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也有失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故事,它們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我們在成長的的故事中長大,在成長中感受樂趣,當然我也不例外。為大家提供《六年級成長的故事作文600字》,歡迎閱讀。
【篇一】
在我成長的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的小魚,每一條小魚都記錄著一個我成長中的故事。這些魚兒有的快樂,有的悲傷,有的煩惱,有的后悔......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述下我成長中的一個故事。
記得,那是暑假的一天,天氣陣雨轉(zhuǎn)陰,微風襲來,分外涼爽,特別適宜戶外活動。于是,爸爸備好漁具、魚食,準備去釣魚。聽到這個消息,我萬分激動,纏著爸爸也要去。不顧媽媽反對執(zhí)意要去,后挨了批評還是興高采烈地悄悄跟著爸爸走了。
來到河邊,那里的坡可真陡啊,從上面往下看一眼心里都發(fā)顫,摔下去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沿路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頭,石頭上還纏著長長的、彎彎曲曲的藤蔓,加上雨后地上濕滑,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我和爸爸拿上漁具,小心翼翼地走向了河邊。
開始釣魚了,只見爸爸拿出一袋魚食用水將它拌均勻,揉成一團,扯下一小團掛在魚鉤上,靜等魚兒上鉤。可是過了2個多小時,我們還是毫無所獲。我便沒了興趣,索性到旁兒去玩了。我見一位叔叔也在釣魚,便走到他旁邊看他釣魚,他釣魚的技術(shù)可真高啊,只見魚食一到水里不一會兒魚兒就上鉤了。叔叔將魚拉到身邊,我忙拿來魚兜遞給叔叔,跑來跑去,忙得不亦樂呼,兜中一條4斤左右的魚兒蹦得正歡呢。沒多久,叔叔就釣了三條,我覺得真不可思議。
接著,我便坐在板凳上靜等魚兒的身影在爸爸的魚竿上恍動。過了許久,我已灰心喪氣了。正當我絕望時,一道白光泛起,我順著那光望去,原來是一條魚。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沖了過去。激動之余,全忘了腳下的危險,悲劇發(fā)生了。
突然,我腳一滑,摔倒在地。慌亂中,我伸出左手支撐在地,剛好劃在一塊尖尖的石頭鋒利的邊緣。當時,可能是失去了知覺,我居然沒有感覺到多大的疼痛。只見我的左手劃了一條長長、深深的口子。鮮血從傷口源源不斷地涌出,我嚇壞了,號啕大哭起來,頭腦也頓時慌亂了,一時不知所措,隨手拔起一些草敷在傷口上止血。爸爸對我的哭聲也置之不理,以為我只是受了點皮外傷,不夠堅強,便不理我好讓我長點記性。可是鮮血還是如泉眼般涌出,根本止不住。我哭得愈來愈厲害。半響,爸爸向我走來,見我兩只手都沾滿了鮮血,手掌皮開肉綻,嚇得大驚失色,驚慌失措。爸爸急忙給媽媽打電話:“趕緊下來,手指斷了,你兒子的。”從爸爸語無倫次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爸爸的焦急,心想:“爸爸是愛我的?!?BR> 爸爸立即收好漁具,叫上媽媽帶上我去醫(yī)院。醫(yī)生先給我消毒,然后讓爸爸給我買血清打破傷風(因為我是過敏體質(zhì)),媽媽去交錢,本來縫針要400元,慌亂中爸爸卻只給了媽媽100元,我們只好到門診一樓等爸爸回來,交完錢我們又到住院部8樓,這時爸爸才想起忘了拿藥了,又匆匆忙忙去門診一樓拿藥,心想:“爸爸今天是怎么了,如此慌亂,平時他可是做什么事都是不急不躁的。”
開始縫針了,醫(yī)生先用紗布將手包起來只留下那一處傷口,接著,醫(yī)生給我的傷口打了一支麻醉劑,那長長的針頭,看著就害怕,我感覺像一把刀在傷口上刮來刮去,又似千萬只螞蟻在咬著傷口。然后,將傷口的碎肉用鑷子夾出來,只見那肉似紅似白,外面還裹著粘液,看著真令人害怕又惡心??p針了,一根彎似月牙的針穿好線從手里直穿進去,如同一把電鉆鉆進自己的手心。后,醫(yī)生再次將傷口消毒,用紗布將手纏好。
通過這件事,我從中體會到了爸爸對我深沉的愛,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今天的事,讓我想起媽媽的嘮叨,也是為了我的安全。我也明白了王老師的良苦用心,她只要發(fā)現(xiàn)我們瘋趕打鬧,就會批評我們并罰我們抄課文,為此我沒少抱怨。以后,我要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不能再發(fā)生這種可怕的事。
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發(fā)生一些認人難以忘懷的事,不管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都是我們成長中精彩的一筆。
【篇二】
6歲,初入校園。她笑得很開心:這就是學校嗎?她緊拉著父親的手,歡躍著。兩個羊角辮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蹦跳著,好不快活!紅暈浮上臉龐,那是童年在向我們招手。
10歲,她四年級了,依舊如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平凡地演繹著自己的劇本。那一年,父母按家鄉(xiāng)習俗給她舉辦了生日會,寓意著她進入10歲。她時常告訴自己:你很幸福了,你有愛你的父母。
12歲,她的個子長得比同齡人高出很多,早就不再是以前扎著羊角辮,總是天真無邪地問著為什么的小丫頭了。六年的洗禮,她懂得了很多。六年前自己獨坐公交車時的擔心害怕早已不在,偶爾她會一個人去書城待上一個下午,沉浸于浩瀚書海中。體育課上,老師對她與幾個女生說:“希望你們?nèi)旰笤谛邢嘁?!”幾個人,一句話,深深地扎在心中。父親也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也應該明辨是非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你都應該懂得了。”從那一刻起,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14歲,她成了一名初中生,依舊熱愛文學,依舊沒心沒肺。她經(jīng)歷許多事,看過許多人,她從幼苗長成小樹,她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她數(shù)著自己爬上的“臺階”,看著自己人生的劇本,總是別有一番味道。
現(xiàn)在,她執(zhí)筆述說著自己:成長的故事猶如一張水彩畫,輕描淡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