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流動的畫》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是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依據(jù),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課件,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由于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課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流動的畫》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流動的畫》課件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接觸文章課內容,能夠準確流利的誦讀文章。
    2、調動學生運用已有識字經驗,讓學生在情境中認字13個,會寫“流”、“動”、“扔”;通過識字,感受到形聲字部首表義的特點,從文字中尋找趣味,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文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情境中認字13個,會寫“流”、“動”、“扔”
    一、激趣導入,揭示目標
    1、談話:課前,同學們從大屏幕上所看到的一幅幅圖片,是老師通過網絡搜集到的咱們祖國的一些名山大川、風景勝地。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美麗可愛的地方,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有一個小作者,他和媽媽一起坐著火車外出旅行,在車上,看到那美麗如畫的景色,情不自禁地把看到的美景寫成了一首很美的小詩,名字叫《流動的畫》。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第四單元“祖國”,一起來欣賞它。
    2、板書課題,跟老師一起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流動的畫上畫的是什么?畫怎么會流動?)
    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3、出示目標:
    (1)、隨文認字13個,會寫“流”、“扔”。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聽讀課文,想象畫面
    (1)現(xiàn)在請大家欣賞“流動的畫”,不過,這幅畫不是用眼睛來欣賞,而是用“心”來欣賞。閉上眼睛,看誰看到的畫美麗。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2)睜開眼睛吧,剛才看到“流動的畫”了嗎?看到什么了?
    (3)多美的圖畫啊!你們想不想讀一讀課文,更近距離地欣賞“流動的畫”?
    2、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同學們,請自由讀一讀課文。你對自己有什么要求呢?遇到了不認識的生字,你想怎么去解決它?
    3、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1)同桌共讀課文,遇到不認的字想辦法解決。
    (2)相互認讀綠色通道及生字格中的生字,讀正確的畫一張笑臉。
    時間:3分鐘
    4、檢測:
    (1)認讀詞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2組),齊讀,再打亂順序讀
    一幅畫山腰白紗鮮花忽然微笑浮現(xiàn)流動弄臟扔掉
    (2)認讀生字。
    ①嗚啦哪啊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字都帶口字旁,都和說話有關系,再讀一讀課文里的句子,體會一下)出示句子:嗚——
    火車開啦!
    快看哪!
    啊,真的!
    哦,媽媽,我知道啦!
    ②幅腰紗鮮流動扔臟(抽查2組,再齊讀)
    ③似忽弄微浮(引導理解意思)
    還有幾個字寶寶,要單獨和大家見面。認讀生字,并把他們送回家。
    課件出示句子,
    ▲似
    師:這句話什么意思啊?(水庫好像一面鏡子一樣,山坡上還有一些住家的人)
    師:多美啊,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吧!
    ▲.“忽然”還可以換成什么詞?(突然)來,把“突然”帶進去讀一讀看看對嗎?
    ▲師:你能用“弄”說一句話嗎?
    ▲“浮”為什么是三點水旁?那浮的反義詞是什么啊?(沉)
    “臉頰”在哪啊?來,咱們大家一塊用手輕輕地拍拍我們的小臉頰。
    好多同學都找對了,臉頰就是臉部的兩側。
    來,讓微笑浮上我們大家的臉頰吧!
    (3)游戲鞏固:小火車把生字送回課文。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生字學得這么好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加通順、流利,趕快試試吧!
    2、師: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這么多同學都想展示自己?
    那咱們來個對抗賽吧,男、女生各請一名代表比賽,看誰讀的好!
    3、初步理解,感知內容
    (1)讀第一小節(jié)
    ①課文我們已能正確流利的朗讀了,課前的小疑問相信同學們也已經能解決,誰能說一說:流動的畫指的是什么?為什么畫是流動的?(坐在火車上,看到外面的景物就像流動的畫,景物是在變化著的)
    ②誰能從文中找出畫上的內容?
