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寫作指導(dǎo): 扎根文明 陌上花開

字號:

寫好作文的核心除了直接說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作文寫作指導(dǎo)》供您查閱。
    
    文題呈現(xiàn)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一位古詩人寫道:“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BR>    一位哲人則說:“一個生命之樹偉岸的人,首先是一個靈魂根系深廣的人?!?BR>    泰戈爾說:“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學(xué)生原稿
    陌上花開
    人生漂泊如飛蓬不定,須臾千里;仿佛陌上塵埃,有風(fēng)起,便化作陽光下翻飛的斑斕。
    似乎無根蒂,無牽引,隨命運擺布隨意西東,默然不應(yīng)。
    所以我們說人生無常,曾不若草木一秋。百年前,千年前,哭天搶地者大略無能為力。龍門王子安終于是在千秋一文后泛成海面一朵漣漪,幽憂子棄絕了數(shù)十年的長安古意。自古講“多情不壽,慧極必傷”,仿佛人生真?zhèn)€只有隨風(fēng)而逝似的。
    而我們好像只得承認人生無根蒂,只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水,被上天隨意拋擲到這世上來。
    但我們?nèi)绻芸匆婌`魂,看見心中盤根錯節(jié)的絡(luò)脈根系,就知道生命之樹附在靈魂深廣的根系上,人生游移不定,卻有跡可尋。
    這種靈魂的根系,在于思想的深度,心靈的廣度,扎根處土壤的堅固程度。
    王夫之評蘇東坡,說“酒肉也,佚游也,情奪于性者久矣;仕宦也,浮沉也,利勝于命者深矣”。波濤般起伏的人生確乎不堪,然而造就坡仙的,不是“利勝于命”的人生,而是“情奪于性”的靈魂。
    情奪于性,于是靈魂的根系擴散開來,情之所及,一無不能,而根系有了廣度;情之所鐘,一往而至,根系便有了深度,當深廣的根系龐雜而蓬勃地分布,“利勝于命”追逐祿位與名聲所以大起大落的人生,就始終都有偉岸的生命之樹支撐,不至于委靡不振,一敗涂地。
    當我們看見飄如陌上塵的人生時,要意識到人生之偉大與否并不在沉浮的塵埃,而在于在這漂泊不定的人生中,是否有根系一樣的靈魂,支撐過一生的破敗繁華。
    太史公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太白講“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古”;孟軻言
    “當今之世舍我其誰與”,盡皆將靈魂根系扎入一個民族的文明中,汲取所觸及的一切養(yǎng)料,便開枝散葉,澤被千年。
    生命之樹穩(wěn)固,不代表人生不漂泊,不過是不論漂泊何方,仍有靈魂深廣的根系,使重創(chuàng)之樹不枯不倒,證明自己沒有消失,為周圍四散的塵埃,存一絲庇護。
    所以有時人力有窮,人生莫名偏離了預(yù)設(shè)的軌道,但只要扎好了靈魂之根,生命之樹便是根的延長,極力生長著,總不會被出乎意料的挫折擊垮,人生便無所謂失敗、漂泊、黯淡。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但塵埃中的一株生命,將靈魂深深扎入文明的泥土里,偉岸的生命樹便綻放長盛的花朵。
    于是陌上塵埃,陌上花開,既有根系,你我便可緩緩歸也。
    作文評點
    扎根文明陌上花開
    【點評:“根”應(yīng)材料,表達完整】
    (原文)人生漂泊如飛蓬不定,須臾千里;仿佛陌上塵埃,有風(fēng)起,便化作陽光下翻飛的斑斕。
    似乎無根蒂,無牽引,隨命運擺布隨意西東,默然不應(yīng)。
    (修改文)人生漂泊如飛蓬不定,須臾千里;仿佛陌上塵埃,有風(fēng)起,便化作陽光下翻飛的斑斕。
    似乎無根蒂,無牽引,隨命運擺布隨意西東,默然不定。
    【點評:類比、比喻引出論題】
    (原文)所以我們說人生無常,曾不若草木一秋。百年前,千看前,哭天搶地者大略無能為力。龍門王子安終于是在千秋一文后泛成海面一朵漣漪,幽憂阿子棄絕了數(shù)十年的長安古意。自古講“多情不壽,慧極必傷”,仿佛人生真?zhèn)€只有隨風(fēng)而逝似的。
    (修改文)所以我們說人生無常,曾不若草木一秋。百年前,千看前,哭天搶地者大略無能為力。龍門王子安終于是在千秋一文后,泛舟成為海面一朵漣漪,幽憂阿子棄絕了數(shù)十年的長安古意。自古講“多情不壽,慧極必傷”,仿佛人生真?zhèn)€只有隨風(fēng)而逝似的。
    【點評:舉例分析,比喻論證,反面論述】
    (原文)而我們好像只得承認人生無根蒂,只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水,被上天隨意拋擲到這世上來。
    但我們?nèi)绻芸匆婌`魂,看見心中盤根錯節(jié)的絡(luò)脈根系,就知道生命之樹附在靈魂深廣的根系上,人生游移不定,卻有跡可尋。
