了一般,聽不見一絲風(fēng)吹草動。
    夜靜了,我驚異地發(fā)現(xiàn),那天空中零零星星的閃爍著寶石般的光澤,多迷人!在那深藍色的天空中,懸著半明半暗的星星。它們與月亮把光都給黑夜,那幽靜的光似乎是黑暗里的生機。
    就這樣一個柔柔的夜!美麗!
    【點評】
    這是一篇寫景的佳作,作者恰當(dāng)?shù)匾昧恕芭@煽椗钡膫髡f故事,令幽夜的星空更加神秘而浪漫。而這種關(guān)于外婆講故事的回憶,也給幽夜增加了一份來自心底的溫馨?!敖裉煺撬麄兿鄷娜兆印庇钟诓唤?jīng)意間點出了文章寫作的時間。一個傳說的運用,竟然一舉三得,使這篇寫景之作擁有了更多景外之意,令人贊嘆。
    在記憶深處消逝
    從小聽大人講“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看紙鳶飛翔于藍天的動人畫面,聽“貴妃醉酒”的京劇片段……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記憶里,仿佛是一篇銘文,心靈上毫無保留地接受著東方文化的洗禮。
    而如今,我卻更陶醉于“亞當(dāng)夏娃”的飄逸浪漫,更迷戀于奧斯卡金獎的雍容華貴,也更沉醉于迪斯科的動感十足……在某一個角落,被遺忘的文化在不知不覺地擱淺,我欣然接受著西方文化的高貴典雅,卻忘記了東方文化的深沉韻味。
    有一天,當(dāng)我猛然想起在那個憂傷的江畔,屈原飲恨投江,今天我們用龍舟去悼念,在那個繁燈的夜晚,我們吃著粽子品味過去的時光……我才意識到,記憶深處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離我而去了。
    看著圣誕節(jié)張燈結(jié)彩,看著情人節(jié)浪漫溫馨,看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麥當(dāng)勞、肯德基,我的心里不禁感到一陣悲涼。不知道有誰還能靜靜的聆聽“牛郎織女”,有誰還在興致勃勃地賽龍舟……傳統(tǒng)文化的消逝,恐怕感到悲哀的不只是我一個人,但愿歲月的長河沖不盡她的繁華,還留給后人一片天空。
    我們丟了什么?
    又是一年春柳綠!在這個如此現(xiàn)代的時代里,又有多少人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或許,更多的是哼著“我的心太亂”,跳著迪斯科在狂歡吧?
    中國文化?已經(jīng)在慢慢被人淡忘了吧!如今,端午節(jié)的龍舟,依舊在劃么?清明時節(jié)的行人,依舊斷魂么?故鄉(xiāng)里的社戲,是否還在演呢?中秋節(jié)的親人,依舊會團聚嗎?或許已經(jīng)淡忘了吧,那什么漸漸濃了呢?圣誕節(jié)的街燈,徹夜明亮;情人節(jié)的鮮花卡片,到處飄香;麥當(dāng)勞這個異族家伙,也在中國安了家,買了新房……或許異國文化的魅力的確巨大,但一個中國人不應(yīng)當(dāng)把自己的文化發(fā)揚光大嗎?吸取國外文化,卻怎能以犧牲本國文化為代價?我們怎能丟掉自己而去學(xué)別人呢?
    又是一年春柳綠!但愿此時的人們少扮些牛仔,多穿些唐裝;但愿此時的國人少聽些流行,多看些京??;但愿此時的孩子少聽些“亞當(dāng)夏娃”,多聽些“牛郎織女”!
