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健康優(yōu)質課件集錦【三篇】

字號: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枯燥無味,沒有直觀的形態(tài)供學生了解。有了課件教學,使古板變生動了,抽象變形象了,深奧變淺顯了,沉悶變愉悅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的使學生理解其意義。下面就是為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優(yōu)質課件集錦,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大胃王吃飯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常見食物并說出名稱
    2.促使幼兒了解正確的用餐前后的衛(wèi)生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自制的大胃王玩偶
    (2)常見的食物圖卡,如面包,牛奶,稀飯,饅頭,水果等
    活動重難點
    學習正確的進餐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
    小班孩子年齡較小,課堂紀律尚未形成,在活動中注意幼兒的活動秩序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展示大胃王玩偶,并語言提示:“今天大胃王沒有吃東西,肚子餓的咕咕叫,請小朋友們給它喂點吃的吧”。
    環(huán)節(jié)二:提醒小朋友們進餐衛(wèi)生習慣和進餐禮儀
    (1)大胃王吃飯前應該做什么
    (2)大胃王吃飯時應該怎樣有禮貌
    環(huán)節(jié)三:
    把常吃的食物放進神秘袋里,請幼兒抽出并說出食物的名稱,然后再喂給大胃王吃,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提示大胃王吃飽了,后問一句:“大胃王吃完飯要做什么啊?”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環(huán)節(jié)五:小組交流自己給大胃王喂了些什么的吃的,并說說在活動中學習到的用餐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
    活動延伸:
    在平時一日三餐的進餐過程中,可以調動小朋友情緒,讓大家一起來學習大胃王吃飯。
    
開車去郊游

    活動目標
    1、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跑,發(fā)展在隊列中跟對跑步的能力。
    2、在集體快、慢速度開火車情境中,調整自己的跑步速度,提高對自身步伐的能力。
    3、體驗集體開火車隊列游戲的樂趣。
    4、能遵守規(guī)則玩游戲。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若干。
    2、海綿墊。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掌握一個跟著一個跑。
    2、指導要點:教師以正確的口令引導幼兒掌握一個跟著一個跑。
    活動過程
    1、準備部分。
    (1)開心車隊。師幼自由開著小汽車進場,教師拿著紅綠燈牌做交通警察,幼兒聽口令,看信號燈停、開汽車;直線、轉彎開汽車等。
    (2)郊游熱身操。
    點點頭,點點頭;向上抬抬頭;向下點點頭;
    上面下面再拍一遍;左轉轉,右轉轉向后轉;
    左彎彎,右彎彎轉個彎;前彎彎,后彎彎轉個彎;
    左腳右腳左右腳;前跳跳后跳跳向上跳;
    看看我的身體神氣!
    2、集體嘗試練習開火車。
    (1)開著火車去郊游。
    教師:今天我們要開著火車去郊游,我是火車頭,你們做火車身,你們可要跟緊咯。
    1)集體一路縱隊直線慢開火車。
    2)集中交流在隊列中慢跑的要領(跟著前面小朋友,眼睛看前面)。
    3)集體嘗試在圓圈中一路縱隊滿開火車
    師:現在火車要過轉盤嘍,轉盤是圓的,小朋友們要跟緊哦。
    4)集體交流在隊列中
    5)集體嘗試在隊列中曲線快慢變速跑。
    師:接下來火車要經過一個山坡。上坡的時候很慢,下坡的時候很快?;疖嚿硪疖囶^的速度。
    3、大家來洗澡。
    (1)師幼在音樂聲中模仿洗澡動作。
    (2)師幼在《小寶寶要睡覺》的音樂聲中,放松身心。
    教學反思
    這節(jié)活動課的重難點是讓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快、慢交替跑步,這對于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很容易達成,因為在入園后,常規(guī)培養(yǎng)里就注重幼兒的秩序感,以及平時活動中也練習過開火車,所以在幼兒已有的經驗上進行健康活動,效果還是很理想的。
    不足的是;由于健康是戶外活動,很多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很高,一出到戶外,注意力就比較的松散,不像在室內上課那樣集中,所以對于教師的口令要求沒能注意去聽和執(zhí)行,所以在以后的健康課中要先集中幼兒講規(guī)則,在帶到戶外進行活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飯后要漱口

    活動目標
    1.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學會漱口的基本方法,能在飯后自覺漱口。
    3.培養(yǎng)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并了解牙齒的重要作用。
    2.故事《小蛀蟲旅行記》
    3.餅干、水杯、小鏡子每人一份、水盆4個。
    活動過程
    一.了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講述故事《小蛀蟲旅行記》,導入活動。
    師:小蛀蟲為什么要到小明的牙齒里去做客?
    師:小明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小結:如果我們不刷牙,吃完東西不漱口,牙齒會被蛀蟲弄壞的,又疼又不好看。所以,小朋友一定不要像小明那樣,要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二.觀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齒,并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齒是什么樣子的,是否也被小蛀蟲打了洞,說說應該怎樣保護牙齒。
    師:我們的牙齒變黑了,讓蟲蛀了,應該怎么辦?
    小結:牙齒有了小蟲子也不要怕,要記得平時早晚一定要刷牙,吃完東西后要及時漱口,還要少吃甜食,睡覺前不要吃東西,小蛀蟲就不會在我們的牙齒上安家了,我們的牙齒一定會又干凈又漂亮。
    三.學習漱口的方法
    1.讓幼兒品嘗準備好的餅干,吃完后讓他們相互觀察牙齒上什么樣子,好不好看,說說牙齒上有殘渣自己是什么感覺。
    2.動腦筋,想辦法,說說嘴巴里有東西應該怎么做。
    3.教師示范漱口的方法。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4.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漱口的動作。
    5.幼兒手拿水杯練習漱口,學會漱口的正確方法。
    小結:小朋友,我們只有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才會有健康漂亮的牙齒,這樣吃東西才會很香,我們的身體才會長得健健康康。
    活動延伸
    午餐及午點過后,繼續(xù)引導孩子按正確的方法漱口。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故事啟迪法、觀察法、親身體驗法等教學方法,幼兒不僅知道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并學會了正確漱口的方法,有了初步的飯后漱口意識。整個活動,我給幼兒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去觀察、思考、體驗和表達。年齡小的孩子,記得快忘得快。午餐過后幼兒能主動去喝水,有的卻忘了漱口。在老師的提醒下,他們才想起來。我想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會慢慢養(yǎng)成飯后漱口好習慣的。面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我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借助家長的力量來配合完成?;顒雍笪医淮议L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幼兒行為習慣的監(jiān)督。
    2.通過親身體驗,多數孩子學會了漱口的方法,知道每天漱口二至三次,牙齒才會變干凈。在活動過程中好多幼兒還不能主動把水吐到指定的位置,有的孩子干脆玩起水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隨機教育幼兒不能把水吐到地板上,要吐到指定的位置,而且漱口時不能浪費水。幾個年齡較小的孩子漱口時還“咕?!辈黄饋?,只好把任務留給家長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