    師:我們來讀一讀這畫中的景色吧。指生讀
    出示:課件:小河彎彎曲曲,山腰飄著白紗。汽車往來穿梭,路邊開滿鮮花。水庫好似明鏡,山坡點點人家……
    ③畫中有哪些景物?指生回答,板書:
    ④來,睜大眼睛,透過車窗,向外看:欣賞課件,此時,你的心情怎樣?(高興、喜悅、激動、新奇)多美的畫呀,把你的高興、喜悅讀出來,把你的新奇讀出來:
    啊,真的!小河彎彎曲曲,山腰飄著白紗。汽車往來穿梭,路邊開滿鮮花。水庫好似明鏡,山坡點點人家……
    讓我們乘上火車,和小作者一起再來感受:讀第一小節(jié)
    ⑤火車繼續(xù)在向前開,欣賞美景:課件
    (2)、讀第二小節(jié)
    多美的景色呀,欣賞著美景,小作者想做什么?
    此時你們想做什么?(拍照、唱歌、畫畫)?你愿意破壞這美景嗎?小作者呢?他看見了什么?他知道了什么?
    來,讓我們一起留住這美景,保護好這美景。
    生齊讀第二小節(jié)
    (3)讀全文:
    這是一幅流動著的美麗的畫,我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它變得更美麗,千萬不能弄臟它。讓我們伴著音樂,再來欣賞這幅流動的畫,用我們的朗讀把它留下來。
    四、寫字練習
    同學們剛才還有很多想法,想拍照片,想唱歌,想畫畫,想不想像作者一樣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我們還要掌握寫字的本領,到時候就可以用我們的筆把它記錄下來。
    1、觀察一下,那一個字難寫?
    指導寫:扔
    2、學生寫字展示評價
    五、拓展閱讀,反饋檢測
    1、今天大家學生字,讀課文,學寫字,都表現(xiàn)得特別棒。
    (1)連線
    (2)選詞填空:
    紗沙留流
    ()土()窗()下()動
    2、老師想送給大家一件禮物,我邀請大家和我一起欣賞幾幅畫!想看嗎?
    祖國是張五彩畫
    東海水,舞浪花,海南島,穿綠褂,昆侖山,戴雪蓮,
    黑龍江,披銀沙,東南西北處處美,祖國是張五彩畫!
    小學二年級語文《流動的畫》課件篇二
    教學目標
    ★學習必認字11個,必寫字6個,理解本課詞語,引導學生積累運用,并指導個別字的書寫。
    ★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大地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同時滲透環(huán)保教育。
    ★繼續(xù)學習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利用多種方法識字,并能爭取朗讀、感悟課文。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積累;“穿梭”一詞的理解。
    教具準備
    圖片,詞卡,多媒體課件
    課后反思
    “流動的畫”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三冊中第四個主體單元“祖國”中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文中描述了“我”坐在火車的車窗邊觀賞祖國大地,看到車窗外美麗的風景,感覺到我們的祖國美麗如畫?;疖囋趧樱爱嫛币苍趧?,這幅流動的畫更美麗。而文中的“我”則是美麗的,因為“我”不隨便往“畫”里扔垃圾,是一個“懂事”的娃娃。這篇散文詩共分為兩小節(jié),內容不難理解,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著濃濃的情意,也賦有濃厚的童趣,有著很豐富的審美資源。本文需要學生識寫的生字,都包含在優(yōu)美的詞句當中,因此,本課的識字教學可以和對文章閱讀緊密結合。同時,學生可以通過朗讀與欣賞,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在積累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更多地了解祖國,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這些,都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還應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本課力求體現(xiàn)了以下幾點:
    1、利用多種方法識字。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痹诒菊n的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識字能力,注重看拼音識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用漢字構字規(guī)律,形聲字的特點來識字。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方法的點撥。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的老師?!痹诒菊n的識字鞏固環(huán)節(jié)中,我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入了適當?shù)淖R字游戲,如:當小老師帶讀、開火車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情境導入,初識課題。
    1、同學們,你們出去旅游坐過火車嗎?(生:坐過)“嗚——”火車鳴笛的聲音。師:聽,這是什么聲音?(生:火車聲)這時出現(xiàn)火車畫面。師:同學們快坐好,我們今天將乘坐這列火車進行快樂的旅行。(實際為組織教學。)
    2、師:火車開了!同學們快看!(給學生放流動的畫面。)看完后師生共同小結:這真是一幅流動的畫。
    二、指導書寫。
    1、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詩歌“流動的畫”,(屏幕課題)“流動”是這節(jié)課需要學習寫的詞,請同學們跟老師書空課題。(“流”字用紅筆寫。)讀課題,指“流”字問:你怎么記住這個字的?(點撥學生:用部首幫助理解這個字的意思,然后記住它,這真是一個好方法。)指導:寫這個字的時候注意不丟:點。老師板書。(學生練習)
    2、“動”請你觀察,怎么才能將字寫漂亮?書寫動
    3、請你們觀察,怎么寫才能將這兩個字寫漂亮?
