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愛情古詩詞閱讀

字號:

愛情詩是抒發(fā)男女間愛情的詩,尤指男人對女人的詩,是詩的一種,是愛情表達的一種形式。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經典的愛情詩詞閱讀,歡迎閱讀!
    優(yōu)秀的愛情詩詞篇一
    《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寫思念遠方戀人的一首情詩,一曲戀歌。柳永在他的《樂章集里,以較多的篇幅表現了這方面的內容,而《鳳棲梧》(亦稱《蝶戀花》)可以說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
    上片起句極其簡明地點出了地——“危樓”(高樓);時——“風細細”,春天,以及人物的活動——詞人久立高樓之上。以這句一領,以下就是他的所見所感。緊接的兩句,照詞意似應該標點為“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為好,也就是極目遠望,離愁別恨來自天邊”的意思?!疤祀H”有人,是誰?作者不明說,只是說這個人給他“生”了“春愁”。由此可見,他倆的關系是如何的密切,感情是如何的深篤。詞人登高所見的是青青的草色,縹緲的煙波,被慘淡的夕陽斜照了——一派荒蕪蒼茫的景象,這給他的心頭又添了新愁?!巴麡O”兩句層次分明先寫望天際,生愁;后寫觀地面,添愁。這種愁上愁的思緒潮水,無疑會沖開他那聯想的閘門?!皯{欄”照應發(fā)端句,“無言”極寫痛苦之狀?!盁o言”全句的意思是,我“憑欄”之意無人可以理會,惟有默默無言而已。“憑欄”思念遠方戀人,已很悲傷的了,更何況沒有人理解呢?上片把詞人思念遠方戀人的神態(tài)、動作、心情勾畫得極為逼真,把對戀人真摯的愛可謂寫得淋漓盡致的了。
    下片“擬把”三句,是作者故意一折,宕開一筆。句中的“疏狂”是生活散漫狂放的意思;“強樂”是勉強尋歡作樂的意思。這三句看來是作者想要抑制思戀的潮水關上聯想的閘門,免得精神上遭受苦痛的折磨,以求解脫。于是只得“對酒當歌”,企圖借酒澆愁。而“無味”,道出了戀情之深,即使“圖一醉”仍無濟于事,就更進一步向人們揭示了主人公欲罷不能,欲見不成的微妙的心理活動,烘托了他的春愁之深戀情之篤了。
    至此,作者似乎已無話可說了,因為他已把感情之波推向了波峰,然而柳永并未就此罷休,繼而又把它推向了波峰的峰巔,終于呼喊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千古傳頌的名句。“衣帶漸寬”表示人逐漸瘦了,“消得”是值得的意思。這兩句是全詞的詞眼,表白了他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始終不變的決心。感情熾烈,態(tài)度堅決,而又不失分寸。賀裳稱這兩句頗有韋(韋莊)意,是“氣加婉”之“決絕”妙語(《皺水軒詞鑒》)。
    詞寫到這里,戛然而止。全詞盡管沒有寫到“伊”是怎樣一個人,但從字里行間也可想而知了,否則怎么會令主人公如癡若狂到這般田地呢?
    全詞緊緊扣住戀情傷別來寫。作者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法,或正面描繪、或側面渲染;或寫景,或抒情;或波瀾起伏,或開合有致,從而豐富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力地展示了主題。
    優(yōu)秀的愛情詩詞篇二
    《無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賞析】
    〔細雨輕雷〕以自然界中的云雨風雷,興起男女云情雨意。義山無題詩中的雨,多數指男女“云雨”,詳細的考證論述參《文學遺產》1985年第三期鐘來因《唐朝道教及李商隱的愛情詩》一文?!步痼妇洹丑干崎]氣,古人用以飾鎖,俗稱鎖鼻子,表示堅牢,無法進入。但是“金蟾嚙鎖”再堅牢,那燒香的冉冉細煙總能進入金蟾之嘴。詩人以此隱比封建勢力對青年男女防范雖嚴,但總有一些勇敢者沖破束縛,獲得幸福的愛情。〔玉虎句〕玉虎,井上提水用的轆轤,形似玉虎,用它卷動井索,就能從幽深的井中打上水來。香煙進入金蟾之嘴,井索上下井中汲水,均為隱比男女的云情雨意,享有愛情?!操Z氏句〕據馮浩引《世說》:“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賈女于青瑣中見壽,悅之,壽逾墻而入。自是充見女盛自拂拭。后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疑壽與女通,取女左右婢拷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边@句運用這一歷史典故,意思是:象賈氏那樣的名門少女,窺簾韓壽,是愛上韓壽的年輕英俊,才成就美滿的愛情?!插靛洹硴段倪x·洛神賦》注,東阿王(即后來的陳思王)曹植愛上甄逸之女,但曹操已把甄氏給曹丕,甄妃后為甄后?!?曹)植殊不平。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仍以枕赍植?!焙髞?,曹植返回封國途中,息洛水,忽見甄后前來,“遂用薦枕席”,于是作《洛神賦》。這句詩的意思是:宓妃那樣的絕世美女,留枕魏王曹植,是愛上其才,才成就一段姻緣。
    這是李商隱晚年所寫的一首愛情詩。其時,青春的浪漫熱情已消失,但回首往事,特別是玉陽山初戀的情景,那還是令人留戀的。詩的前四句,就是運用《道藏》隱比手法寫他與情人的幽歡生活。他們兩情和諧,強烈真摯,在芙蓉塘外的約會中,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道觀中教規(guī)森嚴,只準上層教主隨心所欲,不準年青的道士、女冠越雷池半步。但是防范雖嚴,卻鎖不住兩顆熱戀的心。猶如金蟾嚙鎖,何等緊閉堅固,但香煙仍能入于其中;又如玉虎牽絲,仍能從深井中汲取井水。他們心心相印,終能沖破一切束縛,如魚得水,獲得愛情的歡樂;年輕時代,春心與花共發(fā)。他們有足夠的膽略、智慧去奪取幸福,因而前半首詩,寫得頗為自豪,極有氣概,其爭取幸福的頑強意志,不達目的決不罷手的決心,那和諧默契的才智,都寫得極有生氣。詩的后半,詩人從迷狂的青年時代,回到衰弱疲倦的晚年,面對現實,不得不哀嘆:自己年邁力衰,已沒有韓壽那樣的美貌青春。李商隱四十不到,即已是“玉骨瘦來無一把”(《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晚年詩中屢見瘦弱多病之句。此情此景,還能象韓壽那樣吸引賈氏,還有魏王之才,去吸引宓妃留枕嗎?狂熱的心冷卻后,詩人告誡自己:“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痹娙吮A袅藢η嗄陼r代最美好的回憶,面對現狀,又采取嚴肅而理智的態(tài)度。歷代解義山詩者,數不勝數,由于不了解《道藏》中無限豐富的隱比,皆不知此詩內幕,不是隔靴搔癢,就是矛盾百出,不得詩旨。李商隱年輕時在道觀中背誦過不少道經,精通道經中的隱比,并把這一手法移植到自己創(chuàng)作中。千古情詩,既能言難言之情,又不失之于俗,唯義山有此高超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