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十篇

字號:

成語在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傳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重要而又極富特色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分享的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合浦珠還
    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那里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一直譽滿海內外,人們稱它為“合浦珠”。當?shù)匕傩斩家圆芍闉樯?,以此向鄰郡交阯換取生活所需的糧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機貪贓枉法,巧立名目盤剝珠民。為了撈到更多的油水,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guī)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郡內,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采珠為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后,派了一個名叫孟嘗的人當合浦太守。孟嘗到任后,很快找出了當?shù)貪O民沒有飯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guī)定,并不準漁民濫捕亂采,以便保護珠蚌的資源,處處為民求利。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從此那兒的百姓過上了安樂的生活。
    2.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擢發(fā)難數(shù)
    戰(zhàn)國中期,魏國有個很有才學的人,名叫范睢(jū)。盡管他學就匡世治國之才,卻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國派“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也叫范睢加入隨員隊伍,以壯聲勢。
    誰知到了齊國后,齊襄王久慕范睢的大名,就派人賜他十斤黃金,還有牛酒,但被范睢委婉地拒絕了;而齊襄王對須賈等人則遲遲不予接見。為此,須賈妒而生疑,以為范雎與齊國有私通。回國后,就在國相魏齊面前,說了范睢的壞話。魏齊信以為真,便以里通外國罪,將范睢打得奄奄一息,范雎慘遭一頓毒打后裝死,結果被扔進廁所里。范雎央求看守使計得以逃脫,更名為張祿,逃往秦國。
    不久,范雎的才能便得到秦昭王的重用,秦昭王四十一年被封應侯,任相國。
    后來,魏王聽聞秦國將東伐韓國、魏國,惶恐不安,便派須賈出使秦國,向秦昭王求和。范睢獲悉消息后,便約須賈私下見面,須賈見到范雎大驚失色,他以為范雎早已死去,沒想到他在秦國活得有模有樣的,便送東西給范睢,希望在范睢的引薦下,見秦相張祿一面。
    范雎為使須賈弄清真相,爽快地答應了。須賈來到秦相府后,才發(fā)現(xiàn)范睢就是張祿。于是,驚恐萬狀,敞開衣服,爬行到范雎面前,一個勁兒地磕頭謝罪說:“擢(zhuó)賈之發(fā)以續(xù)賈之罪,尚未足?!币馑际钦f,將我的頭發(fā)都拔下來計算我的罪過,都還不夠數(shù)的。
    范睢當面歷數(shù)須賈三大罪狀,然后報告給秦昭王,秦昭王下令將須賈趕走了。
    3.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怙惡不悛
    西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xiàn)混亂,一些少數(shù)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16國時期。
    前趙的國君劉濯[zhuó],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
    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后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zhàn)功,被封為大將。
    石勒對劉濯的篡[cuàn]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濯交戰(zhàn),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于是,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sì]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銜,進爵趙王,領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云馬,冕帶十二旒[liú],夫人封王后。
    石勒答應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
    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fā)起攻戰(zhàn)?!?劉濯聽后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并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后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后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并無他意,但劉濯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做惡多端,不可饒恕!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于是,石勒設了太醫(yī)、尚方、御府諸令,并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
    公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濯,建立起后趙政權。
    4.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楚囚對泣
    公元291年,西晉宗室諸王掀起了一場爭權奪利的內亂,十六年間先后有八王卷入這場戰(zhàn)亂,史稱“八王之亂”。其直接后果是國內生靈涂炭,民生凋敝,百姓被迫揭竿而起。
    而此時遷居到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貴族也趁亂起兵,爭奪統(tǒng)治權。公元316年,匈奴貴族劉曜占領了長安城,晉愍帝司馬鄴出城求降,西晉至此覆滅。
    次年,南渡過江的皇族宗親、世家大族與南方世族結成聯(lián)盟,共同擁立瑯琊王司馬睿為帝,定都建康,史稱東晉。這些逃難的貴族、官僚剛有了容身之地,就樂不思蜀,重新過起了花天酒地的日子。
    但是,還有一些人不忘國恥,心系國事。有一天,士大夫們又在建康郊外的新亭聚會宴飲。
    武城侯周頡悶悶不樂地放下酒杯,嘆氣說道:“眼前的景色依舊,可是山河破碎,國家巳大不同于往日了?!?BR>    其他人聞言也傷感起來,想起家園故國淪陷異族之手,全都大哭起來。
    宰相王導雖然也傷痛,但眼見眾人啼哭,就起身大聲喊道:“我們現(xiàn)在應該想想怎么為國家出力,恢復中原,豈能像楚囚一樣相對哭泣?”他讓大家發(fā)奮振作,不要效仿春秋時期被晉國俘虜?shù)某四菢油饺幌鄬奁?BR>    王導的一席話讓眾人備受鼓舞,他們馬上停止了哭泣。后來,王導帶領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合作,一起輔佐晉元帝,鞏固了東晉的統(tǒng)治。