    4、學生書寫,學生寫字,評價。(把學生的字展示)
    5、展示學生作品,然后補充完整
    過渡: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這到底是一幅什么樣的畫。
    三、感知課文,自主識字。
    1、打開書20頁,讀全文,看看和小作者一起看到了什么。遇見不認識的字,借助課后識字表的拼音爭取讀正確。
    2、誰想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讀音是否正確,一會兒來評價。
    3、同桌互讀課文,互相評價,如果他能做到讀正確,并比較流利,就獎勵紅星給他。
    4、男女生分小節(jié)讀,想一想和作者一起看到了哪些景色?
    四、朗讀課文,識詞記字。
    (一)
    1、學生匯報都看到了哪些景色,老師板書簡筆畫。
    我們和小作者一起看到的景色在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找找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2、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
    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加深對字詞的理解,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詞語。(注:以下順序并非上課時的順序,是將處理方式備出,上課時根據(jù)學生情況靈活調整。)
    *小河彎彎曲曲。想見過的小河什么樣子,再讀這句話。想想還有什么是彎彎曲曲的,你能用這個詞說句話嗎?
    *山腰飄著白紗。
    A、讀詞語:山腰,白紗
    B、請同學把詞貼到黑板上,和圖對應。
    C、“山腰”引導學生貼到山的中部,結合人身體部位“腰”,來理解這個詞;用“月字旁”來幫助記這個字。(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記字)
    D、想象:青青的山,綠綠的樹,山腰上繞著朵朵白云,美嗎?試著讀出來。
    *汽車往來穿梭。這句話中你認為哪個字難記?“梭”——課件演示什么是梭子以及梭子是如何織布的。(可見突破學生理解的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汽車如何在公路上跑,理解往來穿梭。讀出感受。
    *路邊開滿鮮花。在板書上貼上剪好的花草圖,請學生把鮮花這個詞語貼上。請學生判斷“鮮”的部首。(鮮的部首是個難點,學生不易判斷,教師該點撥的要點撥。)(查字典)
    *水庫好似明鏡。出示圖,直觀感受,問:還可以說“水庫好_明鏡?!?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好似。)
    *山坡點點人家。人家在哪?學生在圖中找,老師順勢貼出:山坡,這個詞語。指導學生看圖理解:這幾戶沒,那幾戶,離得很遠。讀出感受。(必要時,這句老師可以范讀。)
    3、我們從第一小節(jié)的景色描寫中,仿佛和小作者在火車上看到的一幅“流動的畫”。(再次點題)你能試著用“流動”說一句話嗎?(在理解流動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積累運用的意識。)
    4、請你們帶著感情,再讀書中對這幅畫的描寫。
    5、這幅流動的畫真是太美了!板書:美
    6、背誦喜歡的詩句,配樂。
    7、發(fā)散思維:武老師,在暑假去了西藏,乘坐火車沿著青藏鐵路駛向拉薩,沿途我也看到了一幅流動的畫,你們看……(牦牛山野遍地、梯田層層疊疊、雪山高聳入云、牧民悠閑自得)這流動的畫中都有什么?
