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觀點看待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和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揭示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shù)學概念及其關系的能力等等。使學生能夠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程中,看到數(shù)學的實際作用,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美的感受力。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1】
1.甲、乙、丙三人合買8塊餅平均分著吃,甲付了5塊餅的錢,乙付了3塊餅的錢,丙沒有帶錢,吃完后一算,丙應拿出3.2元錢。問丙應還給甲與乙各多少錢?
2.一本書,已經(jīng)看了130頁,剩下的準備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頁數(shù)相同,3天看的頁數(shù)正好是全書的。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3.小華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還多21頁,第二天看了全書的少6頁,還剩下172頁,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4.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相遇時甲行了全程的55%還多3.5千米,乙正好走了甲所行路程的,相遇時乙行了多少千米?
5.一項工程,甲、乙兩隊合作30天可完成,甲隊獨做24天后,甲乙兩隊又合作了12天。然后甲調走,乙又做了15天才完成了全部的工程。甲隊單獨做這項工程需要幾天完成?
6.一項工程,乙隊先工作2天,剩下的由兩隊合作完成,工作中各自的工作效率不變,完成工作時共得勞務費200元。已知甲隊單獨完成需要10天,乙隊單獨完成需要8天,按各自的工作量計算,甲、乙各應獲得多少元?
【篇2】
1、重量相同的兩種商品,分別價值900元和1500元,已知第一種商品每千克的價值比第二種少300元,分別求這兩種商品每千克的價值。
2、某客車從甲地到乙地走全長480Km的高速公路,從乙地到甲地走全長600Km的普通公路。又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是由普通公路從乙地到甲地所需時間的一半,求該客車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時間。
3、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鐘后,B騎自行車從甲地出發(fā),結果同時到達。已知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3倍,求兩車的速度。
4、一臺甲型拖拉機4天耕完一塊地的一半,加一臺乙型拖拉機,兩臺合耕,1天耕完這塊地的另一半。乙型拖拉機單獨耕這塊地需要幾天?
5、A做90個零件所需要的時間和B做120個零件所用的時間相同,又知每小時A、B兩人共做35個機器零件。求A、B每小時各做多少個零件。
【篇3】
1、兩個相鄰自然數(shù)的和是85,這兩個自然數(shù)分別是多少?
2、小明的媽媽今年的年齡是小東的3倍。媽媽今年比小東大24歲。小明和他的媽媽今年分別是多少歲?
3、《科學家》和《發(fā)明家》兩套叢書的本數(shù)相同,《科學家》每本2.5元,《發(fā)明家》每本3元。我買了兩套,共花22元。每套叢書有多少元?
4、米倉今天要運走55噸大米,每次能運5噸。上午運了4次,下午要運多少次才能運完?
5、中山路每盞路燈要裝5個燈泡,這條路一共需要160個燈泡。那么這條路一共有多少盞路燈?
6、梅花鹿的平均高度是3.65米,長頸鹿的平均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長頸鹿的平均高度是多少米?
7、一只鯨的體重比一只大象的體重的37.5倍還多12噸,已知鯨的體重是162噸,大象的體重是多少噸?
【篇1】
1.甲、乙、丙三人合買8塊餅平均分著吃,甲付了5塊餅的錢,乙付了3塊餅的錢,丙沒有帶錢,吃完后一算,丙應拿出3.2元錢。問丙應還給甲與乙各多少錢?
2.一本書,已經(jīng)看了130頁,剩下的準備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頁數(shù)相同,3天看的頁數(shù)正好是全書的。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3.小華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還多21頁,第二天看了全書的少6頁,還剩下172頁,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4.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相遇時甲行了全程的55%還多3.5千米,乙正好走了甲所行路程的,相遇時乙行了多少千米?
5.一項工程,甲、乙兩隊合作30天可完成,甲隊獨做24天后,甲乙兩隊又合作了12天。然后甲調走,乙又做了15天才完成了全部的工程。甲隊單獨做這項工程需要幾天完成?
6.一項工程,乙隊先工作2天,剩下的由兩隊合作完成,工作中各自的工作效率不變,完成工作時共得勞務費200元。已知甲隊單獨完成需要10天,乙隊單獨完成需要8天,按各自的工作量計算,甲、乙各應獲得多少元?
【篇2】
1、重量相同的兩種商品,分別價值900元和1500元,已知第一種商品每千克的價值比第二種少300元,分別求這兩種商品每千克的價值。
2、某客車從甲地到乙地走全長480Km的高速公路,從乙地到甲地走全長600Km的普通公路。又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是由普通公路從乙地到甲地所需時間的一半,求該客車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時間。
3、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鐘后,B騎自行車從甲地出發(fā),結果同時到達。已知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3倍,求兩車的速度。
4、一臺甲型拖拉機4天耕完一塊地的一半,加一臺乙型拖拉機,兩臺合耕,1天耕完這塊地的另一半。乙型拖拉機單獨耕這塊地需要幾天?
5、A做90個零件所需要的時間和B做120個零件所用的時間相同,又知每小時A、B兩人共做35個機器零件。求A、B每小時各做多少個零件。
【篇3】
1、兩個相鄰自然數(shù)的和是85,這兩個自然數(shù)分別是多少?
2、小明的媽媽今年的年齡是小東的3倍。媽媽今年比小東大24歲。小明和他的媽媽今年分別是多少歲?
3、《科學家》和《發(fā)明家》兩套叢書的本數(shù)相同,《科學家》每本2.5元,《發(fā)明家》每本3元。我買了兩套,共花22元。每套叢書有多少元?
4、米倉今天要運走55噸大米,每次能運5噸。上午運了4次,下午要運多少次才能運完?
5、中山路每盞路燈要裝5個燈泡,這條路一共需要160個燈泡。那么這條路一共有多少盞路燈?
6、梅花鹿的平均高度是3.65米,長頸鹿的平均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長頸鹿的平均高度是多少米?
7、一只鯨的體重比一只大象的體重的37.5倍還多12噸,已知鯨的體重是162噸,大象的體重是多少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