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個人信息保護

字號:

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zhí)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個人信息保護,供大家的參考查閱。
    
    熱點背景
    近日,工信部發(fā)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通告》顯示,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在不少網站、APP中“大行其道”,其中不乏知名平臺。2019年7月,18家互聯網公司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33款手機應用軟件遭點名批評。
    解決信息泄露問題,確?;ヂ摼W時代的數據安全,引發(fā)公眾的思考和關注。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參考答案】
    移動互聯網加速融入人們生活,數據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無論是基于個人信息的精準服務讓用戶享受指尖便利,還是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整合加工,促進企業(yè)管理服務的優(yōu)化升級,數據日益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受到企業(yè)的高度重視。然而這一過程中,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不少,非法交易、泄露個人信息等違規(guī)行為屢見報端,由此產生的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甚至是經濟詐騙時有發(fā)生……這些不僅嚴重侵犯用戶的合法權益,更給互聯網安全埋下了風險隱患。
    【欲抑先揚,開頭從數據對個人和企業(yè)的好處出發(fā),然后跟問題進行對比,體現了自己的客觀性,從而讓自己的觀點更加飽滿,令人信服?!?BR>    事實上,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網絡安全法都對個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要求經營者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收集與提供與服務無關的信息。然而仍有一些企業(yè)對法律規(guī)定置若罔聞,這和用戶數據背后巨大利益的驅動、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缺失有關,也和監(jiān)管、懲戒機制不健全有關。一方面用戶舉證成本過高、維權困難,另一方面,原則性的規(guī)定尚未觸及數據保護的微觀層面,政策的模糊地帶給了相關平臺可乘之機。
    【承接問題分析,用法律規(guī)定論證違法收集信息的不正當性,并分析原因。屬于逐步深入層層剝繭的分析方法。】
    一個行業(yè)出現的共性問題,單靠某一兩個企業(yè)的自律或者消費者的自我保護,遠遠不夠。需要多部門聯動,加大治理力度,尤其是細化法律規(guī)定,開展專項行動等,下大氣力解決好關鍵環(huán)節(jié),才能推動數據安全治理邁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
    【承上啟下的過渡段,指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綜合施策?!?BR>    從制度層面來看,首先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立完善網絡數據安全的標準體系,加快形成個人信息保護的制度細則。要厘清互聯網平臺和相關企業(yè)的責任,不僅要把握好公民登錄、注冊和使用互聯網中數據搜集的分寸,也要切實保證公民基本信息的保密,杜絕泄露。還要通過治理升級,讓違規(guī)者付出代價來強化規(guī)則意識,扭轉違規(guī)收集個人信息多發(fā)的態(tài)勢。比如,開展聯合行動并加大處罰力度,讓信息販賣的掮客和不合規(guī)的企業(yè)和平臺不敢違反相關制度規(guī)定并內化為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自覺行動。
    【對策措施,從制度和治理兩個層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呼應了上文的過渡段?!?BR>    建設數字中國,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既要大力發(fā)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也要形成與之相匹配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堅持維護數據安全與促進數據開放利用并重,才能讓老百姓在數字時代有更大的獲得感、安全感,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結尾從十九大出發(fā),可以體現政治素養(yǎng),最后對未來提出了期望。是問題解決類題目常用的結尾方法。】