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經(jīng)典愛情詩詞賞析

字號:

在人類文明,愛情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而表現(xiàn)這個主題最為精練的文學(xué)形式便是愛情詩。古往今來都不乏膾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愛情詩歌精品。
    古代的經(jīng)典愛情詩詞篇一
    《點絳唇》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
    不成拋擲,夢里終相覓。
    醒后樓臺,與夢俱明滅。
    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賞析】
    這是一首難遣相思、孤涼凄惶的情詞。上片首句,以決意跳脫苦海愁域發(fā)端;緊接著,用李商隱《無題》詩“直道相思了無益”句意,抒發(fā)情思纏繞、排解無能的苦悶。
    過片是夢醒后之所見和心境?!拔鞔鞍住?月已西沉,時過四更;詞人仰望窗外樓臺,一如夢中所到之地,迷離惝恍,若明若暗,似有似無;如水的月光,穿過園林,“翠竹暗交加”(《少年游》);月光傾瀉于丁香花叢,“滿地霜花濃似雪”(《蝶戀花》)?!凹娂姟眱勺窒碌蒙駱O,既實寫月光的散落,投影的參差,又形容著相思入夢后的千般思緒,悵惘無限。敘景連用“白、涼、雪”三字,著色素淡,更襯托出主人公凄冷、寂寞的愁情。全詞景真意切,感人肺腑。
    王國維論詞,提倡有“境界”,主張真切自然。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間詞話》之一)。“境界”指什么?據(jù)他自己的解釋:“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同上之六)。又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矣?!?同上之五十六)。
    古代的經(jīng)典愛情詩詞篇二
    《憶舊》
    岳云黯淡湘流急,佳人一去無消息。
    又是歲將殘,畫屏生暮寒。
    桑田今變海,此恨終難改。
    和淚問歸期,來年春到時。
    【賞析】
    此詞題為“憶舊”,道出了作者對曾經(jīng)相好的戀人苦苦思念的一片深情。
    “岳云黯淡湘流急,佳人一去無消息”,這首二句即為全詞定下了凄切感傷的基調(diào)?!霸涝器龅彼茖懳羧账蛣e所戀之“佳人”時陰沉沉的天氣,實際上也是作者郁郁寡歡、悶悶不樂的灰暗心緒的形象寫照。由“湘流急”可知“佳人”乃乘舟而去。“急”字顯出流水奔涌之態(tài),從中亦可窺見作者對戀人離去甚為焦慮而極不平靜的情懷。無情的湘水送走了心愛的戀人,面對著帆影消失、波浪迭起的江面,詞人不能不感到無限的惆悵?!跋媪骷薄庇忠隽恕凹讶艘蝗o消息”的下文,既含蘊著對“佳人”的埋怨之意,更透露出自己苦苦等待的癡情,至于對戀人的惦念、關(guān)切等等心理,盡在不言之中。流年似水,光陰如梭,“又是歲將殘”,寫出了詞人對時間流逝的敏感?!坝质恰币庵^時間已過了整整一年,戀人正是在去年“歲將殘”的時刻離別而去的。一年來無時無刻不縈回腦際的思念,一年來對早日相聚傾訴衷腸的熱切期待,都含蓄在這五個字的感嘆之中。當(dāng)分別的那個季節(jié)重又來臨的時候,詞人澎湃的思潮怎能平靜下來呢?面對畫屏,他只覺得一陣陣寒意襲上了心頭。耿玉真《菩薩蠻》詞曾以“芭蕉生暮寒”描述一個溫柔多情的女子對外出的丈夫殷切思念的心境,本詞的作者則以“畫屏生暮寒”抒發(fā)自己未能與所愛的“佳人”相聚的凄涼和愁悶的感情,兩句均以景傳情,堪稱異曲同工。
    盡管“一去無消息”,作者對“佳人”的愛仍是那樣的深切,那樣的執(zhí)著,離愁似流水不斷,別恨與歲月俱增,故換頭二句云:“桑田今變海,此恨終難改?!边@是說即使天地間發(fā)生滄桑巨變,因與“佳人”離別而生的怨悔之情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如白居易《長相思》詞所謂“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是也。詞人以斬釘截鐵的語氣,不容置疑地表露出自己對“佳人”發(fā)自至誠的愛戀。這兩句把離愁別恨推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不由地令人想起漢樂府民歌《上邪》中“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和敦煌曲子詞《菩薩蠻》中“要休且等青山爛”的描寫。顯然,“桑田”二句的寫法與民間歌謠有相似的地方,所不同者,《上邪》與敦煌詞皆以女性的口吻發(fā)誓,率直奔放,感情熾烈;而本詞則從男性的角度陳情,略顯蘊藉,感慨深沉。正當(dāng)詞人沉浸于哀怨愁苦的氛圍之中,詞的末尾陡起波瀾:“和淚問歸期,來年春到時?!薄昂蜏I”承接上意,寫詞人十分傷感,“問歸期”見其于失望中寄寓著希望,于黯淡中看到了光明。而女子以“來年春到時”之語相答,這對“和淚問歸期”的詞人無疑是莫大的安慰。冬天既已來臨,春天還會遠(yuǎn)嗎?全詞在充滿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中結(jié)束,一問一答,兩情依依,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古代的經(jīng)典愛情詩詞篇三