    這種靈魂的根系,在于思想的深度,心靈的廣度,扎根處土壤的堅固程度。
    (修改文)而我們好像只得承認人生無根蒂,只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水,被上天隨意拋擲到這世上來。
    但我們?nèi)绻芸匆婌`魂,看見心中盤根錯節(jié)的絡(luò)脈根系,就知道生命之樹附在靈魂深廣的根系上,人生游移不定,卻有跡可尋。
    這種靈魂的根系,在于思想的深度,心靈的廣度,扎根處土壤的堅固程度。(注意——得分點)
    【點評:提出論點】
    (原文)王夫之評蘇東坡,說“酒肉也,佚游也,情奪于性者久矣;仕宦也,浮沉也,利勝于命者深矣”。波濤般起伏的人生確乎不堪,然而造就坡仙的,不是“利勝于命”的人生,而是“情奪于性”的靈魂。
    情奪于性,于是靈魂的根系擴散開來,情之所及,一無不能,而根系有了廣度;情之所鐘,一往而至,根系便有了深度,當深廣的根系龐雜而蓬勃地分布,“利勝于命”追逐祿位與名聲所以大起大落的人生,就始終都有偉岸的生命之樹支撐,不至于委靡不振,一敗涂地。
    (修改文)王夫之評蘇東坡,說“酒肉也,佚游也,情奪于性者久矣;仕宦也,浮沉也,利勝于命者深矣”。波濤般起伏的命運:黃州、杭州、海南,在別人確乎不堪,然而在蘇軾,卻是廣泛吸收養(yǎng)分,四海為家,所在都是為民造福,為文造勢,成就坡仙,不是“利勝于命”的人生,而是“情奪于性”的靈魂。
    情奪于性,于是靈魂的根系擴散開來,情之所及,一無不能,而根系有了廣度;情之所鐘,一往而至,根系便有了深度,當深廣的根系龐雜而蓬勃地分布,“利勝于命”追逐祿位與名聲所以大起大落的人生,就始終都有偉岸的生命之樹支撐,不至于委靡不振,一敗涂地。
    【點評:舉例論證,根系廣泛,才能有偉岸的生命之樹】
    (原文)當我們看見飄如陌上塵的人生時,要意識到人生之偉大與否并不在沉浮的塵埃,而在于在這漂泊不定的人生中,是否有根系一樣的靈魂,支撐過一生的破敗繁華。
    太史公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太白講“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古”;孟軻言“當今之世舍我其誰與”,盡皆將靈魂根系扎入一個民族的文明中,汲取所觸及的一切養(yǎng)料,便開枝散葉,澤被千年。
    (修改文)當我們看見飄如陌上塵的人生時,要意識到人生之偉大與否并不在沉浮的塵埃,而在于在這漂泊不定的人生中,是否有根系一樣的靈魂,支撐過一生的破敗繁華。
    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吸取歷史的養(yǎng)分;太白漂游四方,“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吸取自然的營養(yǎng)”;孟軻拓展心胸,“當今之世,舍我其誰與,展示心靈的營養(yǎng)”,盡皆將靈魂根系扎入一個民族的文明中,汲取所觸及的一切養(yǎng)料,便開枝散葉,澤被千年。
    【點評:舉例論證,根系的多樣性,營養(yǎng)全面】
    (原文)生命之樹穩(wěn)固,不代表人生不漂泊,不過是不論漂泊何方,仍有靈魂深廣的根系,使重創(chuàng)之樹不枯不倒,證明自己沒有消失,為周圍四散的塵埃,存一絲庇護。
    所以有時人力有窮,人生莫名偏離了預(yù)設(shè)的軌道,但只要扎好了靈魂之根,生命之樹便是根的延長,極力生長著,總不會被出乎意料的挫折擊垮,人生便無所謂失敗、漂泊、黯淡。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BR>    (修改文)生命之樹穩(wěn)固,不代表人生不漂泊,不過是不論漂泊何方,仍有靈魂深廣的根系,使重創(chuàng)之樹不枯不倒,證明自己沒有消失,為周圍四散的塵埃,存一絲庇護。
    所以有時人力有窮,人生莫名偏離了預(yù)設(shè)的軌道,但只要扎好了靈魂之根,生命之樹便是根的延長,極力生長著,總不會被出乎意料的挫折擊垮,人生便無所謂失敗、漂泊、黯淡。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BR>    【點評:分析論述,人生有深廣的根系,才能無所謂失敗、漂泊、黯淡】
    (原文)但塵埃中的一株生命,將靈魂深深扎入文明的泥土里,偉岸的生命樹便綻放長盛的花朵。
    于是陌上塵埃,陌上花開,既有根系,你我便可緩緩歸也。
    (修改文)但塵埃中的一株生命,將靈魂深深扎入文明的泥土里,偉岸的生命樹便綻放長盛的花朵。
    于是陌上塵埃,陌上花開,既有根系,你我便可緩緩歸也。
    【點評:結(jié)尾點題】
    總評:這是一篇雜感似的議論文。作者論述問題,看得比較深廣,論述比較深厚,類比、比喻、舉例、正反論述比較多。
    文章的優(yōu)點,論述方式多樣,語言精練,分析比較得法。
    不足之處,事例舉出之后,結(jié)合分析不力,對事例概述比較含蓄,不能很清晰把自己的想法明白地說出來,論點到中間揭示出來,也不是很好的高考議論文的方式,就怕遇上只看開頭和結(jié)尾的閱卷老師,就難得高分。
    按照70分制,原文可以打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