    5.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xù)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xù)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后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 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占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xiàn)在退回去等于兩頭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挨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于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盡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為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fā),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像深不可測的大海。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6.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牛溲馬勃
    唐朝時期,韓愈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擔任國子監(jiān)祭灑的時侯,才高八斗的韓愈經常在太學生們面前孜孜不倦地教誨他們要努力學習,培養(yǎng)自已的個人品格,這樣日后才能出人頭地。此時太學生有人冷嘲熱諷地說:“先生發(fā)憤圖強,修養(yǎng)也十分的高,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仍然是一貧如洗,官 場志不得意,你不自我反省卻還教導我們步你的后塵?!表n愈聽后非但不生氣,還旁征博引給太學生們舉了很多例子:各種不同的木材有各自的用途,結構成屋;名貴和微賤的中藥,如:“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也都有不同的用處;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各司其職發(fā)揮作用。相比之下品行十分高尚的人并不一定會被重用,像孟子、荀子這樣德高望重的人一生雖不得志,但他們的成就和名聲卻是何等的顯要。
    7.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渴驥奔泉
    唐肅宗時期,徐浩在朝廷擔任中書舍人,他主要負責起草朝廷的一些重要文件,由于徐浩學富五車而且字也寫得非常好,皇帝一直很信任他,讓他任職尚書右丞掌管工、兵、刑部的事情。徐浩有一次推心置腹地跟肅宗說道:“自從*相李林甫跟楊國忠沆瀣一氣專權以后,審案判案沒有經過刑部復核,都是按他們兩人的意志隨意的定案,這樣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錯案,我開誠布公的這么說是希望圣上能夠恢復過去嚴謹?shù)膶彴钢贫?。”肅宗聽了也覺得徐浩說的實事求是,于是他不僅吸取他的意見還讓他教育三品官員的子弟們。在經歷了數(shù)次官 場浮沉之后,唐代宗當權時徐浩又做了中書舍人。徐浩的一生一直以來始終沒有中斷過對書法的研究,他的書法入木三分,字體自成一派十分有特色,有人用“怒猊抉石,渴驥奔泉?!眮硇稳菟臅?。
    8.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室如懸磬
    有一次,齊孝公出兵去征伐魯國,魯君想派人去說服齊國,制止齊國的侵略,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言詞去說服他們,便去問展禽。展禽沉思了一會兒,就說:“我聽人說過,處在大國的地位,才可以教導小國;處在小國的地位,卻只能服侍大國。惟有這樣,才能消除戰(zhàn)爭。我從來都沒有聽過,單靠言詞就能平息亂事的。假如是個小國,還很自大的話,只會引起大國的惱怒,增加亂事,現(xiàn)在亂事已經開始,不是靠言詞就能收到成效的?!闭骨菡f完,就叫乙喜去犒勞齊軍,并且對他們說:“我們的`君王沒有才干,不能好好的管理邊界上的事情,以至于勞駕你們,還連累你們的軍隊露宿在我們的邊境上,所以特別派我來犒勞你們所有的兵士?!饼R侯說:“你們到現(xiàn)在才恐慌嗎?”乙喜說:“敝國現(xiàn)在有德高望重的人輔政,所以并不恐慌?!饼R孝公說:“你們室如懸磬,田野里連青草都沒得生長,怎么會說不恐慌呢?”
    磬,就是指空無所有的意思。室如懸磬,就是用來比喻窮得什么東西也沒有。它和“家徒四壁”都一樣,是用來形容極端的貧乏、困苦。
    9.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賈人渡河
    從前有個賈人,在河南辦了一批貨,取水路販往外地銷售。船在河中順風行駛,忽然濃云密布,狂風驟起,大雨傾盆,河水陡長。貿人走出船倉查看貨物,一股大浪襲向船頭,把賈人拍落水中。賈人在水中掙扎呼喊:“救命呀!”
    一個漁夫聽到喊聲,急急忙忙把船搖過來救人。賈人看到漁夫,大聲喊道:“快來救我,我給你一百兩白銀?!?BR>    漁夫把賈人救起來,送進船倉,賈人換好了衣服,拿出十兩銀子送給漁夫,說:“拿去吧,這十兩銀子夠你辛苦半年了?!?BR>    漁夫不接銀子,看著賈人說:“剛才你在水中許諾說:‘把你救起來給一百兩銀子,而不是十兩?!?BR>    賈人滿臉不高興地說:“你這也太不知足,你一天打魚能掙幾文錢?現(xiàn)在一下子撈了十兩銀子,不少了。”
    漁夫說:“事是這么回事,理卻不是這個理。你剛才不許諾給一百兩銀子,我也會救你一命,但你既然說給一百兩,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貿人搖搖頭,踱進船倉,不再理會漁夫,漁夫長長嘆口氣,口到魚船。
    一年后,賈人又辦了批貨,碰巧在河中與漁夫相遇。兩個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賈人說:“我給了你十兩銀子,你為什么不用來當本錢,作點小生意,何苦風里雨里掙這份辛苦錢?”
    漁夫來不及答話,賈人的船觸上礁石,船倉進水,船漸漸下沉。賈人急得團團轉,大聲對漁夫說:“快來救我,這次我給你三百兩銀子,保證不失信。”
    漁夫搖櫓從賈人旁邊劃過去,回頭不緊不慢地說:“喊信得過你的人來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銀子,可也不救你這種無信無義人的命?!?BR>    很快,賈人隨著沉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10.不常見的成語故事合集
    杵臼之交
    東漢時期,有一個窮苦好學的讀書人,名叫公沙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讀書,總認為自己所學有限,想進入京城太學繼續(xù)深造。
    公沙穆家中窮困,沒有那麼多錢作為他入太學學習的費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吳佑的富戶家做舂米工人。吳佑曾任齊相、長史等官職。
    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吳佑來到他的身邊,吳佑見公沙穆舉止斯文有禮,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談起來。言談中,吳佑發(fā)現(xiàn)公沙穆學識淵博,很有見解。吳佑不顧彼此貧富懸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為朋友。
    在封建社會,貧富縣殊,等級森嚴。一個富豪能夠屈尊降貴與一個窮苦讀書人交朋友,是件難得之事,因此被傳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