    【點評】
    作者通過強烈對比,巧妙地將中西方文化做了小小的碰撞,在深味中,引出一個沉重的話題: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文化正在迅速消逝的現(xiàn)實?!芭@煽椗闭诒畸湲?dāng)娜所取代,不知道有誰還能靜靜地聆聽“牛郎織女”,有誰還在興致勃勃地賽龍舟……作者列舉的事例典型,讓人震撼,發(fā)人深省。
    
    2020高考傳統(tǒng)文化作文素材篇三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里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后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jié)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摘自《俗世奇人〈泥人張〉》
    材料講析
    《核舟記》
    1.傳承文化,美化人類家園。五千年中華文明,積淀了許多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泥塑藝術(shù),是這些文化遺產(chǎn)中的重要一支。文化遺產(chǎn)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傳承它們,不僅有助于輝耀人類文明,而且可以裝點美化我們的家園。因此,保護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類文明,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zé)任。
    2.弘揚傳統(tǒng),古老文化發(fā)春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們民族的古老文化之一。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推動了民族進步的車輪。這是我們民族為世界留下的彌足珍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作為子孫后代的我們,不僅要保護好這些遺產(chǎn),還要發(fā)掘它,弘揚它,利用它豐富我們的社會,促進我們進步。
    佳作展示
    捏彩泥的老爺爺
    在語文課本上得知有個叫“泥人張”的老前輩,捏泥人的手藝相當(dāng)精湛,但一直無法親眼瞧見?!笆弧逼陂g看了一位老爺爺?shù)牟誓嗍炙嚕派钌铙w會到了我國民間藝術(shù)的魅力。
    老爺爺看上去早已過了古稀之年,但身子骨卻很硬朗,他坐著個小馬扎在路邊支起個小攤,上面插著五顏六色的各種各樣的彩泥作品,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少圍觀的人們。只聽得圍觀者你一言我一語地贊嘆著一件件杰作,好奇地睜大眼睛,想看個究竟。
    老爺爺可奇怪了,一言不發(fā),價錢只寫在一個小木板子上,旁邊放個鐵罐,這是什么意思啊?老爺爺嫻熟地拿出一塊彩泥,不緊不慢地捏了起來。據(jù)說這些作品的原料居然是上了色的糯米制成的,這可真是太神奇了!這時,圍觀的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個個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在手中不停變動的彩泥。那彩泥是從一個小鐵盒中拿出的,揪下一點,放在掌心搓成條,滾成圓,攆成片,在一陣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地操作后,一件作品又誕生了。這是奧運會吉祥物之一的妮妮,雖然不過六七厘米,但有板有眼,栩栩如生,引得旁邊人的們一陣陣叫好。
    這時,老爺爺開口了:“這些小玩意兒啊,定型后三五年都不會裂開,老祖輩傳下的手藝不能扔了,但咱也得與時俱進??!這些福娃就是我老頭子對奧運會的祝福了!”這一番話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和喝彩。
    接著才知道,原來看好哪個作品,就把錢扔在鐵罐子里,帶走就行了。老爺爺不是為了靠這個賺錢,而是真心希望捏彩泥的手藝可以傳承下去,不會被人們遺忘。后來,老爺爺還說如果真能那樣,他也死而無憾了。
    過了幾天,老爺爺就走了。應(yīng)該是到別處去傳揚這種民族精神了。有了新一代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這種種令人拍案叫絕的手藝絕不會消失,它們將越來越紅,越來越火。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將會在華夏大地的每個角落里生根開花!
    【點評】
    這是一篇寫人的佳作。作者抓住了捏彩泥的老爺爺“熱愛傳統(tǒng)手工藝”這個特點,將寫人與寫文化融為一體。文章由課本中關(guān)于泥塑的內(nèi)容引起對“十一”期間見聞的敘述。然后由遠及近地重現(xiàn)這個老手藝人在街頭捏彩泥的景象。后又借人物的語言,表達了泥塑這種傳統(tǒng)工藝技術(shù)的精湛,以及對保護這種民間工藝的美好愿望。
    這篇文章既可以說是借刻畫人物展現(xiàn)了文化,也可以說是將文化元素融入了人物刻畫。這種對于文化素材的活用方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