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必背考點(2)

字號:

當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時,根本不會在意別人是否看到。備考漫漫長路,和你一起默默地走下去。以下是2020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必背考點,一起來看看吧!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1、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個方面的作用:
    ①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導;
    ②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動力;
    ③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理想信念為什么在人生中能夠具有這樣重要的意義:
    ①能夠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義向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標和前進方向(精神向導)。
    ②為人生實踐提供動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精神動力)。
    ③使人在困難和逆境中振作起來,戰(zhàn)勝艱難險阻(精神支柱)。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關系: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它們是階段性理想與最終理想的關系。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共產主義指明前進的方向。
    ③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向著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前進的運動。
    馬克思基本原理
    1、哲學的含義:
    ①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②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③哲學既是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
    2、壟斷資本主義進而發(fā)展到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特征:
    ①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
    ②在金融資本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的統(tǒng)治。
    ③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
    ④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
    ⑤資本主義列強已經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
    3、商業(yè)資本的作用:
    ①有利于產業(yè)資本提高經濟效益。
    ②有利于節(jié)省流通成本。
    ③可以加速產業(yè)資本的周轉。
    ④可以縮短流通時間,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中國近代史綱要
    1、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①在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
    ②在政治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④在社會結構上,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十大成就:
    ①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
    ②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③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重大進展;
    ④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穩(wěn)步推進;
    ⑤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⑥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
    ⑦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取得重大進展;
    ⑧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
    ⑨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
    ⑩黨的建設新的偉大貫徹全面推進。
    3、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①“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關于真理標準的問題的討論成為了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全面分析了當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實現(xiàn)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毛澤東思想概論: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依據及其內容:
    ①原因:近代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廣泛存在,為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提過條件。帝國主義的間接統(tǒng)治及他們之間的矛盾導致軍閥混戰(zhàn),使紅色政權獲得存在和發(fā)展的縫隙。
    ②內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內容;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農村根據地建設和土地革命的強有力保證;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zhàn)略陣地,是進行武裝斗爭和開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意義:
    ①體現(xiàn)了照顧歷史實際和現(xiàn)實可能的靈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臺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繁榮,是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方案。
    ②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③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發(fā)展。
    ④為解決國際爭端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示范。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有三個方面:
    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