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童話小故事【三篇】

字號:

小朋友們都喜歡聽童話故事吧,童話故事中中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可以活躍你的思維;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愛聽故事、愛看故事書,是現(xiàn)在小學(xué)生最明顯的特點(diǎn)。孩子們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閱讀既是一種能力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更是語言學(xué)習(xí)的一大助力。下面是整理分享的益智童話小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金瓜兒銀豆兒

    從前,鐵柜山下,住著老兩口。他們倆開了一塊荒地,栽種一點(diǎn)蔬菜瓜豆,過著苦日子。
    這一年,天氣大旱。天上不下雨,河里水曬干;種子不發(fā)芽,菜苗不出土。春天過去了,老兩口的菜園還是一片白地!他們好憂愁啊,眼望著荒涼的菜園,不住地唉聲嘆氣!有一天,他們忽然發(fā)現(xiàn)菜園里有兩棵茁壯的嫩芽芽,頂破干硬的地皮,冒出頭來了。一棵芽芽粉紅,一棵芽芽翠綠。老兩口好歡喜啊!
    早松土,晚鋤草,十里路擔(dān)來清泉水,一勺一勺舀著澆。這兩棵稀罕的芽芽呵,一天比一天長得高。
    紅芽芽長了八尺八,蔓蔓爬上葫蘆架。生綠葉,開黃花,黃花落了,結(jié)了一個(gè)大金瓜。
    綠芽芽長了三尺三,長長的藤兒南墻上牽。開的什么花?粉紅花。結(jié)的什么果?銀豆角。豆角有多少?只有一個(gè),像彎彎的月牙兒。
    三月出芽,四月生葉,五月開花,六月結(jié)果,七月八月,瓜兒熟了,豆角飽了;老兩口兒選了一個(gè)風(fēng)和日暖的好日子,去到菜園里,一個(gè)去摘金瓜,一個(gè)去采豆角。
    老頭兒走到瓜架下,還沒有動手摘哩,金瓜自己落地了;老婆兒走到南墻下,還沒有動手采哩,銀豆角自己離藤了。
    瓜兒落下地,一分兩半,瓜殼里睡著一個(gè)憨敦敦的胖娃娃。
    豆角離了藤,裂開口兒,豆角里躺著一個(gè)嫩生生的俊女兒。老兩口大吃一驚,回頭就跑,只聽后面連聲叫:
    “爹爹,爹爹,您別害怕,我是您的親娃娃!”
    “媽媽,媽媽,您別驚疑,我是您的親女兒!”
    “媽媽”,“爹爹”,“爹爹”,“媽媽”,一聲、兩聲、三聲;叫得那么親熱,叫得那么甜蜜,叫得老兩口站住了腳,叫得老兩口回了頭,直叫得老兩口眉開眼笑走上前。老頭兒抱起金瓜殼里的小兒子,老婆兒抱起銀豆角里的小女兒。老兩口兒好歡喜啊!
    老兩口給自己的兒女取下了名兒:哥哥叫“金瓜兒”,妹妹叫“銀豆兒”。只愁生不下,不愁長不大;轉(zhuǎn)眼幾年,金瓜兒銀豆兒都長大成人了。
    
井里的奶酪

    一只餓狼碰見了狐貍,要把她吃掉。狐貍可憐巴巴地說:“孩子們等著我回去喂奶,你行行好吧,何況我又瘦得皮包骨頭,沒有什么吃的呀!”狼自然不肯放走她,狐貍突然想起了什么,說:“這里附近有個(gè)農(nóng)民,在井里放著塊大奶酪,我?guī)闳タ纯窗?”狼心里盤算,等奶酪弄到手,再吞掉狐貍也不遲,便跟她走了。
    來到水井旁,狼探頭一望,見下邊有個(gè)月亮倒影,以為真的是塊大奶酪。為防不測,狼叫狐貍下去把奶酪撈上來。狐貍爬進(jìn)一只水桶里,繩子一松,水桶就載著狐貍墜到井下去。
    狐貍指著在水中蕩著的月影,對狼喊道:“這奶酪大得我捧不起來哩,你下來一齊抬它上去吧!”狼沒好氣地說:“我不知道怎么下去呀,你想法撈上來就是了!”狐貍答道:“轆轤另一頭還有一只水桶,你坐上去不就下來了嗎?”
    狼果真爬進(jìn)另外一只水桶里去。狼比那骨瘦如柴的狐貍不知重多少,只聽得“咚”的一聲,水桶就把狼送到水下去了。載著狐貍那只水桶,同時(shí)被提到井上來。狐貍趕忙跳下地,回家喂孩子去了。
    
夏眠的海參

    炎炎夏日,由海象主持,全體海洋動物們參加的“保護(hù)家園”會議在海底召開。會前,海蝦秘書一一點(diǎn)名,發(fā)現(xiàn)海參沒有到。
    “海參出遠(yuǎn)門了嗎?”海蝦因?yàn)楹]有請假就擅自不來,感到非常生氣。
    “沒有呀,前幾天還看見他了呢?!闭卖~說。
    “我們早都約好昨天一起去拍照,等到天黑他也沒來?!睘踬\對海參的失約很是不滿。
    “打了好幾個(gè)電話也不接。”經(jīng)常與海參打電話的海星失去了閑聊對象,顯得沒精打采。
    大家紛紛抱怨起海參來。這時(shí)一個(gè)小小的聲音傳來:“該不會……被人類抓走了吧?!?BR>    珊瑚的聲音雖小,但是大家嚇出了一身冷汗。
    “那還等什么,我們快去看看呀!”大伙兒都往海參的家跑去。
    門被敲得咚咚響,海參的家里依然靜悄悄的。
    “大家都往后撤看我的!”海象砰的一聲就把門給撞開了。
    大家看到海參正躺在床上呼呼地睡大覺呢!
    “醒醒呀,別睡了,快醒醒呀!”大家都在搖海參,可是海參依然紋絲不動。
    “海參是在夏眠。”海龜翻著一本厚厚的書,氣喘吁吁地說,“海參以小生物為食。夏天,海底的小生物都浮到海面了,而海參卻對溫度很敏感,當(dāng)水溫超過20℃時(shí),就得向更深的海底遷移。由于在新的地方缺少食物,沒有東西可吃的海參只好進(jìn)入夏眠狀態(tài),這是生物為適應(yīng)環(huán)境而養(yǎng)成的習(xí)慣?!?BR>    “原來這樣啊,是我們錯(cuò)怪海參了?!焙Nr說,“大家都走吧,不要打擾他休息了,等天涼快了再來找海參玩兒?!?BR>    “我也得趕緊修好門,讓海參好好地睡覺?!焙O笤诖蠹业膮f(xié)助下開始修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