    《蝶戀花(二首)》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壓鬢釵梁金鳳小,低頭只是閑煩惱?;òl(fā)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爭抵還鄉(xiāng)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愿化車前草。
    玉頰妝臺人道瘦。一日風(fēng)塵,一日同禁受。獨掩疏櫳如病酒,卷簾又是黃昏后。六曲屏前攜素手。戲說分襟,真遣分襟驟。書札平安君信否?夢中顏色渾非舊。
    【賞析】
    這兩首詞是譚獻(xiàn)用《蝶戀花》的詞牌所寫的六首戀情組詞的后兩首。前四首寫女子與情人相逢相愛的過程,這兩首寫情人的離去和女子別后的相思。
    以“庭院深深人悄悄”作為首句,點明了地點:庭院;時間:夜晚。這里化用了歐陽修《蝶戀花》詞句:“庭院深深深幾許”。通過寫庭院的幽深襯托院中所居之人的孤獨與矜貴。次句:“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帶有戲劇性,本來就已經(jīng)在為情人即將離去而煩惱,而鸚鵡的欺騙又使她惱上加惱,以動物的無情對比出人的鐘情?!绊f郎”是古代詩詞中情郎的代稱,典出唐代范攄《云溪友議》: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少年時在江夏與侍女玉簫相愛,離去時相約五年或七年后來娶。誰知到了第八年還沒有音信,玉簫絕食殉情。宋代詞人姜夔《長亭怨慢》曰:“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huán)分付?!钡谌?、四兩句寫人,描寫的角度是人的頭部。“金鳳小”雖寫女子頭飾,卻暗示女子的月容花貌;“低頭”二字寫盡女子憂慮的姿態(tài);“閑煩惱”的“閑”字暗示了女子的煩惱無時不在。我們從這兩句中雖未直接睹見女子的花容月貌,卻傳神地領(lǐng)悟了這個多情的形象。
    下片前三句,點明了她煩惱的原因:她的情郎要離她而遠(yuǎn)去。韋莊有一首《菩薩蠻》寫道:“如今卻憶江南樂。當(dāng)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表現(xiàn)了他在江南多情的生活和美好的遇合?!盎òl(fā)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爭抵還鄉(xiāng)好”化用了韋莊的詞意。年少之際,在江南的春天和美麗的佳人相戀,可謂極盡人間的歡樂。而他鄉(xiāng)雖好終非久留之地,或許歡樂本來就是短暫的,而命運的支配卻是永恒的,不可改變。此次遠(yuǎn)去,又不知何時才能相聚,韋郎與玉簫的悲劇也可能在他們之間重演,她是多么的不愿意。詞的末兩句道出了她的心情:她要化作車前草,遮斷情人的道路,使他無法遠(yuǎn)去,或者伴著他同去,總之不愿和他分離。唐代陸龜蒙《古意》詩曰:“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愿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愿化車前草”一句與此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女子的天真正是她的情到癡處。
    然而情郎畢竟還是離去了,留給她的只是刻骨的相思,無盡的凄涼。這里第二首詞的首句:“玉頰妝臺人道瘦”表現(xiàn)了這種情感對她的折磨。坐在梳妝臺前看到自己如玉一般的面頰消瘦下去,大有“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之意。然而隨著這樣的相思,韶光漸逝,香銷葉殘,他日對君,顏色非舊?!耙蝗诊L(fēng)塵,一日同禁受。”寫她如何地日日相思?!帮L(fēng)塵”指人世間的顛沛流離。她想到情人每天都在塵世中奔波,她的心也每日每夜隨著情人經(jīng)受這種顛沛?!蔼氀凇?、“卷簾”二句寫她如何地孤獨傷感。白天她由于心境幽獨,又如此憔悴,不愿見人,故而獨掩窗櫳,象病酒一般。其實“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只為離憂。而卷簾之時,空對黃昏,斜陽脈脈,又添新愁。
    下片前三句通過回憶過去的戲言,道出離別的無情。昔日他們在六曲屏風(fēng)后攜手歡愛時,也說過分別的話,但那只不過是戲言,可突然間分別成了現(xiàn)實,從前的戲言卻成了預(yù)言讖語。這樣一個弄假成真的安排加上“遣”字的使用,使人覺得他們的分別是命運的安排支配,是如此的無情和無奈。即便如此,她還是要向她的情郎訴說她的相思。唐代詩人羅鄴《途中寄友人》云:“秋庭悵望別君初,折柳分襟十載余。相見或因中夜夢,寄來多是隔年書……”本詞的末兩句也是通過寫書札的傳遞和夢中相會表達(dá)女子的相思的。她寫信給情人卻又擔(dān)心書信是否平安到達(dá);她做夢會見情人卻又覺得自己顏色已改,人已憔悴。這與上片“玉頰妝臺人道瘦”一句呼應(yīng),構(gòu)成完整回環(huán)的意緒。
    從這兩首詞,我們看到作者一方面能真情為文,一方面又善于融入前人的詞境詩意,顯示出深厚的修養(yǎng)和嫻熟的技巧。用典不隔,含情蓄意,此所謂“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黃庭堅《答洪駒父書》)
    如果要對這兩首詞作一番整體評價的話,我們不妨援引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的一段批語:“‘庭院深深’闋,上半傳神絕妙,下半沉痛已極,所謂‘情到??菔癄€時’也?!耦a妝臺’闋,上半沉至語,殊覺哀而不傷,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潛通,頓挫沉郁,可以泣鬼神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