    8、這么多寫也寫不完,怎么辦呢?你們從書上找一找,仔細想一想,就可以找到它。(省略號)
    9、再來讀第一小節(jié),感受祖國大地的美麗。
    (同學們讀得多投入阿,有的還帶有表情,有的還加上動作?,F(xiàn)在讓我們帶著這份美麗的心情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二)
    1、過渡:小作者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是怎樣想的呢?誰來讀讀第二小節(jié)。
    2、大屏幕出示第二小節(jié),指名讀,提示學生注意變紅的字的讀音。(忽然,扔出,弄臟,臉頰,都是比較容易讀不準的,點紅讓學生注意讀音,如果學生又讀不正確的,及時指正。)
    3、再讀讀這小節(jié),想:為什么媽媽夸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滲透環(huán)保意識)
    4、理解“臉頰”。
    5、師:這個小作者如此懂事,所以微笑浮上了媽媽的“臉頰”——貼詞語。你在平時做什么事情時微笑會浮上你的、媽媽的或老師的臉頰?(即指導說話,又滲透思想教育。)
    6、請你臉頰上浮著微笑來讀第二小節(jié),讀出媽媽的喜悅心情。
    7、你認為這是個怎樣的娃娃?為什么?
    8、讀句子“窗外是祖國的美景,千萬不要弄臟它!”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你知道不能弄臟它的原因嗎?板書:愛。
    9、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隨父母坐上火車去外地旅游,你會怎么做呢?
    10、你們也是懂事的孩子,再讀第二小節(jié)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過渡:你們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用朗讀理解了課文內容,所以這課里的字詞都愿意和你們交朋友。
    2、指名當小老師帶讀黑板上的詞語。
    山腰、白紗、鮮花、好似、扔出、忽然、知道、弄臟、浮出、一幅、微笑、臉頰
    3、生字火車開啟來:開火車游戲鞏固生字。
    4、出示:嗚,腰,紗,鮮,似,浮,哦,幅。觀察這節(jié)車廂的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左右結構,形聲字,用部首可以幫助理解字義,記住這個字。)
    5、悄悄話游戲:選擇一個形聲字和同桌說說怎么記。(鞏固并運用這種識字方法)
    6、請一名學生說一個字,展示方法。
    7、別的生字你還可以怎么記?(上下結構)
    8、看,現(xiàn)在開來了一列火車,滿載著我們今天剛剛認識的生字朋友,誰愿意來讀一讀這些詞?讀對了,小火車就會繼續(xù)前進。
    9、讓我們再次和小作者一起欣賞這流動的畫,拿起書齊讀課文。
    六、課外延伸,小結全文。
    祖國的山河美如畫,國慶節(jié)快到了,希望你們能走出家門暢游祖國的山山水水,別忘了把美好的景色拍下來,也別忘了向小作者那樣,做個懂事的孩子。
    七、拓展作業(yè)。
    1、積累本課的好詞句。
    2、搜集祖國名勝古跡的圖片,寫上一句說明,辦個展覽。
    2、識字與閱讀相結合,感悟詩歌的美。這首詩歌充滿童趣,對祖國美景的描寫也非常優(yōu)美,因此,我把對課文中一些字詞的理解、積累、運用放到閱讀中,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在教學中,邊理解字詞,邊閱讀感悟,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全文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激發(fā)情感,同時滲透熱愛祖國,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教育。
    3、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xiàn)老師的引導、點撥作用,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4、體現(xiàn)隨文識字,先是整體通讀全文,然后過渡到逐句理解,后結尾反饋識字效果。
    5、注重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不是安排在課尾,做上課靈活機動的部分;而是把寫字放在課前,真正落實8分鐘左右的寫字教學,夯實寫字教學。
    6、引導學生發(fā)散時有圖片輔助。在教學中我們總希望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展開想象來說。但針對低年級孩子對外界接觸較少的現(xiàn)狀,我們不能讓孩子憑空想象,胡想亂說,于是我利用課外的圖片(西藏風光),引導學生,有了視覺沖擊,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說,發(fā)散不能漫無邊際,仍需要老師的點撥引導)
    不足:老師的板書與課件的呈現(xiàn)差距比較大,老師繪畫的基本功還需要加強。
    思考:低年級的隨文識字教學怎么搞?要繼續(xù)不斷摸索。
    小學二年級語文《流動的畫》課件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生學習課文,了解內容,自主識字9個。
    2.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感受詩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3.通過學習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語文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祖國》的首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小詩,這首小詩既充滿了款款深情,有蘊藏著濃濃的情趣。它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合學生的口味。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應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生字,使自己更加了解祖國。
    2.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同時樹立起努力維護國家利益的意識。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了三個理念:
    ★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探究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成為學習的主人;
    ★遵循課標的要求,堅持多讀少講,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感知課文的;
    ★注重生生互動,你問我答,互相學習,促進共同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喜歡我們周圍的田野山村,高山河流嗎?祖國大地風景如畫,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吧!(課件出示圖片)下面我們就和一位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車,去看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
    1.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2.你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二)自主識字
    1.一起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出示課件,這排字有什么特點?你是如何記住他們的?(嗚腰紗扔浮頰似臟)學生觀察后會發(fā)現(xiàn),這排字都是形聲字,有的可以讀半邊,如“嗚腰”,有的可以做換偏旁小魔術,如“紗扔”,有的可以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來認識,如“浮頰似”。
    小結:這些都是形聲字,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加減偏旁、換偏旁,或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來認識它。將漢字歸類,使學生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特點,并說出識字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這里有兩個難字:“梭”“橘”,誰能想出記住他的辦法?出示字卡。
    4.鞏固識字
    (一)游戲法檢測。(課件)看!現(xiàn)在開來了一列小火車,滿載著我們今天剛剛認識的生字朋友,誰愿意來讀一讀這些詞語,讀對了,小火車就會繼續(xù)前進。
    (二)隨文識字,讀準課文。
    三、精讀課文,深化感悟
    (一)第一小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讀課文。請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開啦,讓我們坐上這列火車,一起去看這幅流動的畫,你都看到了什么?它們都是怎樣的?放課件:
    2.(1)交流:課文讀完了,小朋友們誰能來說說看到了什么?
    (2)讓我們透過車窗來看看這幅流動的畫,(出示)看過后,你覺得怎么樣,有什么要說的?
    3.有感情地讀一讀書中對這幅流動的畫的描寫。
    4.出示對比句子,請學生讀,說說你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對比句子:山腰飄著白紗山腰飄著云汽車往來穿梭汽車來來往往水庫好似明鏡水庫水很清從語言因素入手,設計了對比讀,讓學生在品讀中增強對課文的情感體驗。
    5.指導朗讀a配樂朗誦。b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6.發(fā)散思維:火車在不斷地前進,它又到了哪里,你又看到了什么?續(xù)寫課文,激發(fā)愛國情感。在情境中訓練學生的說話,為寫話打基礎,拓展升華。
    (二)第二小節(jié):
    1.看圖談感受。面對這樣一幅幅美麗的景色,你會怎么做,課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放課件)
    2.“我”忽然看見了什么?破折號后面會是什么?讓學生想象,并了解破折號的作用。
    3.思考: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娃娃?為什么?讀句子:“窗外是祖國的畫,千萬不要弄臟它!”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你知道不弄臟它的原因嗎?
    4.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隨父母坐上火車去外地旅游,你會怎么做?通過發(fā)散思維,學生進行角色體驗,使其在內心油然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5.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
    四、鞏固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鞏固字詞自己喜歡讀哪節(jié)就站起來讀哪節(jié)。小結:課文里的小朋友是個熱愛祖國的孩子,我們小朋友要向他學習,做個熱愛祖國的孩子。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文中的小作者用詩創(chuàng)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喜愛之情,你還可以有什么方式表達你熱愛祖國的感情呢?(畫畫,唱歌跳舞„„)
    六、布置作業(yè)(3選2)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給父母聽。
    2.畫一畫你眼中的祖國。
    3.用手中的相機攝下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
    4.抄一段能表達出你對祖國熱愛之情的文章。
    六、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生更多了解祖國,體會祖國的山河美麗如畫,樹立愛護、保護的意識,培養(yǎng)了愛國情感。從學習情況來看,
    二年級孩子的學習任務還是以識字為主,所以在識字、寫字環(huán)節(jié)中花較多的時間,從學生的作業(yè)來看,識字教學還是比較扎實的。本堂課中,學生學習的熱情挺高的,課堂很活躍,基本達到了預計的目標。但學生對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今后需多加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